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建

幼小之间那道“坎”,变平缓了吗?

2021-11-08 10:00:18来源:福建日报

幼小之间那道“坎”,变平缓了吗?

  在福建省级幼小衔接试点——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一年级户外活动区增设了以科技阅读和绘本阅读为主的阅读角,创设了童印区让孩子玩拓印,操场地面上还画了格子和沙包圆盘。这些区域与榕博幼儿园一致。上图为小学一年级的阅读角。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通常被称为“幼小衔接”,是许多孩子受教育之路上的第一道“坎”。在成人眼中这道“坎”似乎并不陡峭,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让不少家长和孩子感到困惑。

  今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部署。经过半年精心准备,上月中旬,我省遴选出10个县(市、区)和66所学校(幼儿园)为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和试点校(园),启动幼小衔接改革实验试点工作。

  在全国“双减”的大背景下,这次的改革带来了怎样的入学新变化?学校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游戏化教学

  进入小学课堂

  “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时,我们没怎么见到站在校门口哭闹不肯上学的孩子了。”尽管时间已过去两个多月,福州市晋安榕博小学副校长江芝芬回忆新学期开学,语气中仍流露出一丝欣喜。

  记者探访当日的上午9时许,榕博小学一年(8)班的课堂上,数学老师正带着同学们屏气凝神听完一段鼓点音频,然后指导大家尝试用拍掌的方式还原方才的鼓点,以此学习“找规律”。

  不只数学课,今年的一年级课堂,同学们“玩”的时间挺多——体育课的热身是游戏;音乐课唱唱跳跳像小音乐剧;科学课动手实验自不必说,就连语文课的生字和拼音,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开小火车”,以接力朗读等方式来复习。

  不仅如此,在新生教室前的空地上,课间时,孩子们踏着“机器人小胖”的彩绘图案,争着玩跳格子、扔沙包;课后服务时间,“太空舱”科技绘本阅读区、棋类游戏区、童印工坊成为他们最喜欢扎堆的乐园。

  “我喜欢上小学!”在童印工坊活动区,一年级新生王若菡在油泥上刻好了一匹马的图案。她开心地跑前跑后,向老师和小伙伴展示。在她和许多小伙伴的眼里,新的校园生活没有太多陌生感,依然有趣好玩,像是在“长大了”的幼儿园。

  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学校环境,是幼小衔接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帮助孩子们顺利幼小衔接的,远不只这“似曾相识”的环境。

  “我们在8月28日、29日上午专门组织新生进行入学适应培训,包括熟悉校园环境、作息时间,认识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熟悉放学路队安排等。开学后,拉长以往只有几天的开学适应教育,将一年级特别是上学期作为入学适应期,让每位教师都系统设计好一学期乃至一学年的幼小衔接教学工作计划并安排好适应教育的课程内容。”榕博小学校长吴志诚说,“我们还选择兼具教学经验和亲和力的老师来教低年级,并安排他们到幼儿园听课,进一步提升课堂语言表达能力。”

  本轮改革试点中,另外两对省级幼小衔接工作试点校(园)——晋江市第六实验小学与第二实验幼儿园,浦城县水南中心小学与水南中心幼儿园,也有类似的尝试。

  “我们将传统的‘狭长走廊+教室’的校舍布局,变成‘教室+客厅+卫生间’的新环境,将2至3个新生班级组合成一个‘小社区’,设置图书角、艺术角等共享区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社区活动。”晋江市第六实验小学校长李雪强说。

  浦城县水南中心小学校长邓晓桢和水南中心幼儿园园长周晓霞介绍说,中心小学与中心幼儿园共同开展绘本阅读、亲子阅读活动,实现课程与情感的对接。两家单位还联合开展“乐享田园,生活自然”课程,幼儿园开发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与小学一年级开展绿色校园“认领植物宝宝”主题活动相衔接。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