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七十七
“篆界名宿”周哲文:醉心印林颂盛世,报国寸丹竭至诚
1980年,应邀赴日本、美国进行书法篆刻表演。
苦学自励辟蹊径
周哲文少年时代,家境清贫,父亲是一名制砚工人,沉默、严厉,但那种对制砚工作的执着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种“工匠精神”,却极大地感染了少年周哲文。
周哲文本名德官。由于父亲收入微薄,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力送他上学培养。恰好,他家与冰心祖居相邻,与谢家多有来往。冰心的二伯谢葆珪是清末举人,学识渊博,周哲文的父亲就建议谢葆珪创办私塾,招收弟子,周哲文就这么进入私塾开始念书,彼时他已经十二岁了,学习积极,上进心强。
谢葆珪精通书法和篆刻。这让年少的周哲文耳濡目染,兴趣渐浓,常常在课余时间磨刀刻石,不知疲倦。不久,谢葆珪对他说:“你名德官,过于庸俗,改为哲文,寓有明哲文章之意。”从此,他就改名为周哲文了。两年后,谢葆珪不幸病逝,同窗好友亦各自分飞。
1943年摄于昆明。
周哲文从小懂事、善良。13岁那年,周哲文瞒着父亲辍学,去福州市民政局找了一份誊写花名册的差事,想赚点钱补贴家用,让父亲能更专心于制砚。年末,父亲发愁怎么过年,他高高兴兴双手把誊写花名册赚来的钱捧给父亲。没想到,父亲误以为这钱来路不正,一巴掌扇过去,他顿时口鼻流血。当父亲得知原委,不禁和周哲文抱头痛哭,还提醒儿子:“如果喜欢手艺,不如在家乡名产寿山石上下功夫。”周哲文听了高兴地答道:“爸爸,我也正想走这一条路。”
可是,首次拜师却不顺利。周哲文鼓起勇气,拜见一位师傅,恳请对方收他为徒,教他篆刻。没料到,对方说:“要懂得书法,章法,刀法。回去找一块石头,买支笔先画三年圈,圆了再来。”在时人看来,这分明是有意刁难,不肯收徒。周哲文却从“画个圆要三年”的教诲中琢磨出刻苦自学的道理。从此,他以惊人的毅力,每天闻鸡起“刻”,争分夺秒。
周哲文
自学篆刻的前提是吃饱肚子,14岁的他选择走参军抗日这条道路,这样既能投身战场保家卫国,又有机会周游祖国的大好河山,随处访师求贤。
1941年,福州沦陷,省府驻地迁到三明沙县,省图书馆和周哲文所在部队也撤到沙县。馆长注意到,这个名叫周哲文的年轻小伙子经常来借篆刻类的书籍,就问道:“你借这么多篆刻资料干什么?”周哲文回答说:“我想刻一部《中华民族英雄谱》,刻上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名字和事迹,鼓舞更多民众起来抗日。”“有志气!我支持你!”熊馆长当即写了一张批条,破例允许周哲文直入图书馆查阅资料。
当时图书馆中有许多明清两代的印谱珍本,其中不乏像郑板桥原拓印稿这样的珍品。皖浙各派的精湛佳构,让周哲文如饮醇醪,酣醉入迷。他苦心揣摩,自辟蹊经,加上从小练就的功底,让他的技艺在这一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为研究印学奠定了基础。
1979年于福州市美术馆举办“周哲文篆刻艺术展”。
为攀登篆刻艺术高峰,周哲文登门向各地名家取经。他毛遂自荐寻访的第一个人,是重庆一位颇负盛名的篆刻家乔大壮。他带着自己的《中华民族英雄印谱》去求教。乔大壮看了以后,倍加称赞和鼓励,并纠正若干错字,指出某些刀法不妥。乔大壮还强调说,单靠自己去闯荡还不行,必须要有理论指导,乔大壮讲述秦汉渊源,评论历代诸派精粹,让他豁然开朗。
临别,乔大壮殷殷嘱咐:“艺无止境,学贵有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乔大壮将收藏多年的两支北京王麻子刻刀相赠,鼓励他踏上高深艺途,从此,这两把刀再也没离开周哲文。
1987年,周哲文(前左)为来访的小川匪石等日本友人展示边文刀法。
后来,周哲文随部队游历西南各省,接触到徐悲鸿、商承祚、闻一多、沈从文等艺术大家和社会贤达,周哲文抓住每一次与大家接触的机会,虚心求教。
有人曾在周哲文家中看到,《醉石印稿》《万印楼第一集》《甲骨文字集释》《故宫宝集》等几十册线装书,不禁惊叹其藏书之浩富。对此,他说这些书籍很多都是用印章换的,再把它们汇集成册。“参加工作后,几十年里工资都只有五六十元,哪有钱买书!50年代,经常给各地名家寄印致函求教,他们寄来了许多印谱,使我开阔了视野。”可以说,“未受师承,自辟蹊经,独创一格”,正是对他从艺最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