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彬:我最好的青春年华在这里!
2016年底的一天,凌晨2点的北京街头,一群来自福建省水利水电设计院的工程师,着急地寻找着仍在营业的打印店,根据专家意见最新优化的“一闸三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方案刚刚出炉,他们必须尽快将其打印成册,天亮后递交到生态环境部接受专家审查。
专项方案通过各个部委审查,是“一闸三线”工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的关键步骤,不容有失,这也是郑建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大考”。反复论证、不断优化,直至最优,“一闸三线”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每一份报告,都经历了这样的打磨。如今这些郑建彬打磨至深夜的图纸,已化作“蛟龙”,为百万人送去甘露。
郑建彬(右四)在施工现场配合、指导施工。
十几年如一日,打磨一生最重要作品
2011年10月,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开始承担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全阶段勘察设计工作,动员全设计院十几个专业共上百名业务骨干,全力投入“一闸三线”工程的设计工作。这些人中也包括郑建彬。
其实,早在2005年,郑建彬便参与到“一闸三线”工程的前期大规划——福建“北水南调”工程规划,“一闸三线”工程他更是全程参与,历时18年。从20出头的小伙,到如今41岁的中年人,郑建彬已是省水电设计院水利水电工程一院副院长,他将最好的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一闸三线”工程。“像我们这样的水利人,职业生涯做完一两个大工程就要退休了,‘一闸三线’工程就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全年无休,完成报告附图上万页
郑建彬。
回想刚接到“一闸三线”工程的设计任务时,郑建彬已经预想到了工程难度之大、挑战性之强。但工作量还是超出了他的料想。
2012年底,“一闸三线”工程为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决定项目申报中央立项,被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审查要求更为严格。在最为忙碌的2016年和2017年,他们几乎全年无休,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全年工作时长3000多个小时,撰写报告及附图上万页。“刚开始加班的时候,大家累得一个人能吃两碗饭,到了后期,却一碗饭也吃不完,因为累得没胃口吃饭了。”
“如释重负。”郑建彬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工程终于顺利完工,作为设计人员,郑建彬终于卸下了肩上的担子。“在这个项目上干了十多年了,现在终于通水了,对于我来说,就像看着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子出生一样高兴。”
全线通水仪式上,郑建彬作为设计方代表,也来到现场,看着优质原水滚滚而来,那些辛苦的回忆,也变得如汩汩清水一样甘甜。(记者 李琪 受访者供图)
- 闽水奔来 润泽平潭(2023-12-05 14:31:42)
- 一捧清泉 穿山越海(2023-08-01 09:40:57)
- 干了这碗大樟溪水(2023-07-21 17:34:14)
- 让穿山越海的“幸福之水”绵延不绝(2023-07-19 11:55:00)
- 再见!水井!(2023-07-18 18:40:08)
- 福建精神熔铸工程之魂(2023-07-18 16:36:43)
- “绣花”功夫锻造百年工程(2023-07-18 16:36:22)
- 凿通“生命线”劈波东海间 带你探秘“一闸三线”工程(2023-07-17 11:01:53)
- 福建最大引调水工程全线通水 惠及约580万人(2023-07-17 10:07:14)
- 通水之后,他喝上了清甜的白粥(2023-07-16 18:36:38)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