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闽清从“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

2017-11-22 16:02:00  来源:新华网

闽清从“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

  葫芦门水库位于闽清县三溪乡鼓舞村下游葫芦门河段上,于今年10月10日开闸蓄水。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葫芦门水库将解决三溪、坂东、白中和白樟等乡镇10多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时也为附近的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提供水源保障。新华网 杨濛 摄

  生态宜居 靠绿色发展过上舒心日子

  绵绵青山,曾是闽清发展的最大障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闽清人从县城开车到福州市区,要跑两个半小时。山路弯弯,翻山越岭,几多阻隔。

  随着高速路网的形成,养在深闺的闽清山水,成了“金山银山”。乡村农特产品、乡村旅游,成为山区人民致富的新引擎。

  闽清人深知,生态资源是闽清最具竞争力的资源。

  绿色开发,绿色发展,是要求,也是共识。

  闽清县坂东镇文定村,曾经是村财“零收入”的“老大难”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33人、贫困人员比例高,村两委“压力山大”。

  上下求索后,文定村锁定了“光伏发电”项目。

  “这是新能源产业,又是国家精准扶贫的十大工程之一。既能‘立竿见影’,又绿色环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友楷说。

  在政府、党建“双扶双联”帮扶企业的支持下,今年6月27日,闽清县坂东镇文定村120千瓦光伏扶贫项目,作为福州市单体最大的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了。这个项目每年可为村里带来15万元的收益。

  村集体有了经济收入,村里的“民生工程”有保障了。

  文定村计划将光伏项目收益的10%用于设立村级扶贫基金,帮扶项目所在小学贫困师生,促进教育发展。同时,计划新建150亩市级菜篮子基地,提升当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产业扶贫效果。

  在闽清,像“光伏发电”这种扶贫性质的民生工程,屡见不鲜。它们不仅可以反哺经济发展,还为山区人民带来了更宜居的环境。

  11月9日下午,三溪乡乡长严文妃前往葫芦门水库察看蓄水情况。

  葫芦门水库位于三溪乡鼓舞村下游葫芦门河段上,水坝基座240米,今年10月10日下闸蓄水。虽已立冬,水库两岸依然绿树青葱,倒映在粼粼波光上,一幅田园生态的美好景象。

  “福州市对扶贫工作提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有保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县实际,我们又进一步加强了饮水的保障。”闽清县扶贫办马忠介绍道。

  原来,长期以来,闽清饮用水只有一个水源地——闽江。离水源地较远的坂东地区比较缺水,群众主要通过打井取地下水。为解决农村贫困户、贫困村饮水安全问题,闽清决定开辟第二水源,建设葫芦门水库。

  历时3年,终于竣工。

  葫芦门水库将作为优质饮用水水源,解决三溪、坂东、白中和白樟等4个乡镇10多万村镇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同时保障白金工业园及坂东工业区生产生活用水,覆盖三溪和坂东约4500亩农田灌溉。

  而库区的移民,也终于搬离了大山深处,或到县城安家,或集体搬迁到乡政府对面的安置小区。

  三溪乡多崇山峻岭,葫芦门水库建成后,不仅解决了闽清县数十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也给三溪乡增添了几抹湖光山色。三溪乡党委书记王尚说,他们正在谋划开发库区旅游项目。

  中国温泉之乡、福建省森林城市——闽清开发旅游项目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

  目前,中国瓷天下旅游区、九龙生态公园两个均投资十几亿元的绿色生态旅游项目进展迅速。畅游体育、青马部落等旅游项目将落地。闽清县旅游观光业发展势头喜人。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0.33万人次,完成旅游总收入7233.1万元,比增27.3%。

  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改燃降耗,全面推广使用天然气;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落地生根,方兴未艾;新引进的金沙华润风电、上莲风电等一批风电项目,更是让闽清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明显突破,正逐步成为当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画闽清绿,守护福州蓝”已成为闽清的自觉行动。绿色发展在闽清风生水起。

闽清从“脱贫摘帽”走向乡村振兴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燕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