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帮助美国老人圆梦鼓岭的暖心故事,成就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30多年过去了,“鼓岭之友”和两国各界友好人士深入挖掘鼓岭历史,积极传播鼓岭文化,为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而不懈努力。
2023年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习近平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福州新闻网 掌上福州APP 专题报道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帮助美国老人圆梦鼓岭的暖心故事,成就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30多年过去了,“鼓岭之友”和两国各界友好人士深入挖掘鼓岭历史,积极传播鼓岭文化,为加深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而不懈努力。
2023年6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习近平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根基在于两国人民。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捐赠者:穆言灵(穆蔼仁家族后人)
捐赠物品:蒂凡尼青花瓷碗等共计三大箱藏品
捐赠者:毕乐华、凯茜(柯志仁家族后人)
捐赠物品:石制中式家居摆件、中国扇子、喜字烛插、山水小像等
捐赠者:蒲光珠(蒲天寿后人)
捐赠物品:鼓岭租住房产的地契原件、家族编撰的小说
捐赠者:李·加德纳(加德纳侄孙),程高登、索尼娅夫妇(程吕底亚家族后人)
捐赠物品:加德纳家族年谱及历次到访鼓岭的相关图文资料,程吕底亚家族史
捐赠者:林轶南(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鼓岭文化研究学者)
捐赠物品:瓷餐盘、幻灯机、玻璃幻灯原片等
上世纪初,美国人加德纳随父母来到中国,在鼓岭度过了10年快乐的童年时光。1911年,加德纳全家迁回美国。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回到儿时的中国故园,临终前,他仍不断念叨着“Kuling,Kuling”。加德纳夫人不知丈夫所说的“Kuling”在什么地方。后来,在一位中国留美学生的帮助下,加德纳夫人终于弄清丈夫所眷念的故园是中国福州的鼓岭。
1992年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从报纸上读到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立即通过有关部门与加德纳夫人取得联系,邀请她访问鼓岭。当年8月如期成行,完成了加德纳一生的心愿。
穆言灵的公公穆蔼仁曾任美国飞虎队中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来到中国,支援中国抗战,后来在福建协和大学教书。不久之后,儿子穆彼得在福州出生,他们还在鼓岭买了一套房子。后来,穆霭仁携妻儿回美国,但是对福州念念不忘。
穆霭仁对福州的爱很深,在世的时候多次提到要把自己一部分骨灰撒入闽江。穆言灵夫妇选择在穆霭仁过世十周年的时候,将其一半骨灰带回福州,完成了他的遗愿。
福益华医生英文名字叫爱德华·布里斯(E.Bliss)。1892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医科毕业后决定放弃美国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去了福建闽北穷乡僻壤山区邵武,并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 叫“福益华”。
他用自己高超的医术,爱人舍己,为闽北地区成千上万农民和百姓提供多项医疗服务。1932年,迫于当时中国的形势,福益华不得不离开邵武回美国。1960年1月22日,福益华在他的家乡麻州新伯利港去世。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热爱中国人民。”
在鼓岭百年邮局旁有一口水井,井栏上刻着“外国本地公众水井”,当地人和外国人共用一口井。当时,山上的鼓岭人家不分中外,和谐共处,山上的华人社区提供食物和房屋建筑,外国人社区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医疗帮助,并担任孩子们的老师,大家彼此关系非常好。
100多年前,福州的鼓岭上生活着许多西方人士,他们办学校、开邮局、建教堂,传授医学、教育、宗教……使鼓岭成为一个“万国文化”的大观园,一张中外友好交往的名片。这些西方人士在鼓岭留下了生活的轨迹,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根植于中美人民朴素情谊的“鼓岭故事”历久弥新,不断散发动人魅力,如今已成为习近平同志领导福州对外交流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