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道里,碧波荡漾、树影婆娑;水面上,梅峰桥弯弯、梅花幽香;两岸边,草木繁茂、亭台古韵悠长。

这里,就是福州网红公园之一——梅峰河串珠公园。

梅峰河干流一路从省武警公寓附近蜿蜒而来,是汇入左海西湖的一条重要河道。

曾经,它有一个不光彩的别名“黑臭水体”。从2016年福州打响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起,梅峰河通过综合治理,一步步去黑除臭。

如今,梅峰河串珠公园已成为居民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大家沿着公园或是健走、跑步、锻炼,或是遛狗、喝茶、散步。还有人坐在亭榭连廊里,边赏景边闲聊,很是惬意!

“现在逛梅峰河,就跟逛自家的花园一样!”梅峰井边亭村小区居民老林看着家门口这条内河的变化,幸福感爆棚!那么,梅峰河是怎么一点点从“黑臭”变成市民喜欢的模样?记者带你了解梅峰河的故事。

为梅峰河“洗澡”,控源截污
“以前的河道是恶臭难忍,河边站一会儿都站不住,周边群众为了堵住臭味,河道大部分被用水泥盖板盖住。”
福州鼓台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中标单位福州北控鼓台水环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杨钦表示,水系综合治理启动后,原来20多年未“洗澡”的梅峰河,先来了一次彻底的底泥清淤。

但清淤只是第一步,由于梅峰河分为暗渠和明渠,河道治理更显难度。新建截污钢坝和就地新建一座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成为梅峰河污水治理重要一环。

余杨钦介绍,通过截污钢坝的拦截,梅峰河上游来的合流污水,就能全部进入建于二环路湖头街路口的花园式地埋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又重新回补到河道。

而最让居民老林津津乐道的,是家门口梅峰河明渠段的治理。
原来沿河有不少店面、餐馆,这些建筑的排水,成为河道污染的源头。“原以为这些建筑会是治河的硬骨头,没想到居然都拆!”老林感叹说道。这次拆除,拆出了16440平方米的退地总面积,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沿河生态廊道,在市民家门口绵延开来。

定制“智慧管家”,实现“长制久清”
“希望梅峰河的治理效果,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居民老林肯定内河治理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期待。

梅峰河如何实现“长制久清”?
这不,相关部门给梅峰河请了一位“智慧管家”!2010年8月,鼓台水系智慧水务控制中心正式运营。余杨钦告诉记者,别看它设置在白马南路,但包括梅峰河在内的28条河道,内河沿线建设的截流井、泵站、钢坝、泵闸及水质在线实时监测站等设备,都能直接连通这个控制中心。

余杨钦说:“有了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不仅在白马路控制中心就能看到梅峰河的现场情况,还能根据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每隔4小时传回的实时水质数据,及时作出研判,和河道现场巡逻队伍保持联动,采取相应的举措,确保良好水质。”

梅峰河的“大变身”只是一个缩影,随着福州水系综合治理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网红内河令人称赞。

台屿河有近1公里长的“繁花道”。▲叶义斌 /摄

流花溪有“飞花逐流水”的醉人美景。▲叶义斌 /摄

金港河有长凳、廊架、小广场的精巧搭配。

白湖亭河有“最美滨河绿道”……
目前,囊括市区156条河道的城区水系治理工作,逐步转入“后治水时代”;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内河美景,出现在市民家门口,共同奏响水韵榕城的幸福新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