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三四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授予林可济的荣誉证书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研究了一辈子哲学,林可济更加理解普通人对哲学的“不理解”,也更懂得不同学科的不同意义。林可济认为,在单纯的知识和具体的技术层面,哲学看似“一无所用”。但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统一,哲学是智慧之学、境界之学,对于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具有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大用,是明智之学、哲理之学”。在回答“哲学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时,林可济认为,哲学不仅局限于研究自然和社会等领域的规律,也不只是方法论,而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好的哲学应当起着指导实践的功能和担负着提高人生境界的重任。
在教学中,林可济还特别注意结合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界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从哲学的视角探究当代重大问题,认识自我。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比如,近年来“人工智能”概念持续火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让林可济陷入深思。他撰写的论文通过“机器的自动性不等于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人工智能局部上能够超过人脑,在整体上远远不及”“人工智能有‘智商’没有‘情商’”等几个方面分析,提倡人机互促,实现人机融合,并指明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在于——人类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最大赢家,揭示了人工智能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是由于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深刻的当代关怀,林可济的哲学课特别受欢迎。“讲课的时候,要联系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阐发。”林可济说,“人是通过广义上的学习才成为人的。哲学课教师要解决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自己先要提高理论素养,了解实际问题所在,之后才能感同身受、释疑解惑。”
林可济寄语年轻人
伟大来自于平凡。他时常勉励后辈,要珍惜青春韶华,不能陷入物质丰富、精神贫瘠的境地,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习并践行哲学这门“提升人生境界的智慧之学”,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国家作出新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各方评说】
黄枬森(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非句句是真理,但它所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是不可能被推翻的。如果能把它置于当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加以丰富和发展,并正确的运用它的基本观点来指导自然科学的研究,我国的自然科学将步入空前的繁荣兴旺的状态。我相信,在这个事业中,林可济同志的著作(指《〈自然辩证法〉研究》)将发挥出它的积极的作用。
张世英(著名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他所在的高校是师范大学,没有专门设置哲学系,从事哲学研究的客观条件不如综合大学的哲学系。但他却凭借着他所拥有的平台,用相当多的时间研究哲学学科中的一个专门领域——科学技术哲学(即:自然辩证法),并兼及中西哲学史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这就使他的研究具有史论结合、文理交融的特色,而不拘泥于某一个狭窄的方面。他退而不休,愈老学问愈大。这对于一位迈入耄耋之年的人来说,十分难能可贵。
张自永(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林可济教授与学生之间有着非常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如2008年出版的《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一书,便邀请了当时选修课程的博士研究生黄雯撰写部分章节,并将黄雯作为第二作者联合署名出版。还有一个细节令我们印象深刻。他内部印刷了2015年~2017年间的论文或讲课提纲等结集而成的《中西哲学散论》一书,作为博士研究生选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参考资料。当受邀为我们签名时,他都认真询问姓名和专业,凡用“学友”称谓,并以“指教”而题,还为我写下了“学而不倦,精益求精。与自永学友共勉之”的寄语。我等后辈实诚惶诚恐,又纷纷为其作为长者学人的谦虚态度所折服。
【代表作品】
林可济部分代表作
60多年来,林可济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独著12部,合著4部,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17部。主要学术著作有:《科技与文明》《信息社会理论辨析》《〈自然辩证法〉研究》《“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哲学比较的重要视角》《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走近六位当代哲苑名家》《哲学:智慧与境界》《皓首沉思录——林可济哲学论文自选集(2003-2014)》《中西哲学散论(2015-20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