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九月一日起,对带手机进课堂说“不”

2022-07-29 10:15:30来源:福建日报

九月一日起,对带手机进课堂说“不”学生在认真听课。记者 游庆辉 摄

九月一日起,对带手机进课堂说“不”资料图片

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对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说“不”将实现有法可依。

这是我省“小切口”立法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规定》全文仅五条,200多字,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要求作了衔接,对禁止手机进入课堂、限制手机进入学校、家校协同机制等方面作了规定。

《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考虑到现实中,学生确实存在放学需要与家长联系等携带手机入校的需求,《规定》没有完全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学校,但同时也作了严格限制,规定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

《规定》还将实践中家校协同的做法上升到立法层面,规定老师发现学生未经允许带手机入校的,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进行教育。

《规定》在为依法治校提供立法依据的同时,兼顾学校的自主管理权,授权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此外,《规定》还要求学校应当保障学生合理的通话需求,同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学校落实《规定》,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手机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在审议《规定》时,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制定《规定》对于保护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该立法项目的选择回应了学校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将有力推动学校依法治校。

手机禁入课堂:“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立法能“管得住、用得好”

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这一直是个令学校和家长纠结的问题。带,怕影响学习;不带,又怕突发情况联系不上。

近年来,随着手机日益普及,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也逐年提高。由于中小学、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控能力较弱、价值观容易受影响,在学校使用手机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现在的手机太智能,融合了各种娱乐休闲的功能,连电话手表都有拍照、听音乐等功能。大人都很难控制住自己不玩手机,孩子们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比较弱,更难控制自己,也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家长对这一立法点赞,迫切希望能“管得住、用得好”。

当前,我省各中小学校对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管理方法并不统一,或明文禁止,规定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或实行统一管理,学生可在特定时间和区域使用手机。

今年初,省人大常委会将《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列入今年立法计划,这也是我省“小切口”立法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规定》对禁止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限制手机进入学校、家校协同机制等方面作了规定。

长乐一中校长郑其强非常赞同这项立法。他说,一些学校以前曾规定学生不准将手机带入校园,有带的要没收,等其毕业才归还,结果遭到学生及家长强烈投诉。“考虑到学校有寄宿生,在从家里往返学校的路上需要和家长联系,携带手机入校园确有必要,因此现在学校放宽规定,寄宿生可以在回家路上使用手机,在校内联系家长可使用公用电话。有了立法以后,老师管理起来将有法可依,更加理直气壮。”

范围“有扩大” 空间“有余地”

记者注意到,此次《规定》明确将幼儿园学生和成年的高中学生纳入管理范围。

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地方幼儿园借智慧校园之名和企业合作,给学生定制电子产品。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规定》将幼儿园学生包含进去,是对幼儿园学生的一种保护。”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对未成年人携带手机入课堂有相关规定,但其适用范围没有涵盖已经成年的高中生。而这部分学生大多面临高考,家长对于学生在校手机使用管控的呼声尤为强烈,因此《规定》的适用范围较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所扩大,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只要一连上网,什么都有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们的另外一个担忧来自平板电脑。在立法征求意见过程中,有意见认为,除了手机之外,其他电子设备也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将《规定》的范围扩大至“手机等电子设备”。

据此,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立法调研,发现实践中,有的学校在授课中存在使用平板电脑的情况,为兼顾学校关于手机管控和数字教学两方面的需求,立法留有一定余地,因此《规定》的定位还是只针对手机。

但是,仍有不少家长有顾虑,离开手机,孩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法与家长交流沟通怎么办?福州教院二附小校长方晓敏介绍说,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校内布足公用电话点,并要求老师办公室电话和老师手机都要及时为学生提供与家长通话服务。

对此,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立法调研中,确有一些意见提出,例如要明确确有必要携带手机的情况、学校如何加强宣传引导等等。但作为“小切口”立法,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提供立法上的依据,但不过多地介入学校对内部事务自主管理的权利,而是通过授权,让学校结合具体情况各自制定管理办法。

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手机该不该带入校园,这个话题早有讨论。而禁止手机进入课堂的背后,是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合理使用手机,既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

美国某大学对世界上10个国家1000名学生进行了24小时“无媒体”体验实验,让他们在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经历了这个项目的大部分学生表示,失去了手机让他们“坐卧不宁”,表现出烦躁、不安、紧张、消沉等负面情绪。

据了解,管控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已成为世界共识。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者课堂,有的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芬兰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学生销售手机。

“学生依赖手机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福州教院四附小校长黄权认为,学校要有宣传,班级要有教育,老师要有家访,了解学生放不下手机背后的诉求,针对这些诉求去解决问题。他建议,家长与孩子在家形成各自使用手机的约定,并各自遵守。目前,在教院四附小,就设置了存放手机的“待机库”,各班还设置挑战目标,如一个月不用手机、一学期不用手机等,都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法规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手机管理具体办法等。省教育厅下一步将完善配套制度,指导各校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措施,把孩子的校园手机管理好,让孩子们在学校安心学习、静心学习。(记者 郑昭 刘必然)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