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

2022-05-30 10:21:35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颜学辉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

上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高瞻远瞩,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实施了福州“3820”战略工程,亲自擘画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福州蓝图,为福州发展指明了全新的方向。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福州,留下“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的殷切嘱托。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全市河长办把初心使命化为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把绿水青山作为治水攻坚的坚定目标。福州入选国务院河湖长制正向激励十五个市(县)之一、荣膺“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呈现“十三五”以来最好的水质环境。

再出发,再创优!河湖水质再上新台阶!福州,站在新的起点,肩扛治水使命,迸发澎湃动能,奋进崭新征程,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统筹进行,努力谱写福州人民的幸福河湖故事。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闽江两岸。林双伟 摄

水安为先,高标准守好“水安全”底线

闽江、敖江、龙江,还有山仔水库、东张水库、旗山湖、闽江河口湿地……构成了福州多样化的水生态环境,也时刻提醒一届又一届的当政者不忘安全防线。

“十三五”期间,福州市统筹实施主要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开展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海堤等水利设施除险加固,构筑了“上调下防,库堤结合,疏挡并举,滞泄并重”的江海防洪防潮排涝工程体系以及山洪预警、防汛调度、抢险救灾等非工程防灾体系,并通过全面推进福州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构建了“上截、中疏(蓄)、下排”的城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一次次实地走访,一场场汛前演练,一趟趟上坝巡查,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五年来,福州抵御了20余个台风和多场强降雨带来的影响,闽江防洪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福州市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又称“高水高排”工程)捷报频传、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水工程(又称“一闸三线”工程)陆续通水。

五年来,南台岛外江,螺城泵站、水闸防洪,江北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至200年一遇,其他设区市达到50至100年一遇,县级城区达到20至50年一遇。全市江河防洪能力和主要城区排涝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水利人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据了解,福州保持了连续多年防洪无重大责任事故的纪录,这也激励着建设者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各个项目的建设进度,推动工程早日建成投用,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

“十四五”期间,福州市谋划生成229个水利项目,总投资约600亿元,推动一批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落地实施,推进淘江、梅溪、大樟溪等重点河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综合实施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海堤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全面提升闽江、敖江、龙江等流域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统筹推进城市建成区和城乡防洪排涝能力提升。

“以全市水利工程安全为抓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我们将逐步实现‘县县达标、乡乡设防’的水安全目标,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福州市水利局有关人员表示。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霍口水库项目建设现场。市水利局供图

利民为要,让“水资源”造福千秋

水利兴,五谷丰。水利设施是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也兼具防洪、供水、发电等功能。

为在农村供水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福州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今年,福清、闽清、连江、罗源4个县(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已动工建设,福清龙高半岛、闽清东桥、坂东镇等地50多万群众用上了高品质自来水。预计2025年福州市将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和供水体系,城乡居民共享优质供水。

“一条心、一股劲、一起干”。目前,“一闸三线”工程莒口拦河闸已下闸蓄水,陆续实现通水福清、闽侯、长乐目标,工程全面通水后,总受益人口约580万人;昌西水库预计完工后将达到日供水4万吨;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霍口水库,将承担闽江口北岸城市群供水任务,总受益人口约373万人。

“兴修水利,不仅让沿线人口享受到甘甜的‘生命水’,而且还能让流域的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将起到改善福州的水资源体系作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福州市水利局有关人员表示。

“十三五”以来,“一闸三线”工程、霍口大型水库、塘坂引水工程二期、昌西中型水库等一批骨干蓄引调水工程落地建设,建成了罗源县敖江供水工程以及闽清葫芦门水库、马尾天台等中小型水库,进一步保障城乡水源供应。东张水库至江阴洋边调节库、阳下新局水库水源连通工程等区域引调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城乡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持续加强。

砥砺前进、相互促进、齐头并进。

“十四五”期间,福州将全面完成一批骨干蓄引调水工程,提升闽江口、敖江流域城市群的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摆脱滨海新城、福清等沿海区域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困境,推进闽江口城市群水资源配置提质增效工程规划实施,谋划推进龙湘大型水库等12座小型水库,以及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骨干输水通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支撑。

同时,市河长办也将继续加强与河湖水系督导组、人大、检察院及其河长制成员单位联系合作,确保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此外,福州市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监管、宣传引导等举措,不断完善节水基础管理,提升供水系统、水系治理、海绵城市、再生水利用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去年,福州荣获“福建省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大樟溪两岸风光。林双伟 摄

标本兼治,“水环境”持续提升向好

拿起铁铲、夹子、垃圾袋,沿着晋安河岸逐步清理垃圾……这是晋安区茶园街道发动薪火护河队、曙光救援队等85名志愿者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中的常态化志愿服务。

以水带岸、水岸同治,共守水清岸绿,共建美好家园。自福州自行加压,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福州市“河长日”的一年多来,福州的治水成效有目共睹。为了拓展“河长日”内涵,福州市委、市政府将“河长日”延伸为“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提升全市河湖水系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加快建设美丽福州。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左海公园。陈暖 摄

福州聚焦“流域水质年度考核指标只能变好不能变差、大江大河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源头治理,确保3年内实现农村污水“零直排”、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以村庄清洁“六清一改”为抓手,一县一清单等配套措施共同发力,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家园。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福州还发动社会力量,全民参与治水、护水、爱水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管理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做到一月一现场推进,强化督查考核,推动工作落细落实。

治水攻坚,持久行动。

福州市以全面消除Ⅴ类水质,力争稳定在Ⅲ类以上为目标,建立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市委巡察办、市效能办、市水利局(河长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等单位参与的水质提升“6+X”日常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将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市委碧水保卫战专项巡察整改、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清理及河道采砂管理等工作纳入其中,确保河湖水质稳步提升,巩固好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成果,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环境。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福清市利用龙江全域生态治水,打造龙江

美美与共,提档升级“水生态”景观

串珠生态公园绵延成片,河口湿地公园加速申遗,“两江四岸”风貌提档升级……这一系列的品质提升“功课”,是“福州生态模式”的不断改善与探索。

“我们周末经常驾车来到这里,享受到环境好、空气好、景色好的大自然‘亲近’时光。”市民林欣一家子坐在三江口生态公园的草坪上说道,近年来福州在沿着闽江一带,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公园,形成最美滨江景观带。

将绿地、湿地建设与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有机结合,也是福州打造出的独一无二的“水生态”样板。像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物种“嬉戏”于闽江河口湿地,中华秋沙鸭游曳于大樟溪中,也成为了常态,无一不在“诉说”福州水生态治理的成效。

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的牢牢树立,福州也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三沿一环”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让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任务加快推进。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白马河航线。原浩 摄

由美致富,“水经济”产业日益繁荣

因水而美,把水与经济有机结合,才能由美而富。

水环境好了,水生态好了,水景观好了,可如何让水美成为带动旅游、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好抓手?近年来,福州市逐渐探索,孕育出了一批滨水滨江的“水经济”产业。

“乘坐乌蓬船行驶在流花溪上,岸绿景美,水清河畅的令人心情都豁然开朗。”前段时间,亲历过河道综合治理的福州水务集团员工彭雪琴游玩流花溪后感慨说道,没有想到改造后的流花溪不仅景色优美,还能以内河旅游的时候“掀”开它的另一层“面纱”。

内河旅游只是繁荣的“水经济”的一个缩影。围绕着水美文章,福州致力于培育高效益的“水经济”产业,将打造完整街区、特色水街、慢行步道、温泉街区和主题公园等“九个一批”特色样板工程纳入今年的城乡品质提升方案中。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闽江河口湿地公园水鸟成群觅食。石美祥

以水为“媒”的经济产业不断繁荣,福州市重点打造了温泉游、闽江游等一批项目,推进精品景观段建设,推动长乐东湖小镇水上娱乐项目和国际国内重大水上比赛项目落地,还在全市推广大众茶馆,打造让老百姓真正喝得起、喝得安全、喝得放心的茶品牌和茶馆消费场景。

今年以来,福州市陆续开通了5条内河游航线,闽江之心——滨江步行街等项目,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也进一步助力“水经济”产业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政府积极帮助排污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了一批制革、电镀、化工、铅酸蓄电池等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入园”技改升级,不仅控制了污染,还提高了产值利润;还帮助鳗鱼、牛蛙养殖塘等“变身”,打造“荷塘月色”“千亩花海”等景点,不仅经济利润翻倍,而且还解决了水体污染。

“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丨市河长办:“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三捷河。叶诚 摄

因水而兴,“水文化”增添独特魅力

一片古厝,见证福州千年历史;一条河道,吐露古城经商痕迹。

福州这座海滨城市,与水的渊源至今流淌。白马护城河依旧流淌、百年古桥诉说历史、千年温泉滋养身心、乘风破浪的战舰造型,更是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参观近代船政文化……

亲水近绿,合理利用,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天宝陂,在工程布局、水量控制、工程材料上,就地取材,避免对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同时,它也是首批福建省水文化遗产,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福州致力做活“水文章”,散发“水文化”魅力,让“水文化”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成为利民亲民,吸引游客的一张靓丽名片。

去年,海丝旅游节期间,一场以水为背景,在上下杭三通桥前的全息投影秀和沉浸式表演让人“穿越”回双杭昔日的繁华;世遗大会期间,数千架无人机在闽江上空齐舞表演,让夜空、水美、光影相辅而成,构成一幅绝美诗面……

城区外川流相拥,奔向东南,龙舟赛等一批水上传统项目至今传承;城区内河道纵横,湖塘错落,犹如"水乡泽国",到处可见古桥旧亭,牌坊林立。可以说,滨水的福州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地,也展示了其独特的城市风貌。

如今,福州的主要流域、小流域省考断面的Ⅰ-Ⅲ类水质保持95%左右,均超过省下达目标;内河水系已经形成了相互交织的风廊、水道、绿带,市民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青山绿水永相伴,幸福河湖甜万家。“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让‘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大美之城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美谈,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水文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福州市河长办有关人员表示。(文 颜学辉)

【责任编辑:林少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