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直通车“开”进福州海洋研究院 12项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亮相
现代化深远海生态养殖监测系统、互花米草精准治理与示范应用、防脱育发功效纳米抗体药物产品设计开发……26日,成果转化直通车“开”进海洋科创高地——福州海洋研究院。
当天推荐的12项成果均是从福州海洋研究院各研发(研究)中心、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征集并筛选出的最新成果,涵盖了海洋科技创新领域的海洋水产养殖、海产品加工、生态环境治理、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生物医药等方面。
本次活动有20余家海洋相关企业、技术转移中介、科技金融投资机构参与,有15家海洋类企业与其中的10项海洋科技成果达成对接意向,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佳客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期望与成果团队深度合作,将意向成果在福州转化落地。
该活动由东南科学城建设指挥部、福州科创走廊建设指挥部指导,福州市科技局牵头,联合市工信局、市海渔局、福州海洋研究院、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管委会、福建海峡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主办。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推荐的成果聚焦改善群众生活,应对全球海洋领域新矛盾,创新了海洋养殖方式方法,解决民生关注的海洋食品问题。此外,这些成果也有利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高效利用海洋资源为切入口,推动福州海洋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聚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和投融资机构等资源,广泛征集和挖掘在榕高校院所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海洋科技成果。”福州海洋研究院副院长陈建明表示,希望通过活动加快推进海洋科技成果在福州市转化落地,推动建设福州海洋科创高地。
据了解,成果转化直通车依托“福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APP,联合在榕高校及科研院所,以“线上+线下”模式,走进东南科学城、福州市科创走廊。其中,共开展了七场活动,成果转化直通车分别“开”进了福州大学站、福建师范大学站、闽江学院站、福建农林大学站以及闽都创新实验室站等。此外,还举办了西安交通大学智能制造专场线上推介会。
截至目前,成果转化直通车活动已向福州市企业推介了65项可转化落地的科技成果,合计参会人数超2000人,超过50家企业与成果推介方达成对接意向。
□项目特写
环保除磷剂处理水产养殖尾水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存在耗水量大、尾水污染严重等问题,磷含量超标现象凸显。
“磷超标对生物危害性极大,现有的化学除磷剂(铁基和铝基)存在除磷费用较高、二次污染严重、出水带色、化学污泥需谨慎处置等问题。”闽江学院地理与海洋学院穆景利教授团队介绍,缺乏高效环保除磷剂已成为养殖尾水除磷的“卡脖子”问题。
对此,穆景利教授团队联合相关单位针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现实需求,研发了钙/镁基高效环保除磷剂。该除磷剂以无定形碳酸钙或氢氧化镁为活性组分,以碳材料或天然矿物为载体,制备方法简单、除磷效果好、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目前,团队已掌握从海水或海水淡化浓水提取稳定无定形碳酸钙或氢氧化镁的关键技术,具备产业化应用前景。
“和传统化学除磷方法相比,本项目研发的钙基除磷剂可降低除磷成本约50%。”穆景利教授团队人士表示。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福建省鳗鱼养殖面积约为3200公顷,因此,该除磷剂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让鱼群住进智能化海上“豪宅”
防腐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渔业智能养殖管理系统对鱼群进行自动喂食、生长预测、疾病监控……得益于科技创新,鱼群将陆续住进这样智能化的海上“豪宅”。
为实现传统海水养殖产业升级,福州海洋研究院智慧海洋联合研发中心围绕养殖环境、养殖渔获物、养殖平台等,开展多角度海洋牧场运营状态要素信息感知设备研制、海上布设平台研制以及多信息传输链路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我们从技术研究、系统研发等层面开展深远海养殖智慧监测预警平台的研究,研发出现代化深远海生态养殖监测系统。”该中心团队推荐人介绍,这个系统建有集成环境传感器、前端监控摄像头及各类报警设施设备,从而形成立体式精细化观测网,可以对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以及流速、流向、波浪等水文要素进行监测,同时检测溶解氧等水质参数,通过大数据挖掘,总结最佳养殖策略,提供养殖辅助决策,帮助渔民增产增效。
此外,该团队还采用环形多波束声学探测技术开展深水网箱中养殖鱼群数量的评估,可提供长期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同时为渔获资源的有效、准确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研发试剂盒鉴定盘绿鲍种质
盘绿鲍在福建省鲍鱼养殖行业中很受欢迎,但未能进一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因当前苗种市场混杂,存在不良育苗商以次充好、掺杂假苗等乱象,目前针对该杂交鲍品种缺乏简单易用的种质鉴定方法。
福州海洋研究院、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联合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对盘绿鲍亲本驯养育苗关键技术攻关,使其受精率和孵化率得到提高。“我们的这项技术使得盘绿鲍较当前主养品种黑鲍的度夏成活率提高了42%。”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将这样的盘绿鲍苗作为良种供应给广大养殖户,替换当前主养品种黑鲍,有利于推动鲍鱼养殖产业发展。此外,该团队还建立了亲本和杂交子一代的种质鉴定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并研发出盘绿鲍(皇金鲍)种质鉴定试剂盒。该试剂盒简单易用,便于生产时开展种质鉴定,可用于保真保优盘绿鲍新品种。据悉,上述技术有利于改善鲍鱼养殖品种结构,提升福建省鲍鱼的品质,促进“育繁推一体化”。(记者 梁凯鸿)
- 见证——喜迎《福州日报》正式出版25周年|创新引领“黑马”突围(2023-09-27 09:34:12)
- 福建省智慧海洋联合实验室揭牌(2023-09-27 09:34:12)
- 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公布!福州这个项目入选(2023-09-27 07:37:31)
- 游泳第10金!覃海洋夺得男子100米蛙泳冠军(2023-09-25 20:54:56)
- 第十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 国别展今日在福州开幕(2023-09-24 23:11:41)
- 福州造服装面料,“五项全能”!(2023-09-24 10:33:06)
- “游”出亿元产值 连江100多万尾石斑鱼陆续上市(2023-09-24 08:36:16)
- 探寻昙石山的远古印记:向海而生 孕育福建海洋文化的摇篮(2023-09-24 08:09:58)
- 福清市镜洋镇启动全域道路“白改黑”(2023-09-22 11:45:10)
- 2023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是他们!(2023-09-22 09:28:17)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