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快讯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2022-01-04 10:19:58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徐文宇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尧沙村古榕树。

  福州晚报记者 徐文宇 通讯员 洪见文 汪炜娜 黄建能 文/摄

  父子双元帅、兄弟双进士、父女双院士、新中国心理学奠基人、数十名博士……在高新区南屿镇大樟溪畔,尧沙村“会读书”的名声在外,就连4个自然村“浯江、月山、桐叶、榴花”村名都有一股书卷气。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唐氏宗祠内的牌匾历数唐家风流人物。

  历代人才辈出

  尧沙村位于高新区南屿镇,离市区不到半小时车程。村里六千多人,大部分姓唐。唐氏跟随闽王王审知入闽落户尧沙,至今已有千余年。

  尧沙唐氏的传奇在于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父子双元帅”便是指助王审知治闽的始祖唐绮公和他的儿子唐润泽。新中国成立后,尧沙村涌现博士及博士后数十人、教授二十多人。院士唐仲璋为唐氏三十六世孙,他的女儿唐崇惕也是中科院院士,“父女双院士”赫赫有名。著名心理学家唐钺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尧沙唐氏十代同堂旧照。

  唐氏族人把宗祠骄傲地命名为“唐门精英会”。走进这座被誉为“八闽名祠”之一的唐氏宗祠,记者立即被这个家族的荣耀所吸引。唐氏宗祠第一进回首处的悬梁上,一幅大型画作再现了1984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特区时接见院士唐仲璋的情景。悬梁四周、墙壁上挂满了鎏金牌匾:父子双元帅、兄弟双进士、父女双院士、山东参政、爱国将领、陆军中将等。这些或新或旧的牌匾,历数着唐家的风流人物,记载着唐氏的光荣和梦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唐氏宗祠第一进内景。

  尧沙唐氏家族兴盛

  尧沙村是南屿镇最大的村庄,辖有浯江、月山、桐叶、榴花4个自然村,大樟溪从村东南面流过。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唐钺故居。

  尧沙唐氏多次现“十代同堂”盛景。第一次“十代同堂”出现在1944年,唐氏宗族第三十四代至第四十三代共世相连。第二次“十代同堂”出现在1970年。此后的2004年,宗亲唐品章的曾孙唐健出世,是为尧沙唐氏第四十五代“长”字辈,上溯至第三十六代“以”字辈,正好十代同堂。

  对唐家来说,每次“十代同堂”聚集既是生命赐予的机缘,又是家族兴盛的象征。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新修的村内道路。

  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村干部告诉记者,千百年来,尧沙村有不少人以打鱼为生,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尧沙村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记者看到,村里一些地方,三四百年的古榕树、七八百年的石桥等,传来历史的气息。村内高楼林立,不少村民住进了二三十层高的拆迁安置房,高新区儿童学园坐落村内,村内道路宽敞便捷。城市的现代感与历史的厚重感在此交融。

  据了解,尧沙村全村都在高新区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园区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内,尧沙村的城市化进程将阔步向前。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大樟溪畔,一户尧沙村民临溪而设的茶座。

  尧沙的明天会更好

  在疫情防控和“攻坚120天”行动中,尧沙村的党员干部体现了顽强的奋斗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防抗关键阶段,尧沙村的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24小时轮流守护在村口疫情防控检查点,排查和劝阻外来人员和车辆,筑牢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在这片建设热土上,尧沙村的党员干部近年来一直奋战在征迁一线。村干部说,地块征迁后,才有了道路通起来、楼房建起来、环境美起来,乡亲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每一天都在进步,建设成就眼睛看得见,相信尧沙村的明天更美好。”这是干部们和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高新区儿童学园坐落尧沙村内。

  □交通小贴士

  自驾导航到尧沙村委会即可。公交路线:永泰13路,双龙大樟专线,82路,171路可达。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福州高新区尧沙村:大樟溪畔 书卷流芳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