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厦门:融入新格局蓄势再腾飞

2021-12-21 09:18:54来源:福建日报

  大厦之门通天下,乘风破浪涛头立。厦门,寓意“大厦之门”,自古就是通商裕国的重要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开放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基因。

  40年来,厦门经济总量从个亿级向千亿级跨越,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41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6915.77亿元,年均增长18.0%,占全省比重49.3%;外贸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6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厦门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进一步传承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创新驱动

  融入高端产业链价值链

  1981年10月,湖里小山丘的一声震天炮响,打破了小渔村的沉寂,也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这一年,15岁少年陈智松带着梦想走进厦门大学物理系。从就学到创业,他扎根鹭岛,追风逐浪,带领团队打造出SIP话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厦企亿联网络。

  过去的20年,以研发为核心,亿联网络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微软Teams、ZOOM、腾讯会议三大巨头认证的民族品牌,拥有世界领先的云计算、音视频及图像处理等核心技术专利。近两年,公司年均申请专利100多件,平均三天申请一件。

  “与特区共成长的亿联网络几经变革,都离不开厦门得天独厚的土壤。”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惠荣介绍,公司90%的营业额来自海外,立足厦门经济特区赋能开放的港口优势,亿联网络海外业务稳步发展,并且凭借“硬核”技术,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开放发展新思路,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40年来,厦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创新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公司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有效助力了港珠澳大桥、世界首条类6代大规模柔性显示屏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科华数据党委副书记、董秘林韬说,立足电力电子核心技术,公司已在数据中心、智慧电能以及新能源三大领域,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成立于2008年的美图公司,同样从厦门走向全球。公司以“美”为业,做强人工智能影像技术,截至今年6月,美图海外用户总数超过9.98亿,美图应用月活跃用户总数为2.46亿。

  立足“双循环”,重塑产业链。随着微电子芯片、显示器、计算机与通信、航空维修、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长,厦门正在成为创新之城、高科技之城。数据显示,2020年,厦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08%,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9.8%,均居全省首位。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282家,形成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等9条千亿产业链。

  敢为人先

  以改革释放营商环境磁力

  厦门经济特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改革创新始终是厦门的根与魂。

  今年11月,海润码头完成集装箱装卸9.19万标箱,其中超过60%为智能远程操控作业,仅一天的集装箱吞吐量,就相当于40年前厦门港全年的吞吐量。

  特区建设初期,厦门通过“放水养鱼”,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利分流等一系列“刀刃向内”的改革举措,激活了厦门港。如今,以“数字自贸”建设为契机,厦门港向着更智慧的新型现代物流码头迈出了先行先试的脚步。

  数据显示,厦门港已成为国际枢纽港,是全国第七、世界第十四大集装箱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超过千万标箱。

  “厦门自贸片区强化数字赋能,制定打造数字自贸区三年行动方案,从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监管、数字服务等方面入手,聚焦贸易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创新服务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厦门自贸片区数字化走前头、作表率。”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代斌表示,作为“经济特区中的特区”,厦门自贸片区锐意改革、敢闯敢试,6年多来累计推出498项创新举措,其中111项全国首创。

  在厦门的决策者看来,再造特区新优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有长远眼光,在关键处突破。厦门正围绕持续深入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破题。

  根据国家发改委评价,厦门营商环境连续3年名列前茅,获评“全国标杆”。通过出台并落实《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厦门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审批服务事项100%实现网上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全国蓝本,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发挥经济特区因台而设的特色,厦门还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加快建设,两岸首家合资证券公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获批落地,海峡论坛等重大涉台活动影响日益扩大。

  扎根厦门火炬高新区多年,台湾创业者恺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官振群认为:“厦门‘小而精’‘小而美’的城市气质,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定位,非常适合企业沉下心来搞研发。”

  抢抓机遇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劈波斩浪,勇立潮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者深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从先后批准设立海沧、杏林和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到象屿保税区,再到厦门自贸片区的建立;从赋予厦门市立法权,到实施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再到相继承担自主创新示范区、“多规合一”等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每一步,都踏准了时代的节拍。

  站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以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落地为契机,厦门正从更高层面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经济开放格局。

  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宣布,中方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在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

  一年来,厦门围绕金砖创新基地建设重点任务,先后发布两批60项重点任务清单,建设7个新工业革命领域赋能平台,推出首批39个新工业革命领域示范标杆项目,签约33个金砖合作项目,成功举办一系列论坛、大赛及展览等活动,推动金砖及“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11月5日,海丝中央法务区在厦门揭牌,这是我省着力打造的新时代法治创新平台。厦门全力以赴把海丝中央法务区打造成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平台,打造成为厦门新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的贡献。

  不仅如此,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实施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和‘丝路伙伴计划’”,厦门也将发挥与东盟等“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具有的历史、区位等优势,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努力打好新“侨牌”。

  大潮起东方。一个更加开放、更国际化的厦门经济特区,正在以昂然挺立的风姿向未来迈进。(记者 林丽明 廖丽萍)

【责任编辑:徐昕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