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三四
林可济:融汇中西游哲海 治学育人乐此生
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囯委员会赠抗美援朝纪念章
在朝期间,林可济得了伤寒病,战地医院缺乏医疗条件,被部队辗转运送回国。出院后,组织上没有把他分配回原来的部队,而是就近分配到东北军区油料部(在沈阳),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54年夏天。
1951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品(手绢)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林可济说:“从世界全局的宏观视角来看,这场战争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足之战,也是中华民族重归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他表示,中国人民今天能够这样硬气地站立着,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群体的大无畏精神激励与感染着奋战在各个战线上的人们。
从自我成长的视角而言,林可济认为,四年多的军旅生涯,对于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毅顽强的意志,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课,让他终生受益。
北大求学 追随哲苑名家
说起走上哲学研究道路,林可济谈兴勃发:“我为什么要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呢?这同我在入学前的经历直接相关。”原来,林可济初中就读于当时的福州市立初级中学(现在的福州三中),对文科较有兴趣;高中时,物理、数学也读得不错。高中没毕业,他就参军了。
上世纪50年代,在那个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时代,当国家号召地方和部队的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报考大学时,部队领导问他“想不想去上大学”时,林可济走到人生的转折点。但参军四年,学业基本荒废,报考什么专业才合适,林可济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有的老同志给他出谋划策,“哲学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说文理兼备,建议你报哲学系”。那是林可济第一次听到哲学这个词,还谈不上有什么认识。
报考的时候,林可济吓了一跳:“经过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当时只有北京大学设置了哲学系,其余高校是在1956年以后才陆续恢复。”凭借扎实的高中学习基础,经过短时间的突击补习,林可济顺利地以第一志愿被录取,从此与哲学结下不解之缘。
1958年,林可济北大毕业
北大哲学系始建于1912年,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最早称为“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才更名为哲学系。著名学者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胡适、熊十力、梁漱溟、张申府等先后在这里执教。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过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院系调整后,部分高校哲学系主要骨干教师汇入北大哲学系,各路大师云集于此,盛极一时。”林可济说,1954年他入学时,一大批知名学者,比如汤用彤、郑昕、贺麟、朱光潜、洪谦、王宪钧、周辅成、江天骥等,都给学生讲过课或开过讲座。“在校的4年时间虽然短暂,所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但是,北京大学的革命传统,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悠久历史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先贤们的远见卓识与人格的魅力,却是永恒的。”
比如,中国当代哲学领域中的文化巨人冯友兰就给林可济带来不少教益。在林可济的印象中,冯友兰平时虽然有些口吃,又有较浓的河南腔,但他在课堂上或演讲中,却是从容不迫。他的讲课一如他的文章,内容丰富,说理透彻,逻辑严谨。他能用极清晰的语言,表述出他的某种哲学思想,并不乏幽默感。“人们有这样的说法:你可以不同意冯先生的某些观点,但绝不会不明白他的观点。”
1990年,林可济去北京出差,曾经专门到北大燕南园冯友兰的寓所“三松堂”拜访。此行,林可济深感震撼:冯友兰年老多病,目近失明,耳近失聪,却以超乎常人的坚强毅力,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160余万字巨著的创作。林可济感叹道,与其说“三松堂”是肃穆宁静的书斋,不如说它是“不闻金鼓声的战场”——因为在这里有一位沙场老将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为抢救祖国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而进行着一场殊死的持久的战斗。
冯友兰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应该尽其力之所及做一点事。我所能做的事,就是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林可济认为,这不仅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哲学家发出的心声,也始终鼓舞和激励着他,使他追随着前辈的足迹,在研究学问的漫漫征途中,奋力进取,开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