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大家头条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五十三

“现代圣人”高梦旦:谋国风度谋书事 引西学启民智厥功至伟

发布时间:2017-06-09 14:39:32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现代圣人”高梦旦:谋国风度谋书事  引西学启民智厥功至伟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民国教科书。

  求贤心怀“谋国风度” 主动辞职将事业托付晚辈的胡适

  在商务印书馆近代馆史中,公认有“两兴”:首兴于张元济,再兴于王云五。但在这两个炫目的名字身后,却有一个常被人忽略却又不可或缺的“贤臣”——高梦旦。

  商务印书馆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与高梦旦对人才的发现扶持,及独到的慧眼、远见、气魄和真诚密不可分。

  “五四”运动后,51岁的高梦旦自认对新学“所知不多”,主动辞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职务,并于1921年的春末夏初,亲赴北京邀请不满30岁的北大教授胡适前来担纲。

  作为“文学革命”首倡者的胡适虽然已经“暴得大名”了,但资历与高梦旦相比还属于后辈,高梦旦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坚持要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托付给刚过而立之年的胡适。

  胡适虽未上任,但推荐了他的老师王云五。当时的王云五毫无名气,怀疑他才能的人,“商务书馆内外皆有之”。高梦旦却用了3个月时间,帮助他熟悉馆中各项工作,在王接手后还尽力辅佐。有商务元老感到不解,高梦旦解释道:“公司犹国家也。谋国者不可尸位,当为国求贤……国方得以长久。”

  果不其然,1932年“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遭日机轰炸,几成废墟,王云五仅用半载,便使“商务”恢复元气。

  多年后,胡适回忆起这段历史,说道:“他看中了一个少年书生,就要把毕生经营的事业付托给他:后来又听信这个少年人的几句话,就把这件重要的事业付托给了一个他平素不相识的人。这是老成人为一件大业求付托人的苦心,这是大政治家谋国的风度。”

  高梦旦识才,亦爱才如命。他提升青年沈雁冰任《小说月刊》主编,后者却向他提出三条苛刻要求:一是现存稿子都不能用;二是全部改用五号字;三是馆方应当让其全权办事,不能干涉编辑方针。高梦旦全部应允。

  在他患重病前,他用自己多年的薪水设立了“高梦旦奖学金”,1935年,国学大师钱穆的侄子钱伟长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第一个获得了高梦旦奖学金,后来出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成为著名科学家。

  高梦旦去世后,其墓志铭由胡适撰写。胡适对他敬重不已,在《高梦旦先生小传》里,胡适写道:“他爱国家社会,所以他爱护人才真如同性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