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七十七
“篆界名宿”周哲文:醉心印林颂盛世,报国寸丹竭至诚
毛泽东词作《清平乐·会昌》篆印
古朴纯良结善缘
出身清贫,让周哲文谋生之路满是坎坷曲折。14岁,本该是一个孩子安享自由快乐,在父母跟前撒娇讨疼的美好时光,周哲文却走上从军之路。“忆昔离家赴远征,半肩行李一青衿。雄心不畏艰难改,有事终当事竟成。”这首略显稚嫩的诗作,是当时离家前匆匆写就的,却毫不掩饰一个孩子志在天下、矢志报国的雄心。
在前往重庆时,他只有一双皮鞋,鞋面被老鼠咬破,露出一个大洞,身无分文的他无力购置新鞋,与人相见时,他只好将右脚遮挡在左脚上,生活的窘迫让他尝遍人生的艰辛。但他没有屈服于苦难,始终平淡乐观,凭着对理想的执着、对艺术的热爱,终于挺过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他曾在多个场合回想这些过往经历,“这些苦痛会积淀为人生的财富,就像一枚普通的顽石,在经历了刀锋力刻之后,便会成为艺术珍品,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周哲文刻印作品
他的古朴纯良,让他结交了各界友人。有一年,他奉邀赴京,为中科院邀请来华讲学的外籍科学家以及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牛满江、吴建雄、袁家骝等教授刻制印章。杨振宁在返美途经瑞士时特地来函致谢:“寿山桃花为举世闻名珍石,加以先生清古坚强的刀刻,人工、天然浑为一体,殊为可贵!”
“天地长春春似海,山川浩气气如虹”,这是著名画家黄君璧送给周哲文的手书。周哲文收到这一墨宝,感慨旧友难忘,立即精心刻制了两方印章《黄君璧》和《乐在其中》托人回赠,传为艺坛佳话。
1976年初春,大地寒凝。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周哲文读着一首首悼念周总理的诗词,老泪纵横。他强忍悲痛之情,刻印了专集《怀念敬爱的周总理诗词印谱》,成书后,他将该印谱呈送邓颖超同志,以表达对总理的哀思。
周哲文埋头刻印
在冰心的一篇散文中,曾提到周哲文为其小女儿吴青刻了一枚图章,内容是“谢公最小偏怜女”,语出赵朴初的一句戏言。冰心说,“我不懂篆刻,但也能看出那刀法功力之精深,我和我的小女儿都感到惊喜。”此后两人常有来往,冰心称他“不单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热诚的爱国者。”
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1988年,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准备出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五位革命领袖的大型画册丛书。这一大型画册完成编辑后,拟用篆刻作品点缀其上。最后,经反复研究,决定《刘少奇画册》《邓小平画册》选用周哲文的作品。
周哲文与冰心
晚年,周哲文将自己的住处取名为“百炼成钢之楼”,自勉在艺术上千锤百炼、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后,他沐浴着春风,心神振奋,如同他写诗自叙,“岁华如箭惊消逝,报国寸丹竭至诚,改革高潮光宇宙,驰驱鞭策报明时”,愈老弥坚,其治印之多、印语之广,犹如他的“朋友圈”,令人叹为观止。
在他患了重病躺在医院,看到分管文化的领导前来探视自己,用颤抖的声音要其支持文化事业的建设,对方望着周哲文清癯瘦削的脸庞,好意劝其保重身体,不要牵挂太多事情,周哲文却掷地有声地说:“人活着就要干事业,不做事,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的一生,苦难而又传奇,就像闽江之水,忍受过蜿蜒于深山的落寞,经受过垂落高崖的苦痛,最终突出重围,汇入无垠的海洋,彰显生命的雄浑和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