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古厝背后的故事 >> 古厝新生

青岛日报关注福州:活化新生,千年古厝从时光中走来

2024-01-09 00:11:21来源:青岛日报

福州坚持“全域推进、分类保护、活化利用、传承弘扬”,持续打造富含文化底蕴和现代特色的活力街区,构建起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格局

活化新生,千年古厝从时光中走来

青岛日报关注福州:活化新生,千年古厝从时光中走来■三坊七巷内人流如织。梁 睿 摄

青岛日报关注福州:活化新生,千年古厝从时光中走来■三坊七巷保存了200多处古建筑。

青岛日报关注福州:活化新生,千年古厝从时光中走来■烟台山的街头表演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梁 睿 摄

青岛日报关注福州:活化新生,千年古厝从时光中走来■三坊七巷内的书店,打造出休闲文化空间,带来艺术文化新消费。马晓婷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1月的福州,榕树亭亭如盖,历史鲜活地生长在枝头。坐落于主城区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马鞍墙随着院落一进进排列,高低错落的飞檐伸出宅外。从高处俯瞰,屋顶肌理如闽江滔滔的江水,又如八闽大地上连绵的丘陵,白墙黛瓦的律动之间,居民和游客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韵脚中游走。古厝新生,神韵未改,郁郁文脉,从时光中走来。

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建立了惠及长远的“四个一”机制,为福州这座美丽古城保住了文脉、留住了乡愁。30多年来,福州坚持“全域推进、分类保护、活化利用、传承弘扬”,以一街区一特色、一院落一故事、一店铺一业态的形式规划引导,打造富含文化底蕴和现代特色的活力街区,构建起全市域、全体系、全要素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格局。

今天,自屏山脚下出发,过冶山、经三坊七巷、到上下杭,跨闽江,直至烟台山——一条城市中轴线不仅浓缩着福州7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的建城史,更呈现着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不同语境中的创新表达。

修旧如旧,留古调神韵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是时间为这片历史文化街区酿出的气韵。

作为福州古厝的名片和最具代表性的坊巷建筑,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基本完整保留了唐宋“鱼骨状”坊巷格局,每年吸引上千万游客。

在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源流,以一座座古建、一片片砖瓦、一组组灰塑为承载,从时间深处裹挟着朴素而热烈的文化情感奔涌而来,并由此促成一段特别的文化缘分。当记者以游客身份咨询讲解服务时,被工作人员邀请到了文化讲解志愿者的队伍中。这位志愿者是从事古厝活化利用研究的福州市委党校统战理论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王赣闽。

文化讲解志愿者,是福州发挥市民力量参与古厝保护的缩影。2010年,福州名城文化讲解志愿者服务队正式组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乏坊巷老居民,以三坊七巷、上下杭和梁厝等街区为平台,结合特长开展个性化讲解,成为人们了解闽都文化的独特窗口。

“三坊七巷保存了200多处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1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我身边很多人都在讲,现在看到的三坊七巷比小时候更古老了。就是因为它秉承‘修旧如旧’,恢复了很多老建筑和院落,包括福州老式民居‘柴栏厝’。”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吸引王赣闽成为志愿者,又促使她把古厝保护修复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三坊七巷古建筑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曾荣获“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在二梅书屋,第一进的灰塑就非常丰富,有“喜上眉梢”“双喜临门”“文王访贤”等内容,几位游客看得入迷。

“修复团队将文物实存的原真性保护和文物基因的原真性传承作为突破点。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抢救每一处残片、每一段覆盖层下的遗存,进而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总结其特征规律。历经10年求索,大量损毁严重的壁画灰塑得以保护。”在王赣闽看来,壁画灰塑代表着宅院主人的处世哲学和价值取向,是福州古建的灵魂。

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不间断”的步骤,三坊七巷修复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福州还开设砖厂,对砖、石、瓦、木、石灰等古建筑传统材料定制应用,保留传统文化记忆。

走过宫巷正在修缮的沈葆桢故居门前,几名匠人全神贯注地修复大门局部细节,只为生动再现有着约400年历史的建筑原貌,将保护修缮“最小干预”和“慢工出细活”体现得淋漓尽致。

守护“根”与“魂”,激发“活”和“用”。福州市政府部门已累计投入400多亿元,保护修缮三坊七巷、上下杭等500多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及各类预保护建筑,辐射带动集中成片保护。成立市属国有企业古厝集团,累计投入自有资金约106亿元,开展朱紫坊、南公园等的保护利用和运营管理。

活化新生,显张弛有度

在现代城市的主城核心区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空间,为多元业态创造开放包容的舞台,让历史文化街区保持活力、创造力和文化魅力。福州,有着自己的思考。

1月6日上午,《笔醒山河》严复主题沉浸式戏剧在三坊七巷首演。慕名而来的观众在闽剧演员的生动演绎下,穿越波澜壮阔的时光隧道,回顾严复倡导变革、寻求真理的一生,感悟闽都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

推动文旅融合,用好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福州下出“先手棋”。

以三坊七巷为例,这里曾先后走出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严复、林长民、林觉民、冰心等历代名人。持续挖掘文化名人内涵,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福州文旅IP走入公众视野——

林则徐纪念馆在以常设展览宣传禁毒的同时,推出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展;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水榭戏台常态化举办福州闽剧、评话、伬艺等非遗表演;严复故居推出VR云游览、数字纪念票、古厝实景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街区还先后落成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海上丝绸之路展览馆等公共文化空间。

而着重引入调性相符的文化业态,是让游客留下来、消费留下来的关键。

漫步于三坊七巷,南后街的喧嚣与坊巷的安静相得益彰,来到这里的游客总能寻得一种文化的契合:同利肉燕、永和鱼丸等老字号,从味蕾开启传承之旅;隐藏于坊巷间的麒麟书局、无用空间,不定期举办人文摄影展、分享会;书香文儒、聚春园驿馆等特色鲜明的酒店客栈,既丰富了客人文化体验,又增加了坊巷24小时的烟火气……

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颖介绍,非遗资源是街区文化展示及创意开发的重要载体和旅游吸引物。目前,三坊七巷街区已入驻商户200多家,文化类业态达到60%以上。在围绕书局、佳肴、旅舍、博物、展示等文旅融合业态布局的同时,着重引入能够展示福州传统文化、福建非遗文化的业态,形成了可推广的“古厝+非遗”模式经验。

闽江北岸,三捷河水映商荣,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是闽商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美称。上下杭厚植非遗文化,成为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的重要聚集地,对引进的非遗项目落实政策优惠、租金补贴,同时将非遗文化植入会馆文化,创建独立市集品牌——杭肆云集作为线下非遗展销平台,推动假日经济和夜色经济,全链条增加非遗经济效益。

深化文旅商融合,发挥民营企业优势,出新出彩打造夜经济,则让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激活自我造血机能。

“苍山烟霞,高丘低江。”闽江南岸,入夜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年轻人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聚集。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入驻了约200个极具时尚个性的品牌商户,艺术与商业的深度链接,商圈的交互性和潜在氛围感被最大激活,形成撩人的夜经济场域。

面对街头艺人管理难题,烟台山给出的答案是在亭下路、佛寺巷、盐仓等点位设置专门演出区域,常态化邀请街头艺人表演。2023年夏天,“夜游烟山”活动实现夜间客流量提升107%,商户总体销售增长24.38%,十余家新品牌入驻。

仓山区烟台山管理委员会在总结片区城市更新历程时特别提到,在招商过程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运管灵活优势盘活老建筑,以年轻招商团队、年轻人业态吸引年轻人,引入本土特色店主,展开在地传统文化相关业态经营。

目前,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均创建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不同的文化表情和商业气质,犹如一块块珍贵的人文拼图,共同完成着福州极具生命力的历史文化表达与呈现。

古今辉映,写城市未来

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理工大学教授严龙华一直在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当代城市生活的路径。他长期专注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主持大量重大项目规划与设计,包括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等一系列遗产保护与活化工程。

面对当前历史文化城区保护更新的热潮,如何避免打造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在保护再生中,我们特别需要认知其差异性,通过差异性的发现与重塑,拉开不同历史文化街区的体验感知,以展现历史街区从历史走向当代、迈向未来的脉络关系,体现保护、延续与发展。”严龙华着重提到了城市连接的概念,通过把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整体作品再创作,重塑名城文化个性,提升城市身份认同。

在这个过程中,规划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福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制定《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不断以顶层设计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引领。

尤其在业态规划上,《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使用管理办法》《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国有房产租赁管理办法》规范了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对鼓励引进业态和禁止引进业态的划分细化到一条街一个坊。明确中华老字号企业、不同级别非遗传承人及传统文化业态入驻,可享受不同租金减免,相应开放80%以上空间作为文化展示和体验区域。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严磊就受益于租金减免政策,告别摆摊,在三坊七巷开起一家“福伞”门店。

今天的福州,实现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五种活用助发展”,即助力产业发展、数字文创、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和教育实践,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安泰河畔的朱紫坊,依托古厝亮出“府院金融”新名片,建成福建首个省、市、区三级共建的基金集聚区,基金规模达1230多亿元,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

——以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为核心,福州将打造“城市中轴线文创集聚廊”,加快形成千亿级文创产业集聚。

——在历史文化中轴线与闽江山水廊道交汇的核心区域,创新打造“闽江之心”城市会客厅,以大项目带动大旅游,闽都文化与现代活力交汇碰撞。

2023年,福州市获得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从“保”下来到“活”下来,通过持续不断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重塑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空间独特性与强烈的文化景观个性,福州不断向世界传递着东方城市的传统美学风采,也彰显着历史城区活化利用的当代人文价值,带来绵韧持续的发展动能。  

“福州是有福之州,福州人是有福之人。”古厝里的三角梅,绽放得愈发浓烈。

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福州实践

●推动文旅融合,用好历史文化名人资源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挖掘文化名人内涵,打造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福州文旅IP

●围绕书局、佳肴、旅舍、博物、展示等文旅融合业态布局的同时,着重引入能够展示福州传统文化、福建非遗文化的业态,形成了可推广的“古厝+非遗”模式经验

●烟台山商业漫步街区入驻了约200个极具时尚个性的品牌商户,艺术与商业的深度链接,商圈的交互性和潜在氛围感被最大激活,形成撩人的夜经济场域

●在招商过程中,充分发挥民营企业运管灵活优势盘活老建筑,以年轻招商团队、年轻人业态吸引年轻人,引入本土特色店主,展开在地传统文化相关业态经营

●今天的福州,实现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五种活用助发展”,即助力产业发展、数字文创、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和教育实践,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记者点评

强化顶层设计,延展城市未来

马晓婷

岁月在榕树的年轮里流动,福州的故事讲不完。

吸引游客到福州的理由有很多:探寻悠悠坊巷、品读“海丝”遗韵、触摸历史烟云,或是乘“福”舟登“福道”,走进“闽江之心”感受时尚脉动……细看这些新的消费热点和旅游打卡地,无不与福州历史文化城区活化利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正因为福州将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方方面面,我们才得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八闽大地上的生动呈现和福州人由衷的自豪。福州经验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居民力量,一些成熟模式可以借鉴。

民营经济发达,像绿水青山一样是福建的骄傲。思维的活跃和向“新”求“质”的韧劲,激励着福州以更新思路、更实举措推动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业态培育虽需要时间,但客流是不会出错的“点评人”。

当我们谈论历史时,也在谈论当下和未来。今天的城市竞争更是顶层设计的竞争。要加快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厘清近期和远期目标,形成历史城区活化利用可推广的经验,将提炼的文化要素和精神力量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让人文与经济相得益彰。

坊巷安静的古厝院落里,脚步坚实落下的瞬间,可以听到石板和木制楼梯从时光中投来的回声。这是一种勉励,提醒我们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始终怀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福建、福州双双荣获大奖!
福建、福州双双荣获大奖!
罚没4.5万元!福州重拳出击,严打“特供酒”
罚没4.5万元!福州重拳出击,严打“特供酒”
酷炫新地标来啦!福州科技馆新馆试运营受追捧
酷炫新地标来啦!福州科技馆新馆试运营受追捧
“超级月亮”现身夜空
“超级月亮”现身夜空
福州房产频道
土地市场部分回暖,未来趋势如何?专家预测→
土地市场部分回暖,未来趋势如何?专家预测→
专题推荐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福州市第四届住房展销会
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