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二四

“学者型画家”李豫闽:在艺术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人才培养瞄准国际视野

发布时间:2019-01-23 12:46:38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黄慧玲

“学者型画家”李豫闽:在艺术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人才培养瞄准国际视野

  个人照

  沐浴师恩

  李豫闽的父亲是一位南下干部,母亲在闽南两所教会学校均受过良好教育,因此在个人学业上,李豫闽始终保持一份自觉,对绘画的热爱,也是从小就打下了基础。一路走来,李豫闽坦言,自身的成长,离不开恩师的教诲。

  小学时,李豫闽遇到一位马姓美术老师,不仅会画油画,还会拉小提琴,显得特别洋气,令人崇拜不已。在马老师的点拨下,李豫闽开始在班上出黑板报,画插图,还经常去马老师家玩耍,看到满屋子摆放的各种造型的石膏像,更加萌生了走艺术道路的念头。

“学者型画家”李豫闽:在艺术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人才培养瞄准国际视野

  《静物素描·多角度同步训练》

  1978年,李豫闽高中毕业,恰逢高考恢复,他兴冲冲地报考了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没想到却名落孙山。“后来,我了解到,我的成绩很好,可是在同批考取的学生中,还有年龄达到28岁的老生,而我才17岁,学校招生组认为我还有的是机会,就先录取了他们。”冲着谢投八、谢意佳、高一呼、林以友、薛行彪等一批名师,第二年,李豫闽毫不犹豫地继续报考福建师范大学,总算圆梦。

  高一呼是当年福建画界极富名望的教授,在新生入学那天,一眼看中聪慧、厚道的李豫闽,让他到家里来,给他“吃小灶”,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两人情同父子。“入学时,我没有任何油画基础,是高一呼老师将我领进油画艺术殿堂,我也死心塌地跟着他学。”

  李豫闽还记得,有一回上高老师家,师母玉萍老师煮了四粒鱼丸,分给他和同学各两粒。同样是汤里漂着葱花,搁着少许虾油和酸醋,但咬下去,那劲道和味道着实不一般。时至今日,他遍尝各地鱼丸,都比不上高老师家的那一碗。“我常常跟师母提起,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鱼丸,就是在她家里吃的。”

  在教学实践中,李豫闽从高一呼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油画的技法,更是坚持写生、示范教学并重的教育方法,这也成为几代师大美术学生遵循的法则。毕业后,因高一呼教授的极力举荐,李豫闽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

“学者型画家”李豫闽:在艺术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人才培养瞄准国际视野

  《坊间夕阳》 100X80cm,2017年

  1992年,为了充实自我,李豫闽来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师承袁宝林教授学习美术理论。如果说,高一呼是大学期间的引路人,那么袁宝林教授则是他钻研美术史的最初导师。在北京进修的中后期,李豫闽思考得最多的问题是——“我下半辈子要做什么?”

  当时,袁宝林教授很赏识李豫闽,希望留他继续攻读硕士,但李豫闽心里想的是,北京少不了一个硕士生,而母校的学科教育需要自己。就这样,李豫闽婉拒了恩师的提携,毅然回到福建。

“学者型画家”李豫闽:在艺术中感受历史的温度,人才培养瞄准国际视野

  《海边》 50x60cm 2005年

  到了2005年,已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李豫闽开始攻读博士,主修中国文化和闽台关系。导师汪毅夫开门见山地指出,“记住,你现在的身份是学生,要排除一切干扰,做好学问。”言下之意,要放下博导的架子,认真求学。汪毅夫教授严谨的治学思想和理念,给了李豫闽极其深刻的影响。学科的交叉渗透、各种知识的涵养,使李豫闽的思维角度不断扩大,超出了一般的美术思维,为他日后从事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