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全力推行垃圾分类 >> 最新报道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2020-08-17 15:20:36来源:新华网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红庙岭一期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昔日垃圾填埋场如今已成生态绿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新华网福州8月17日电(刘默涵 肖和勇 蒋巧玲)“你们能想象这里以前是一片蚊蝇到处飞舞、恶臭扑鼻的垃圾场吗?”8月上旬,在福州市北峰山上,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峰指着眼前一片葱茏的绿地,向新华网采访组问道。这一片绿地,正是曾经困扰福州多年的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原址。

  红庙岭之痛:从“开心”到“心病”

  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时,为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问题,福州在距离市中心约17公里的晋安区北峰山规划了这个填埋场,占地面积5371亩,设计库容约715万立方米。

  1995年,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建成,福州有了史上第一个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卫生填埋”成为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在集中吸纳城市垃圾的同时,也给红庙岭周边环境带来了一个“副产品”——雨污混流、蚊蝇飞舞、臭气熏天。

  郑贞良是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的一名重型特种机械操作手。自垃圾卫生填埋场投用以来,他一直在垃圾填埋的一线工作。他说,最高峰的时候,填埋场现场倒卸的生活垃圾近2米高。进入填埋场中心作业时,四周就像是一堵高墙,那种感觉,好像是人也被埋在垃圾中,很压抑。

  “随着福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几年,福州城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不断攀升,由原来的每天500多吨上升到每天4200多吨。”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负责人郑炎斌说。至2015年底,填埋场一期累计已填埋城区生活垃圾近1000万吨,2016年,福州启用了填埋场二期。

  为了解决快速增长的垃圾处理需求和日益突出的环境容量矛盾,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于2005年动建了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2008年建成通过环保验收投入运行。“一期焚烧厂的焚烧能力是每天1200吨,加上后来建设的二期焚烧发电厂每天600吨,日焚烧处理量才1800吨,剩余的垃圾还是要填埋处理。”郑炎斌说。

  由于当时填埋场采用泥土覆盖的作业方式,没有进行防渗滤膜覆盖,雨污难以分流,造成雨天渗滤液大量产生。与此同时,垃圾腐败过程中的沼气无法全面收集,蚊蝇大量滋生等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垃圾填埋量的增长,红庙岭的土壤、水、空气等环境容量日益受到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中心区不断向外延展,原来距市中心17公里的“安全距离”已不复存在,垃圾处理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不断扩大。红庙岭一度成为福州这座省会城市的一块“心病”。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红庙岭一期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昔日垃圾填埋场如今已成生态绿地,周边是一二期、三期垃圾焚烧发电厂,远处是福州市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红庙岭之机:超前理念 高位谋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做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201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央环保督查组的督查指导下,决心从根源上解决这一困扰多年的“心病”。由福州市委主要领导挂帅,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请来卫生环保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目的只有一个——拿出一个理念创新、体系完备、长治久安的处置方案。

  经过福州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市城管委和专家们不断酝酿、反复论证,一个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循环生态产业园规划浮出水面——对红庙岭垃圾处理场重新进行了系统规划,建设“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2017年11月,园区专项规划获得福州市政府批准。规划涵盖了垃圾焚烧、填埋、餐厨、危废、厨余、大件、飞灰、炉渣、渗滤液等所有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涉及项目22个,其中生产型项目18个,配套项目4个,总投资约42.6亿元。

  与此同时,福州市出台了相关规划,科学规划到2030年市本级(红庙岭)和各县(市)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案,为各类垃圾后端处置设施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在福州市城管委副主任杨立宏的办公室里,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建设蓝图挂在了墙上最显眼的位置。抬眼望去,很难一下子将这张绿意盎然的生态之城效果图和垃圾处理场产生联系。

  指着图纸上林立的垃圾处理项目,杨立宏顺势画了一个圈。“我们这个产业园最大的特色是成体系、成产业链的科学布局,实现大中小三个生态循环。”

  杨立宏说,正在建设中的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是全国目前品类较全、处理工艺先进、处理能力比较符合城市垃圾处理需求的产业园。项目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要求,从工程建设、设备选型到工艺技术运用都参照最新、更先进的标准执行。“采用的是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对园区异味控制标准进行对标。”

  杨立宏介绍,福州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经园区内的垃圾处理设施成体系处理后变成电、绿化基肥、生物柴油、环保透水砖等资源,再回到生产生活中,这是大循环。园区各项目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这是中循环。比如协同处置项目,它能将厨余厂、餐厨厂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渗滤液厂产生的污泥,大件园林厂破碎垃圾后产生的木屑、皮革等废弃物,集中到协同项目的相关设备,经脱水、造粒最终用焚烧发电完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园区单个项目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这是小循环。比如在厨余项目,厨余垃圾的有机质分解产生沼气,通过发电机组余热锅炉产生的热水又保证厌氧系统高效产生沼气,用于项目生产用电,多余部分沼气用于发电上国家电网,厌氧沼渣制成园林绿化的基肥,实现项目内部物质的小循环利用。

  “通过这三个循环,进入园区的废弃物可以100%得到安全处置。”杨立宏说。

  在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设计方、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划发展部主任徐长勇看来,该园之所以能够做出全国领先的规划,得益于早期福州主政者以超越时代的眼光,给后代预留了充足的可拓展用地,使园区的设计与建设有了很大的施展空间。“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在原垃圾综合处理场基础上规划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为5371亩,规划弹性空间比较大”。

  在行业内,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邻避效应”。主要指居民与一些地区单位担心某些项目工程的建设,会给自身身体健康、周边环境质量以及资产价值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排斥此类工程在自身周边的建设。例如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及核电站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就常常遭遇周边居民的抗议和阻扰。

  徐长勇介绍说,为此他们采取了成体系建设和产能扩建等方式,对炉渣、飞灰、渗滤液等垃圾处理配套设施进行原址升级改造,既节约土地资源,减小设施分散选址建设带来的阻力,又提高医废、危废、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多类城市固废的协同处置水平,构建了完整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体系,避免了“邻避效应”。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红庙岭一期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昔日垃圾填埋场如今已成生态绿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红庙岭之变:回归绿水青山 化身“金山银山”

  2019年9月,红庙岭完成了垃圾填埋场一期封场覆盖及生态修复工程,把这里改造成总面积375亩的生态公园,种下了朴树、香樟、枫香树、艳紫荆、黄山栾树、福建山樱花等1000多棵乔木,碧桃、四季桂、珍珠相思、红叶乌桕、映山红、夹竹桃等70000多棵矮冠木,以及13种共计4万多平方米的草本植物。

  “生态修复后,这里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拍摄。”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峰指着生态公园说。

  从2017年规划伊始,园区计划用5年完成建设。实际上,福州用3年时间,已建成并投用了18个生产型项目中的16个项目。今年10月底前,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厂和厨余垃圾处理厂2个项目也将竣工投用。届时,福州将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总投资约42.6亿元,从设计图纸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在于确保资金到位。”福州市城管委主任林坦说,除部分项目采用BOT(即建设-经营-转让)原址产能扩建外,大多数新建项目均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有效减轻政府财政支出压力。

  林坦表示,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民生工程。为了推进项目顺利建设,福州市相关领导不仅专程到住建部沟通解决规划用地审批前先行动工问题,还累计主持召开涉及红庙岭项目建设的专题协调会议达110多场,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问题。

  “园区完全建成投入使用以后,可确保福州市今后30年的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林坦说,垃圾循环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着百姓幸福生活。

  昔日的垃圾填埋场,不仅还原了绿水青山的本来面目,还通过“森林式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模式,化身“金山银山”。

  “我们将把它打造成为福州人民的后花园,力争将园区建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项目。”林坦表示,未来还将利用数字福州的建设成果,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首创“5G+垃圾处理”示范工程,通过打造全国一流的数字红庙岭精细化管理和第三方监管平台,对园区垃圾处理过程和排放指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的监管,实现规范运营、达标排放和安全生产,真正的把蓝天、碧水、净土留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民。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红庙岭二期垃圾卫生填埋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红庙岭二期垃圾卫生填埋场,工人正在检查沼气收集管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拼版照片)红庙岭一期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生态重建:上图是2018年9月2日拍摄到的生态修复施工现场,杂草凌乱。新华网发(许流钦 摄);下图是2020年7月23日无人机拍摄到生态修复后的生态公园一隅,满眼皆绿。新华网 肖和勇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建设中的厨余垃圾处置厂项目,工人正在工地上浇筑泥浆。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建设中的厨余垃圾处置厂项目,工人正在工地上捆扎钢筋。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这是建设中的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城市垃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福州探索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