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抵达马尾 3日市民将一睹“巨星”风采
相关新闻:
“蛟龙号”明天撩开面纱 我市将组织800名市民到马尾参观
向阳红09科考船载“蛟龙”号抵达福州
福州新闻网7月2日讯 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及其母船“向阳红09号”昨天下午抵榕,停靠在马尾亭江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码头,并将于明天在我市举办开放日活动。
开放日活动由国家海洋局、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大洋协会主办,旨在向福州市民普及深海知识,提高市民海洋意识。届时,我市将组织800名市民(不面向全体市民)近距离欣赏“蛟龙号”及其母船的风采,观赏“蛟龙号”在深海中拍摄的珍贵影像,并同“向阳红09号”的船员以及“蛟龙号”的技术设备保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
昨天18:40,记者赶到位于104国道马尾亭江段的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码头,看见以白色为基调的巨型科考船“向阳红09号”停泊在码头,船两侧各吊着两艘橙黄色的救生艇。在“向阳红09号”船尾后甲板橙黄色的轨道车上,停放着像水泥搅拌机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据“向阳红09号”船长、海试现场副总指挥陈存本介绍,他们是昨天下午2:50靠岸的。此次他们是从青岛出发,经江阴,到中国南海进行超短基线试验(即‘向阳红09号’对潜水器进行定位的试验,可对‘蛟龙号’进行定位和实时跟踪),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后来到福州,4日他们将离开福州,前往太平洋进行第二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科考任务。
据悉,“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依次完成了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海试,并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7062米的最大下潜深度。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极限深潜技术的国家。
“蛟龙号”载人舱内径为2.1米,只能搭载3个人,即潜航员、技术设备保障人员、科考人员各1人,他们在水下的工作时间可达12小时至13小时。
“蛟龙号”靠配重自动下潜,下潜过程中潜水器与母船的水平距离不能超过一定范围,否则潜水器会失踪。陈存本形容母船与潜水器的关系“就像母婴关系”。
当潜水器下潜时,指挥部人员进入指挥部工作,母船上的声学控制室就将潜水器视频和图片通过声学通讯传到母船上,指挥部人员还可看到潜水器在水下工作的参数。
据了解,“蛟龙号”具有标志性的四大技术特点:具有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意味着它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为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可靠保障;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配备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能够在特殊条件下完成复杂任务。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杨勇/摄)
相关新闻:
延伸阅读:
- “蛟龙”号厦门休假 国资委首玩直播带网友探秘(2016-06-02 08:53:08)
- 蛟龙号圆满完成第一航段科考任务抵达厦门(2016-05-30 08:09:46)
- “蛟龙”号结束雅浦海沟科学应用下潜(2016-05-23 08:41:21)
- “蛟龙”号结束雅浦海沟科学应用下潜(2016-05-23 08:09:35)
- “蛟龙”号在雅浦海沟深渊区大深度下潜(2016-05-21 09:24:14)
- “蛟龙”号结束维嘉海山区下潜作业(2016-05-10 08:26:57)
- 蛟龙号装备科普基地落户福州 规划建设6大功能区(2015-09-18 07:11:27)
- “蛟龙号”装备·科普基地揭授牌仪式在福州举行(2015-09-17 19:31:48)
- “蛟龙”号大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拟落户福清(2014-08-17 08:59:47)
- 蛟龙号本航次任务多看点多 小机器人龙珠首下海(2014-07-05 07:28:16)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