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全力建设“海上福州”
福州日报记者 颜澜萍 朱丽萍
因海而荣,拓海而兴。作为中国面向海洋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福州发展的脉搏始终与潮涨潮落相应和。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高瞻远瞩地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福州’”的发展战略。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福州积极对接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海洋战略,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建设海洋强市为目标、以打造“海上福州”国际品牌为抓手,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接力打造“蓝色聚宝盆”。
江阴港壁头作业区化工专用码头。福州日报记者 池远 摄
挺进深蓝
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连江粗芦岛,挖掘机在路面上挥舞手臂,这条名为“启航大道”的疏港路正在开展软基处理工程,未来将通向一座现代化的国际远洋渔业母港。
作为全国第三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采用“一核心、多节点”方式进行空间布局,覆盖马尾、长乐、福清、罗源、连江等区域,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628.33公顷,总投资规模约230亿元。
“已谋划生成母港一期工程、水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居住配套、冷库、加工等14个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施工,朝着三产融合发展的千亿现代渔业产业集群目标加速迈进。”市海上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州正借这块“国”字招牌施展拳脚、掘金蓝海,力争建成后年靠泊服务远洋渔业及相关船舶600艘,实现远洋生产量40万吨、远洋渔获进关量100万吨,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远洋渔业基地。
挺进深蓝,向海图强。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依托马尾和元洪国际食品展示交易中心,成为省内唯一获批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全国首个深海鲍鱼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福建省首个本土研发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福鲍1号”先后启用……福州勇当先行者,积极推进水产养殖由传统粗放型向高效生态型转变、海洋捕捞由近海向远洋转移、水产品加工由初级向精深转变,持续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奏响波澜壮阔的蓝色乐章。
集群发展
临港工业做大做强
“化工航母”万华化学集团“朋友圈”再添新伙伴!
8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福建公司与万华化学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福清举行,这是福州市近年来引进的最大化工产业项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致力打造综合能源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区域热电联产能源站,共同促进能源的梯级利用,实现高效减排环保目标!”签约现场,双方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
当前,总投资500亿元的万华化学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按序时推进。其中,一期拟在江阴港城经济区西区投资新建年产40万吨MDI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二期计划在东区投资建设化工及下游等其他精细化工项目。
“万华化学集团福建MDI产业园项目将推动福建省突破MDI技术瓶颈,带动东南电化TDI项目技术改造升级,补齐福建化工产业短板。”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相关负责人说。
舞龙头、铸链条、强集群,近年来,沿海临港工业基地持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绵长的海岸线上蓝色的浪潮涌动,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增长极:福清通过做大七条产业链、实施七大专项行动,打造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专区;连江加快可门港区的申远新材料二期、申马环己酮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在罗源湾北岸和松下冶金产业基地,钢铁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正在加快……
依海而为,乘海而上,福州海洋经济发展,乘风破浪正当时。
创新驱动
新兴产业蓄势腾飞
近年来,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海洋高端工程装备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向好,“高新蓝”技术成为激活海洋经济的新引擎。
施工设备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挥汗如雨投身项目建设……走进位于滨海新城的省内首家卫星互联网产业园项目——达华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4栋楼封顶、2022年8月竣工验收。
该项目由达华智能(集团)牵头筹建,多家卫星央企、海外卫星公司、国有投资机构已签署入驻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将以滨海新城为依托,建设卫星应用研发中心、海洋大数据中心、海联网运营中心、卫星应用成果转化中心、卫星终端高端装配基地等,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实现福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零的突破’。”达华智能有关负责人说。
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福州不断追逐蓝色梦想,多项临海产业产值、海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2019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2680亿元,提前实现“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又有新突破,达到2850亿元。
日益壮大的海洋经济规模,为福州创造更多的蓝色优势。在这有利的大环境下,福州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气魄,以更加开放、宽阔的视野寻求海洋经济发展新空间,不断挖掘建设“海上福州”新的潜力。上月,福州印发《推进新一轮“海上福州”建设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积极服务并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省会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力争到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全市水产产量、渔业产值继续保持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