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八闽非遗行|薄胎酱釉器:薄如纸 声如磬

2023-01-16 17:45:16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

翻开历史,福建陶瓷业十分辉煌,仅福州一地就窑口众多:唐代怀安窑、马尾长柄窑、连江浦口窑、闽清义窑、福清东张窑……然而,随着大工业时代到来,许多传统制陶工艺渐渐消失。

福州有一种瓷器,胎薄似纸,曾漂洋过海到日本,成为备受追捧的茶道重器,日本人称之为“唐物茶入”,仅供日本皇室贵族使用。在中国,它被称为薄胎酱釉器。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一度在福州失传,如今已被“唤醒”,目前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传统艺术焕发光彩

薄胎酱釉器,是一种由细泥制成,表面施以酱釉的陶制小罐,大肚小口,壁薄轻巧,高约10厘米,胎壁仅0.3毫米厚,重约50克,这就是传说中的蛋壳陶工艺。

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卢佳伦介绍,薄胎酱釉器这种多用于盛装茶末或把玩品赏的陶瓷小件,虽然产量极少,但在崇尚“斗茶”的宋代福州文人雅士圈里很流行。

宋元时期中日文化、商贸往来频繁,薄胎酱釉器也随之传入日本,被称为“唐物茶入”。据了解,薄胎酱釉器的制作技艺在福州失传了八百年。卢佳伦说,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专家学者曾与福建博物院的专家一道在福州深入考察,最终认定福州市郊淮安半岛窑场(今洪山镇洪塘村的洪塘窑遗址)是出口日本的“唐物茶入”生产窑口之一。

正是源于薄胎酱釉器的文化广度和福州如此精湛的陶瓷工艺,卢佳伦2006年开始全身心投入研制,花费了10年时间,终于复原出薄胎酱釉器。薄胎酱釉器的泥料是从闽江上游冲下来,沉积在洪塘一带,不仅细腻,而且黏性好、含铁量高、耐高温。薄胎酱釉器以手工拉坯成形,经过高温焙烧,由于釉中的金属氧化物不同,呈现黑、酱黑、酱红、酱黄、酱绿釉色,甚者局部还会出现异样的精斑窑变。

卢佳伦说,将湿泥拉坯塑形,拉到胎壁厚度在1毫米以下,而且不能坍塌曲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耐心,未必能做出来。

由于薄胎酱釉器罐体要折肩、缩口、鼓腹、缩脚,制作时稍有不慎,沿口泥胎瞬间就会坍塌损毁。整个过程中,仅靠纯手工拉坯,胎壁不修坯,要一次性拉完,因此完全凭制作者的经验去控制力道。

上釉、烧制也有技巧。卢佳伦介绍,以矿物原料经验配方研制釉药,按照传统施釉法,烧制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温度,要慢升、慢降,确保胎釉膨胀收缩的同步,防止开裂。

2017年的时候,卢佳伦终于烧制出了胎壁为0.5毫米的薄胎酱釉器,完成了对古人的突破。也是在同年,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种已经失传八百年的制作技艺,又在福建人手中再次“苏醒”。

小小茶器也曾“风光”一时

薄胎酱釉器流行于宋朝,是宋代福州陶瓷史上非常独特精美的工艺品。这种茶器,源于古代福州洪塘窑。宋代,薄胎酱釉器正是基于点茶品茗之需,这种多用于装抹茶或把玩鉴赏的陶瓷小件,是一种小众的福州文人雅士私人订制品,属于上流社会的专属物品。但由于时代变迁,薄胎酱釉器独特的薄胎制陶技艺也随之失传。

小小的茶器也曾作为出口商品“风光”了一把。该茶器最后传至日本,被称为“唐物茶入”,其茶文化价值也被日本茶道吸收与升华,成为日本茶道文化中的一部分。

卢佳伦说,薄胎酱釉器虽然失传久远,但如今在不少地区的品茶过程中还是可以见到它的影子。卢佳伦认为,薄胎酱釉器不仅代表着古代福州陶瓷非常精湛的一个技艺,也是这种福建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名片。

一盏陶器 一份坚守近年来,卢佳伦致力于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将薄胎酱釉器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已有五六名徒弟在学习。“福州地区的人对于家乡文化还是有非常深厚的情感的。”他希望能够将这种文化逐步推广,让更多年轻人学习,从而能够发扬光大。

古时,福建智慧的先民用无与伦比的华美器皿和一艘艘远航的帆船,向世界展现遥远东方能工巧匠的技艺。如今,我们不仅能从遗存的陶器与古窑遗址中望见那份历史的光辉,更能从当代陶瓷文化技艺传承者的匠人匠心中看见中华传统文化不朽的华表。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