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四十三
“闽都赤子”林瑞武:三十载春秋埋首耕耘剧坛 诗意重现先贤绝代风华
2012年9月,林瑞武在曹禺剧本奖颁奖典礼上的留影。
自幼爱好文学,兵团岁月种下编剧梦想的种子
林瑞武的文学爱好始于小学。“我是在华林小学念书的,当时似乎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很喜欢看书。”林瑞武的班主任有个大书橱,课余时间,他因学习好,爱看书,而受老师的特别关爱,额外可从中借阅些小说、纪实文学和科普读物,而作文总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常被当成范文朗读给同学们听,还张贴在学习园地里。
但是,真正给他以文学启蒙的却是文学被禁锢的动乱年代。说来也蹊跷,他因一个偶然的机缘住宿在原福州三中被封闭的校图书馆中,出于好奇心和对文学的热爱,他偷偷掀开藏书柜的封条,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创业史》《三家巷》《苦斗》《红日》《牛虻》《红与黑》等一批中外文学名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他被招入福建生产建设兵团,远赴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的农场,平时执行武装看押任务,农忙时也得下田干农活,后当了文书,写点宣传报道。很快,他的文学功底被领导所赏识,安排他为团文艺宣传队写些小剧本、小唱词。1972年8月,一纸调令下来,他被调往第三师的邵武贮木场,担任创作员。
这个贮木场可不一般。“那时候,这是全兵团文体人才的集中地,是三师旗下条件最好的单位。”林瑞武又惊又喜,自己能从一般的兵团劳动、工作中脱颖而出,从事文艺创作,是莫大的荣耀,令人称羡不已。
林瑞武在尹桂芳上海居所采访。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过去的兵团创作员不止是纯粹的动笔头。平时,林瑞武还要在制材车间里做工人,搬板皮,绝对的“体力活”,湿冷的冬季,厚厚的手套都磨破了。去伐木场、林场演出时,宣传队的战士们在台上演,他就在后台拉大幕、插换背景幻灯片。
此间,他创作了《车间战鼓》《竞赛红旗》等充满“革命激情”的小剧目,虽然真正排演的不多,但也给他培养了基本的舞台感觉,更在心底撒下梦想的种子:他要成为一名专业剧作家。
恢复高考后,恰逢上海戏剧学院招生,林瑞武在战友的帮助下,坐上开往上海的火车去参加考试,不料竞争异常激烈,他名落孙山。“我心里挺酸楚,对自己说,如果再有机会,一定还要去。”林瑞武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正的圆梦之旅要从1981年算起。当时,福建省艺校首届编剧大专班对外招生,还将延请福建省戏曲研究所专家和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来讲课。林瑞武寄去以前的作品,拿到准考资格。
“招考只收十多名,通过初试的有150多人进行竞争,除了考语数英基础课,还有专业考试。”林瑞武回忆,在专业考试中,考官当场拿出一幅画,要求在三个小时内完成一个小品剧本,还要求两小时内完成一首诗,最终他凭借良好的兵团创作功底突出重围。
三年的学习后,他被分配在福建省戏曲研究所,即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前身。1985年,因缺乏戏剧研究人才,所里安排他去北京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理论研究班深造。这两年,他聆听了现代戏剧理论奠基人张庚、郭汉成等名家讲授的课程,看了200多部中西剧目,接受最专业、最高等的系统学习。
回到地方后,他专攻戏剧研究、戏剧评论,发表了大批理论文章,在国内戏剧界逐渐崭露头角。特别是合著《福建地方戏剧》一书,填补了福建地方戏系统性学术专著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