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三十

“福建方志百科全书”卢美松:难忘文史初心 敬恭桑梓深情

发布时间:2017-03-14 13:13:09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陈洪亮 王礼林

“福建方志百科全书”卢美松:难忘文史初心 敬恭桑梓深情

卢美松

  不忘文史初心 爱“钻故纸堆”

  1963年夏,卢美松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这还多亏母校福高为他补助了三十元路费。到校后,他的文史兴趣迅速得到激发,最高学府的教育,激发他更高的读书目标。

  卢美松当初选择中国史专业,源于一件趣事。彼时北大历史系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专业,他和高中同班同学欧潭生(省文史馆馆员)同时考入北大历史系,选择专业时,欧潭生怂恿他一起上考古专业,说“学考古有机会游山玩水。”卢美松笑笑说:“我不想去挖墓,也怕见棺材。我还是喜欢钻故纸堆,看我的古书。”

  忆及北大经历,卢美松感叹:“上天对自己颇为眷顾,当时无论在中文、历史系,都聚集着全国最优秀的学者。”副校长、历史系老主任翦伯赞教授,在新生入学教育时为他们打开蒙昧的心扉,坚定专业的信念。“这位名重史学界的长者,谆谆教导新生,要热爱史学专业,树立专业理想,刻苦读书,报效祖国。长者旁征博引,举例说明读史的用处,饱含拳拳之心。”

  他回忆张传玺讲师讲授汉史的情形:用浓重的山东口音朗读《汉书·食货志》的精彩段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纯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并且屈指申教:史书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形容汉代商品经济发达,经商者众。老师的释说鲜明生动,至今难以忘怀。令人难忘的还有唐史副教授汪籛神采飞扬地讲述隋唐文化,边说边写,自称能背万首唐诗;周怡天老师手持卡片,笑声朗朗地讲述古埃及法老历史;福州老乡邵循正教授沉稳而又耐心地娓娓讲述忠王李秀成的事迹;中文系助教蒋绍愚以标准的浙江口音解读《诗经》“风雨凄凄,鸡鸣喈喈”之句。当时职称不高的教师,后来都成为大家名师。

  研究地方志当时或许还不是卢美松的旨趣。他因仰慕北大图书馆的丰富典藏,满怀好奇心去借阅在家乡早已听说却无缘谋面的《闽都别记》,不料,管理员送来的竟是《闽都记》,粗略翻阅后才知是地方志书。“当时感到索然无味,何曾想到,这正是三十年后我开始从事的正业。”卢美松笑道,“这趟借书也许是冥冥之中对我的一个暗示吧。”

  北大毕业后,卢美松留在北京,但并未从事与文史研究有关的工作。他先后在山西洪洞县、朔县和北京市大兴县等地劳动锻炼和工作。由于气候水土不服,1976年从北京调回福建,在福建省财政厅工作。那时他住的单位宿舍就在冶山欧冶池边。这触动了他的心思:“历史再一次提醒我,应该为福州、为福建的历史文化做些什么,才不辜负自己当年的志愿和所学专业。”

  他回顾这一段基层和机关工作经历时说,“有过那个时代迷惘与失落,更有工作错位的命运安排,但依旧靠读书改变了命运,书籍成为超度沉沦的慈航。”

  在后来的追忆中,他称此生的运命、作为应当归功于读书之力,“书籍成为步入人生坦途的舟车舆马。”他庆幸地说,“读书获得成功的快感与弱冠之年的自信同在。”

  他曾在自序中写下对人生宏愿的理解:“古人‘三立——立德、立功、立言,都不可以离开读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人生的高峰,在其攀登之旅中都包含着读书与践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