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热点关注

乌山时评|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023-05-24 11:47:01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朱逸涵 罗贤宇 蔡湄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提供人才支撑,是党破解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根本保证,也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干部队伍建设关乎政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有益启迪,新时代“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丰富了其深刻的实践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视领导干部培养教育。他们认为,优秀的无产阶级领导者需具备公仆意识、理论素养、斗争本领和政治定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应交给“社会的负责公仆”,在无产阶级政党内“担任负责的职务”需具备“写作才能或理论知识”等基础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能力培养,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基础上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要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素质培养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在选举中的作用。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执政的长期实践中提出,“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才能领导自己的国家”;在1919年2月拟就的《俄共(布)纲领草案》中,强调通过改进选举程序和条件等方式保障劳动群众的选举权利,坚持以公开性原则选拔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理论为源泉,进一步提出“四个坚持”选人用人导向,强调要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着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监督。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治理的教训时,提出要防止“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指出,人民有监督公职人员的权利,并通过成立专门监督机构,加强对苏维埃政权干部监督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干部监督的理论中汲取智慧,勇于自我革命,整顿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强调要“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强化党内党外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对百年大党干部队伍建设经验的总结与凝练

  新时代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正是从党百年奋斗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对百年大党干部队伍建设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深刻凝练。回望百年奋斗史,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历程凝结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与心血,对新时代干部培养、选拔和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干部培养方向从笼统走向精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工农干部培养,以开办讲习所、夜校、党校等方式加强干部的培养教育,并提出“德才兼备”干部标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干部培养也转向有益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工、农、商、文教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提出打造“又红又专”干部队伍观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加快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步伐,提出“干部四化”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

  干部选拔制度从一元化趋向科学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破除干部选任中偏重出身和阶级属性的“唯成分论”,提出“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干部选任体制从一元化逐步发展为“分部分级”推进,地方至中央各级干部选任都需经各级党委或其组织部门审查、提名、考核与任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干部四化”方针指引下,党选任一大批中青年干部,使后备干部梯队建设经常化、制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科学推进干部选任工作,不断完善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

  干部管理体制从探索转向规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提出“党管干部”重要思想,解决了“为谁培养干部”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对党管干部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各类干部录用、考核、奖惩、培训等制度,推进干部管理有序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下放干部管理权限、调整和改进干部管理办法、健全干部队伍反腐倡廉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等一系列重要党内法规,使干部管理体制规范化。

  为“两个大局”下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对“两个大局”下党培养何种干部、为何培养干部、如何培养干部这一根本性问题的深刻回答,也是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人类社会阶级斗争的本质,强调“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壮丽史诗。历史和现实深刻昭示,党依靠斗争得以生存、发展与壮大,也必然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养成,强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这就要求干部厚植斗争本色,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磨炼防风险能力、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增强善担当能力、在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中提升抗打压能力,将斗争精神、斗争本领融入干部重要考评体系。同时,注重年轻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培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选任原则。选贤任能既是对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赓续,也是党百年来对干部队伍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是激励干部锤炼自身素质、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风向标,突出政治标准,在平常时候、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全过程考察干部的政治能力和品格,全面提升察人识人能力;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导向,按照“人岗相适”“事业为上”原则,考察干部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综合运用好考核、调研结果,画准画实“干部画像”,做好干部招录、转任、调任等工作。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新时代党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汲取党百年来的执政理念和识人用人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绩效评价的有益做法,但仍需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完善,以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善用“智慧”考核指挥棒,坚持设置多元评价主体,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与负面清单,引入现代智慧化技术,推进干部“智治”和“技治”,将考核评价结果应用于奖优罚劣;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深刻理解“能上能下”导向的重大意义,以制度刚性推进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打气,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关爱、激励、保护干部改革创新与主动作为的积极性。

  新征程上,干部队伍建设要以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为准绳,扎实做好干部培养、选任和管理工作,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不懈奋斗。

  [作者:朱逸涵 罗贤宇 蔡湄湄;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2022年课题(22FAFUDJ011)、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DJ202000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