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又称“十欢”、“十番伬”,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
清乾隆初年,侯官郑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词》云:“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其乐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锣、大小钹、云锣、狼丈、木鱼、檀板、清鼓等13种。
“十番”曲调,常奏的有《万年欢》、《千秋岁》、《朝天子》、《西江月》、《五凤吟》、《蟠桃会》、《北云璈》、《水底天》、《将军令》、《美人娇》、《金索挂梧桐》、《石榴花》、《雁来红》、《一枝花》、《柳摇金》、《昇平乐》等100多首曲牌。打击乐曲牌有“福套”、“禄套”、“寿套”、“喜套”及“文干”、“武干”、“滴水”、“流水”各套。既粗犷、热烈,又优雅抒情、节奏明晰、顿挫分明。“十番”每社(队)的20~30人。其演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又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室内分为前后两堂。前堂以金筝为主,后堂以丝竹为主。“十番”之组合,清乾、嘉处间有“大锣天”;咸、同年间有“鹤鸣皋”、“盛世元音”、“听月楼”;光绪、宣统年间有“乐乐乐”、“普天乐”(北门新店乡人所组织);“新听月楼”(为西郊洪塘乡人所组织)。又有“赌棋山庄”、“五音乐社”、“醉太平”等。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二月十五日,庆赏花朝,举行十番比赛。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福州茶亭“鹤鸣皋”班赴香港,为庆贺英国女王加晚演出。民国20年农历三月廿五,“三听月楼”班赴港及新加坡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音乐工作组得到台江区茶亭“听月楼”十番班社珍藏的清咸丰七年(1857年)的乐谱,这个乐谱与现在的十番乐谱一样。十番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长乐、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荣、福鼎、宁德、古田以及南平等县市,还曾巡回演奏于上海、香港、南洋群岛等地,深受群众喜爱。
·闽剧[2010/7/16 11:34:52]
·为特奥呐喊 “用爱寻找爱”做个快乐的志愿者[2010/7/15 15:52:46]
·客车停靠公车站上拉客 光明桥公交车站变身客车站[2010/7/14 17:44:10]
·电锯割猪肉再盖上私刻公章 仓山一私宰窝点被查处[2010/7/14 16:28:13]
·红庙岭修路挖出神秘建筑 年老村民疑其是藏宝洞[2010/7/14 16:23:20]
·为特奥呐喊“用爱寻找爱”公益活动明在榕城上演[2010/7/14 0:00:01]
·榕获评最佳宜居城市启示录 让城市变成生活乐园[2010/7/10 20:20:10]
·福州获评“中国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第二名[2010/7/9 16:18:32]
·解读福州获评最佳宜居城市的4个细节 数据来说服[2010/7/8 9:42:54]
·福州新港上半年吞吐量再创新高 达31.4万标箱[2010/7/7 20:22:34]
·宜居福州讨论持续升温 福州要宜居还需继续努力[2010/7/7 1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