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

近期高发!福建有医院接诊超300例,一家仨娃全中招,咳到吐!这病不好对付

2024-06-13 15:25:38来源: 福建卫生报

“反反复复咳嗽总不见好,感觉肺要咳出来了。”

“这一波咳嗽,我们一家5口人全中招了,一个多月还不见好…….”

继去年下半年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潮后,往年不常见的百日咳也开始兴风作浪。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中显示,2024年1月至4月百日咳发病数分别为15275例、17105例、27078例、91272例,呈不断增高趋势。

记者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百日咳确诊和高度疑似病例近380例,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0倍。

不好对付的疾病

今年6岁的小可(化名)是家中第一个感染百日咳杆菌的孩子,在她之后,两个月大的弟弟和10岁的姐姐也接连中招。每次一阵狂咳,小可都憋得面红耳赤,甚至咳嗽到呕吐,咳嗽末了还经常出现深长的鸡鸣样的吸气声。

“家里4个孩子,3个都住进了省儿童医院,弟弟还进了重症病房。这前后已经一个多月,耳边都是孩子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太折腾了。”小可妈妈身心俱疲地说。

▲福建省儿童医院候诊区

“百日咳,咳百日”,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病不好对付。

据福建省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玲介绍,百日咳病程可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

在卡他期,百日咳症状与普通感冒有些相似,甚至没有发热和肺部体征。此阶段及时用阿奇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对缩短病程有较好的效果。

一旦进入痉咳期,患者就会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严重的还伴随呼吸衰竭、心衰、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此时任何消炎药都无法缩短咳嗽病程,其作用只不过是减少病毒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治疗非常困难,很多患者要足足咳上2~3个月才能消停。因此,有百日咳接触史的患儿,及时对症治疗方为上策。

在百日咳预防上,接种百白破疫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百日咳行动计划专家共识》指出,百白破疫苗大规模接种,儿童因普遍接种疫苗而受到保护,百日咳发病率降低并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此后发生的百日咳病例,多为抗体已衰减至无保护作用的青少年、成人及尚未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时间的婴儿。

“这与目前医院接收患儿的情况是大致相同的,比如小可一家唯一没有感染的孩子,就是4岁的老三,因为距离疫苗接种的时间最近,他的保护效力是4个孩子中最强的。相较之下,目前医院病房中有不少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因还未接种疫苗,后期出现了重症,甚至需要通过换血才能抢救过来。”吴玲说。

▲吴玲在门诊

百日咳为何突然高发

不仅仅是在国内,全球范围内百日咳的病例报告都有所增加。近期,欧洲疾控中心就对百日咳发病情况进行评估,并在5月8日指出,欧洲多国百日咳病例剧增,2023年至2024年3月共报告了近6万例病例,较前两年增加了约10倍,其中,6月龄以下儿童的百日咳患病风险最大。

沉寂许久的百日咳为何卷土重来?受访专家给记者分析了几种原因。

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张伯秋主任医师看来,百日咳患者数量增加,与近年来核酸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培养技术的提升,百日咳鲍特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有关。与此同时,研究发现百日咳鲍特菌核酸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达70%~100%,耐药问题导致治疗不佳,也增加了传播几率。

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易漏诊,加上基层医院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技术尚未普遍开展。这些原因都导致潜在传染源的延迟发现或治疗不及时,从而造成疾病传播。

从疫苗接种层面来说,目前百白破疫苗仅可用于3个月到7岁之间的儿童。因此,3月以下婴儿、7岁及以上青少年、成年人暂无百日咳疫苗接种。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抗体自然衰减,易感人群会渐渐累积。因此,近年有研究发现,国内外百日咳流行模式已从过去的儿童传染儿童,转变为现在的青少年(成人)传染儿童模式,家庭内成人患者和潜在感染者是儿童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之一。

▲张伯秋在检查

事实上,不仅是百日咳,从去年开始,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轮番来袭,让儿童成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感染人群之一,不少孩子还出现了两种甚至三种病菌的混合感染,让许多家长操碎了心。这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染潮,除了病原体传播具有阶段性流行的原因之外,还和他们欠下了“免疫债”有一定关联。

大家知道,免疫系统是靠时常“练兵”来维持战斗力的,和病原体有接触,才会产生抗体。一直不接触,原本的免疫记忆也会大大降低。

“由于新冠时期大家的保护措施做得比较到位,很多低龄儿童较少接触到呼吸道病原体,导致体内针对百日咳、肺炎支原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也有另一种推论认为,人体免疫系统在新冠感染后遭受损伤,使得人体呼吸道更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吴玲说,“百日咳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虽然发病例数明显上升,但目前该病可防可治,还没有到‘暴发’的程度,公众不必太过担心。”

尽快恢复免疫系统是关键

不管是哪种可能的成因,提升人体自身免疫能力都是对抗病菌侵入的关键。那么有哪些方式能尽快恢复受损的免疫系统呢?

张伯秋表示,日常增加营养的摄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鱼肉、生菜等,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可以起到辅助增强免疫的效果。此外加强跑步、打球、骑单车等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疲劳,也能增强个人的免疫能力以及抗病能力。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比如2岁以下孩子一年内反复感冒超过7次,或反复肺炎超过3次,家长则很有必要在做好孩子自我防护的同时,进行免疫治疗、肺部功能康复,减少再感染的概率。

吴玲表示,每次呼吸道感染都会造成呼吸道黏膜的损伤,要恢复往往需要数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倘若又感染其他病菌,患儿就会陷入感染造成免疫低下,免疫低下又造成感染的“恶性循环”,最终反反复复被呼吸道感染困扰,所以需要有个途径去阻断这个恶性循环。

比如孩子体质特别弱,就要尽量避开拥挤的人群,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脾氨肽口服液、泛福舒(儿童型)等药物治疗,提升免疫功能。

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感染性疾病的威胁始终存在。面对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关注到儿童群体在免疫挑战方面的需求,一些医院感染科应运而生,为反复感染、免疫低下等患儿提供专业的诊治。

现代医学也正在从“经验治疗”不断进展到“精准医疗”层面,尤其是3年防疫,让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中。此外,耐药基因的检测也让抗菌素的使用变得更加规范、精准。

可以预见,感染免疫研究正成为儿科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医学界将会在这一领域找到更加科学精准的诊疗手段。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鼓岭倡议》隆重发布
《鼓岭倡议》隆重发布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