中西合璧“洋厝壳” 福州办展留乡愁
春节将至,福州“洋厝壳”民居专题展在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44号开展,并将在春节期间展出,为游客带来独具福州特色的“年味”和乡愁。
此次展览分为四个空间单元主题,以文献、三维动画以及3D打印模型的形式呈现。其中,单元一主要介绍口岸贸易与宗族乡村交融下福州乡村出现的中西合璧“洋厝壳”民居;单元二为“古厝故事文献展”,主要呈现古厝背后的家族故事;单元三为“古厝方言科普展”,将福州方言中出现的如“洋厝壳”等传统建筑术语借助数字艺术方式进行科普性呈现;单元四则是“古厝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展现了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古厝文化研究中心钟艳副教授、李云琦副教授团队利用无人机数字化测绘转化形成3D打印模型、古村落文化导览图等教科研成果。
相关人士表示,展览让近代福州极具地域特色的“洋厝壳”民居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提高公众对福州乡土建筑遗产的关注度,助力古厝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林浦炽”大厝、马厂街忠庐、阳岐颜子俊大厝等“洋厝壳”民居典型案例,在展览上讲述古厝背后的家族故事,也揭示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州口岸贸易、西式女学以及爱国华侨对福州传统民居转型产生的影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古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钟艳副教授称,“洋厝壳”民居的兴起,不仅受到福州及闽江口岸贸易的影响,旅居海外的华侨回归故里同样使得近代福州乡土民居呈现多元化的表征形态。
“洋壳厝”民居不仅延续福州城区大型传统民居的营造技艺,也是福州近代同海外社会交流的见证。
自福州开辟五口通商,福州民居主动学习、吸纳西方建造技术,促成了福州近代传统建筑的文化转型。
由此,福州城区及乡郊几乎同时出现了一类“土洋融糅”的建筑形式,建筑外围砖墙往往呈现拱券门窗、西式女儿墙的“洋门脸”,内部结构却仍然保留传统木结构特点,以砖包木。这种形式即为福州方言所称“砖包”或“洋厝壳”。(洪燕 李云琦)
- 人民日报关注福州:返乡列车上的移动招聘会(2024-02-06 09:00:54)
- 福州:在车站,听“打工人”的心声(2024-02-06 09:00:32)
- 牢记嘱托学思想 真抓实干谱新篇——福州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2024-02-06 08:56:17)
- 紧急通知!福州即将大反转!(2024-02-06 08:37:15)
- 长乐机场迎来台胞返乡高峰(2024-02-06 08:26:09)
- 福州新区焕新点亮城市会客厅 全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增效(2024-02-06 08:20:27)
- 福州去年GDP12928.47亿元 增长5.2%(2024-02-06 08:02:19)
- 福州十措施鼓励企业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2024-02-06 07:50:27)
-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年前,福建冷冷冷!(2024-02-05 23:02:06)
-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榕召开(2024-02-05 21:44:40)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