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红庙岭是如何运转的?烟气处理高于欧盟标准
一流工艺
高于欧盟标准
从全局来看,2年多来,18个重点建设项目的抱团推进,构建起完整的固废处理体系。这背后,离不开全国龙头企业和它们带来的一流工艺支撑。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超前谋划和‘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标准,园区引来一批行业‘领头羊’参与建设。”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主任郑炎斌细数,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是来自北京的全国性专业化环保公司,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固废行业起步最早的上市企业之一,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全链条处理危废的企业……
这些品牌央企和地方大型国企齐聚红庙岭、各显神通,新项目向“未来标准”靠近,为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作为园区“代表作”的生活垃圾焚烧协同处置项目,在招标时就开出烟气处理“高于欧盟标准”的条件。
“项目的烟气处理工艺组合完善,特别是增设了国内外先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工艺,让氮氧化物排放不超过75毫克/立方米,远低于欧盟标准(200毫克/立方米)。”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本土企业在这轮“升级”中也不甘示弱。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新建了10万立方米调节池,让红庙岭垃圾渗沥液处理厂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渗沥液调节池。
为什么要建全国最大?并不是简单地追求规模,而是因地制宜的高标准谋划。“福州台风天多、雨量大,这样的规模就能保证在异常天气下,满足整个园区渗沥液全收集的需求。”项目运营负责人徐国丹说。
数字赋能
高标准保护绿水青山
垃圾种类的增多、处理技术的复杂,对监管提出更加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的要求。
在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的中控室里,工作人员注视着面前的屏幕,上面显示着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影像、数据。而偌大的厂房里分布着8大处理系统,却只有5人在现场巡检。
“中控室可以24小时分析和判断实际生产情况,并按照工艺要求及时调整有关生产运行参数,确保生产安全、高效。”该项目公司副总经理李奇介绍。
这样的场景,在红庙岭各类垃圾处理厂都能看见。而我市正在谋划的,是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打造数字红庙岭精细化管理和第三方监管服务平台。
“以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园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的管理和监管,这是目前和未来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杨立宏告诉记者,项目正在可研编制评审阶段。
建成后,职能部门可以实时掌握各垃圾处理设施各环节数据,确保整个收运处置过程透明化,还可以依托平台搭建环保宣传教育体系,向市民直观展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全过程。
“在规范运营和安全生产中,确保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真正把绿水青山留给老百姓!”杨立宏说,这就是数字红庙岭的最终目标。

- 红庙岭“终极处理”工程11月底投产(2020-05-10 09:28:15)
- 福州这个村创新垃圾分类工作见实效 达标率95%以上(2020-05-09 16:12:45)
- 马尾:多项创新举措在全市推广 “新时尚”渐成好习惯(2020-05-09 07:59:16)
- 福清:垃圾不落地 乡村颜值增(2020-05-09 07:53:55)
- 闽侯:垃圾分类带来满满幸福感(2020-05-09 07:51:02)
- 仓山年内拟建成30座垃圾分类精品屋(2020-05-09 00:07:46)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福网推荐
-
为爱定制
卡拉,福州第一只导盲犬。它是怎么来到福州,和主人又有些怎样感人的故事?
-
分类有道
日复一日,寒来暑往,他们跟最脏最臭的垃圾打交道,还时常要遭受委屈……
-
百岁老人的“新城梦”
重阳节这一天,陈老来到滨海新城,重走自己当年奋斗的地方,对滨海新城的变化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