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茶学家张天福:我是饮茶长寿活标本(图)
张天福,名字含洪福齐天之意,人生乃不老传奇。108岁老人并不多见,中国当今“茶学寿星”非他莫属。
其一生,自韶龄始,研究茶、种植茶、制作茶、传播茶,茶事不衰,生命不止,孜孜矻矻88年有余,世所罕见。
中国现代第一位茶学家,武术家万籁声的高徒
福州福地,人杰荟萃;海滨邹鲁,名不虚传。
这座东南沿海的2200年古城,街巷深深,石板路窄,茉莉花香,古榕树高。上世纪20年代,张天福在一所教会学校——格致中学读书的同窗中,既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后代,远近邻里之中,还有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等一大批近现代史中的文化名人。
张天福,“以生许茶事茶”,好读林则徐的“茶诗”:“熏人炎暑类蒸鹅,披拂金风乍觉和。啜茗诵君新迭句,桂香侵案竹横波(见《仲山复迭前韵》)”。而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也心系故乡,曾上书为茶农争利:“如将售卖出洋之茶叶、大黄、湖丝等物,倍薪其价,凡闽、浙、苏、皖、川、楚等处客商,似皆无不乐从。”林还为福州贡院撰写楹联:“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说到闽地茶文化史上的大人物,绝不能漏掉出生于仙游的宋代书法家蔡襄(1012年~1067年)。他于皇祐四年以精妙小楷书呈仁宗皇帝的《茶录》,为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之后的又一茶学力作。他对陆羽只字未提闽茶而不满,为其“拾遗”;也对同代人丁谓所撰《茶图》惟论茶叶采制不讲烹制而遗憾,为之“补缺”。直至自蔡公著书立说,世人始知天下有闽茶,所谓“建安茶品家天下”。其品茗美学,影响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尽管“茶圣”陆羽没有直接夸赞闽茶,但他“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的“茶地说”,还是间接恭维了闽茶,毕竟福建多山亦多山石。
武夷山高耸长天白雾拂鬓;
岷江水横流大地红露湿衣。
福建茶乡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凸显的,是一种恒久的爱国情怀。
青年张天福曾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名句)”于案头;也于抗日战争年代写下自己的励志豪言:“立己立人,强国强种”。晚年,他的茶文化观念和思想则拓展到整个寰宇: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真理;
传遍五洲永不衰的是茗饮”。
在鼓山脚下闽江边,学生时代的张天福,受惠于福州协和大学(美国教会在中国筹建13所大学之一)的“学分制”,而他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在此练就。1931年,他携带大学一年级基础课学分(报考其他教会大学的准入线),投考南京金陵大学农学专业学科,名列前茅。是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天福参加了在校大学生们的请愿活动。他们前往南京中央政府所在地,抬着棺材、举着“祈战死”的旗帜游行。他还带领金陵大学国术社的学生,在学校大礼堂表演武术,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募捐。当时,他的一幅身着武术服的照片,于70年后刊登在《中国福州百年·福州旧影》(2000年)一书中。他虽然喜好拳脚,酷爱舞刀弄棒,拜了中央军政大学武术教官、自然门内功大师万籁声为师,然而,他的青春志向则是“农业救国”、“茶业兴邦”。
1932年,他收到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的亲笔信,邀请他回到故乡筹办“农学院”,并委任他为院属农业试验场场长,开垦茶园。由此,他从事茶学教学、研究,茶叶栽培、种植,茶叶机械加工、制作等一系列“茶业”工作,终成业内大家。
- 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走了 社会各界自发送别张天福(2017-06-07 09:33:41)
- 张天福遗体在福州殡仪馆火化 社会各界送别茶界泰斗(2017-06-07 07:43:58)
- 世纪茶人茶界泰斗张天福与世长辞 享年108岁(2017-06-05 11:35:25)
- 世纪茶人茶界泰斗张天福与世长辞 享年108岁(2017-06-05 11:31:11)
- 茶界泰斗张天福今天上午在福州去世 享年108岁(2017-06-04 14:41:38)
- 巨星陨落!茶界泰斗张天福今早福州去世 享年108岁(2017-06-04 14:23:14)
- 百岁老人捐赠242册茶学书本 市民可以从省图借阅(2014-07-09 11:32:37)
- 百岁老人捐赠242册茶学书本 市民可以从省图借阅(2014-07-09 11:32:37)
- 茶界泰斗张天福迎104岁寿诞 200多亲朋好友共庆(2013-09-23 07:32:07)
- 张天福:“为福州添福”的茶圣(2008-09-17 21:59:4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