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系列报道之八
福州日报记者组
福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策源地和实践地。习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就提出了许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和思路,为推动福州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福州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路,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试验区为抓手,大力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一、建设成效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已经成为福州一张叫得响亮的城市名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城市各处开花结果。
抬眼望去,福州的天空越来越蓝。自2013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发布以来,福州年度空气质量排名稳居前十。2017年1月~11月福州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良好,在全国74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八。
环看四周,福州的环境越来越绿。截至目前,福州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07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范围内对居住区的覆盖率达91.9%,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87%。
截至2017年10月,福州市森林覆盖率达56%,位居省会城市第二位。
再看身边,福州的河水越来越清。大规模的水系治理全市全面铺开,2017年1~ 11月,全市74个省控小流域I~III类水质比例为78.4%,较2016年上升16.2个百分点;3个断面为劣V类水质,较2016年减少7个,均达到省对福州市年度工作要求。
在筑牢生态本底的同时,这股绿色理念也深植福州的经济发展步伐之中。在城区,近年来共有200多家工业企业实施了异地搬迁和腾笼换鸟,中心城区再无重工业企业。在山区,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飞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老百姓,是“绿色福利”的最大受益者。
绿色休闲生活触手可及。近年来,福州相继建成金鸡山观景栈道、金牛山观景栈道等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200多公里、城市公园绿地100多处。在城区,步行500米就有绿地、公园、广场。
水系治理扎实推进。2017年,福州全市102条内河形成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包,通过下猛药治“沉疴”,黑臭水体逐渐恢复了生机。
绿色出行蔚然成风。福州在全省率先进入地铁时代,清洁能源公交车、地铁、公共自行车等多种绿色出行方式互为补充,为福州人织出一张便捷的绿色交通网。
美丽乡村迎来“绿色升级”。2012年~2017年,福州市已完成562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晋安区寿山乡前洋村和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跻身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环境整治示范村。
二、经验做法
在推动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福州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总结起来就是“传承、创新、转化、培育、协调、督查”的12字诀。
(一)接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绿化福州”工作。1990年、1991年两年间,福州接连召开多场植树造林绿化会议,要求全市坚持“见缝插绿”和“成片种绿”相结合,确立了“抓重点、保基础、上水平、一体化”的绿化福州工作指导思想。全市人民持续开展“绿化福州”大会战、攻坚战,不断增加绿量、提升绿质,持续推动城市绿化升级,为福州积攒了厚实的绿色家底。多年来,福州森林覆盖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始终名列前茅。
福州水系发达,闽江穿城过,内河遍城内。在榕工作期间,习近平领导和推动福州内河综合治理工作。按照“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十六字治理原则,福州大力开展内河治理工作。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系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经过近几年的大规模综合整治,福州加快实施内河截污治污、清淤疏浚和内河周边环境整治、景观提升等工作,着力为老百姓打造“水清、河畅、安全、生态”的滨水环境。
在生态建设方面,福州起步早、起点高。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前瞻性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后,福州就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作出生态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来抓,坚持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从2010年位居“最宜居城市”榜首,到2012年获评中国“绿色城市”、2014年荣膺“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2016年通过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验收,再到2017年被授予“年度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奖”、免检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生态福州建设,始终阔步向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在福州已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制,2016年,福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亲自抓、负总责,市发改委(市生态办)协调推进,市直各有关部门具体抓落实,构建形成了“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格局,从组织、目标、法律、责任、投入等关键环节入手,不断完善生态创建的各项机制。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均成立了相应的生态创建领导小组,实现四级生态联创,有效推进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
2017年,我市还制定了《福州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2017年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提升福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行动计划2017年度实施方案》《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福州市农村污水、垃圾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2019年)》等政策文件,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责任。组织编制了《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福州总体规划》,以“显山露水”为主要目标,描绘了生态福州、美丽福州建设的总体蓝图。
(二)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牛鼻子”,以“机制活”守护“生态美”。
生态文明建设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福州市创新打造“五个一”,即“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个系统、一张表、一堵墙”,用机制推进生态规划建设、规范生态保护行为、落实生态保护目标,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州经验”。
1.一个平台——“多规合一”信息联动管理平台。
2016年6月,福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发展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利用底线、污染排放上限、环境质量基线”,解决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争空间”“挤容量”等格局性、底线性问题。
福州还建立了“多规合一”信息联动管理平台,标准化融合全市10余个部门的规划信息、空间信息、建设项目审批信息等,为项目提供“一站式”审批,用数字化“一张图”打通信息共享通道,实现科学联动,严守生态底线。
2.一个中心——在全省首创组建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
福州市整合市建委、水利、城管委三大涉水部门及其分管的市内河引水管理所、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市内河管理处、市城区水库管理处、闽江下游管理处沿江闸站的资源,组建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对城区160多个湖、库、闸、站、河等水系各要素进行统一指挥调度,组合完善防洪、排涝、调水、除黑臭功能,完成城区内河水系治理和内涝防治从单一模式向综合系统治理的转型。
3.一个系统——闽清县在全省率先启动防汛防灾信息化系统建设,让汛险灾情上得来、预警指令下得去。
地形复杂的山区突遇暴雨,如何能第一时间掌握灾情、精准决策?闽清县投入1000万元,建设防汛防灾信息化系统,通过全覆盖的自动雨量水位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确保县防汛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直观了解重要防汛区域的雨情水情;电子化运用防汛指挥图,在全市率先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延伸至乡镇,做到灾情明晰、决策科学、指挥精准。
4.一张表——试点探索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摸清生态“家底”。
2016年,福州在长乐率先开展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对土地、林木、水以及海洋等4种主要自然资源的实物量造册登记,相关部门信息实时共享,生态“家底”一目了然。自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变化,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信息支撑、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为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提供基础和依据,督促部门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5.一堵墙——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筑牢生态“防火墙”。
福州市于2014年开始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通过借力大数据、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等方式,因地制宜划定县(市)区审计重点领域,审计当地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的数量、质量变化情况,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行终身问责。不仅有利于事前预警,更确认了事后追责制度。
(三)推动生态资源资产从“数量”向“价值量”转化,既守护“绿水青山”,又赢得“金山银山”。
福州市着力构建生态资源资产可衡量、可交易、可配置的市场化体制,让经济中所有绿色和污染要素,能够基于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奖惩机制,加以衡量和交易,使得“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为福州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1.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实现林农“不砍树也能致富”。
2014年初,永泰县提出了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进行赎买的构想,成立永泰县国有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永泰县林业交易中心,搭建集“评估、担保、监管、处置、收储”于一体的林业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符合赎买条件的林农可向交易中心提出出让申请,实现“不砍树也致富”。既有效防止公有资产的流失,又促进小户、散户林权向经营大户流转。
2.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妙用“权”的杠杆,强化环境资源有价的生态文明理念。
2017年1月1日起,福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施对象从8个行业试点扩大为所有工业排污单位,全面告别无偿排污时代。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后,企业纷纷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从“要我减排”向“我要减排”的转变。
福州还积极推动重点排放企业参与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用能权交易方面,福州正配合省经信委制定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做好3家火电企业和7家水泥生产企业历史能源消费情况第三方核查等工作。
3.加紧设立全省首只绿色生态基金,以构建绿色投融资平台为切入点,发展绿色金融体系。
2017年2月,福州出台《福州市绿色投融资平台工作方案》,提出围绕加快建设各类生态权属交易体系和收储机制,通过成立生态发展合作子基金,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集聚。
2017年11月13日,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绿色金融(福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该公司正在加紧设立全省首只绿色生态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助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发挥基金群的资金“蓄水池”作用,以PPP模式、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绿色债等方式,参与并聚合各路资本助力福州滨海新城及其他政府主导的绿色项目。
(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激活市场活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公共治理体系。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福州意识到,许多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市场机制运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为此,福州市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通过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多元化生态环境公共治理体系。
1.PPP模式开展黑臭水体治理。
福州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采用PPP模式,将全市102条内河(含42条黑臭水体)整合形成7个水系治理PPP项目包,基本实现治理工作全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15年(建设期2年~3年,运营期12年~13年),实现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政府坚持效果导向,严格按效考核、按效付费。PPP方案和模式得到住建部高度肯定。
2.全面推广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
为实现对农村污水处理的科学管控,永泰、晋安等县区率先启动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将相关业务打包交给有运营资质的专业公司运营,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专业优势,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目前,福州10个县(市)区均已启动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工作;出台《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实施方案(2017~2019年)》《福州市农村污水处理PPP工程包项目实施方案》等,全力推进第三方治理在农村“扎根”。
3.“企业+社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
罗源创新机制,统筹规划住建、水利、农业、环保、发改等职能部门分块管理的事项,制定“秀美山川行动计划”,成立秀美山川家园事务服务中心。中心采用“社团+企业”模式提供公共服务,来完成辖区内未委托第三方运营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垃圾转运系统建设等。
(五)生态建设更精准,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普惠共享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福利”。
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在实践中,福州市始终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转型发展步伐加快,重点领域整治持续发力,宜居城市轮廓逐步显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质量提高的“双赢”。
1.加快产业转型步伐,鼓励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低碳高效的绿色产业体系。
福州坚持产业发展中的绿色“底色”,持续优化中心城区功能规划,清退中心城区重工业企业,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低碳绿色产业。工业园区按照“沿江向海”发展思路,加快向闽江口南北两翼聚集。
扩大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范围,以节能、降耗、减污等硬性指标规范企业生产行为。
2.齐心协力守护“好空气”,一以贯之厚植“福州绿”,筑牢生态屏障,提升宜居品质。
全面防护、完善预警、严格考核,是福州守护“好空气”的三样“利器”。福州通过加强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创新机动车尾气治理模式、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开展“清水蓝天—利剑行动”等,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控联防联治机制,抓好前端防护工作;制定实施《福州市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福州市臭氧污染应对办法(试行)》等,形成独具福州特色的预警触发机制(实时启动和分区启动);将空气质量优劣直接与县(市)区政府环保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压实责任。
同时,以“城区道路林荫化、城郊森林公园化、城市公园森林化、绿道系统网络化、森林保护刚性化”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在城区“种大苗、造绿荫”,加快绿色长廊建设、“山海双屏”建设、森林公园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湿地保护修复等。
3.山区县市牢牢抓住生态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近年来,永泰集中力量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梧桐镇春光、光荣、坂埕等自然村引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春伦集团的产业资本,流转土地1000多亩,广种茉莉花,带动600户村民脱贫增收。
(六)以督提效,以察促改,充分发挥督查考核体系“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
福州以专项督查、一线考察、成效考核等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坚实保障,放眼长效,着眼落实,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切实落实好生态保护目标。
1.将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列入市重点专项督查,充分发挥督查机制“扫描仪、推进器、智囊团”的作用。
福州将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列为市里七个重点专项督查之一,督查组每月确定1个主题,赴1个县(市)区和1个~2个市直部门,开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改革任务的落实督查工作。督查组还组织召开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相关县(市)区、部门及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剖析问题,探索解决办法。
2.创新差异化考核制度。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福州市坚持每年对县(市)区长开展环保目标责任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减排指标责任书考核,生态环保考核比重从2014年的3%上升到2016年的7.5%。根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在县(市)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基础上,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制度。
福州还在全省率先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差别化考核机制,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闽清县、重点生态功能区永泰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
3.善用一线考察“指挥棒”,推动项目提速,选贤任能提振队伍精气神。
福州市通过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成绩单“三张清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福州市200余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项目全面提速增效,占全市重点项目的三分之一。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建功立业者得到提拔任用,进一步提振士气,引导广大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不断贡献新力量。
相关新闻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系列报道之四(2018-01-04 09:57:39)
- “创新环境资源法理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研讨会召开(2017-12-29 09:48:24)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三(2017-12-28 08:25:31)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二(2017-12-27 08:23:37)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力推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系列报道之一(2017-12-26 09:32:42)
- 全面小康的福建故事:生态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10-25 09:25:50)
- 福州市四大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10-24 23:29:44)
- 如果水不干净了,我要找你们(2017-09-29 19:25:59)
- 清新福建 拥抱世界(2017-09-27 09:39:22)
- 让生态文明建设向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优越性(2017-09-26 19:32:09)
- 福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边督边改 各地在行动(2017-09-24 11:41:49)
- 永泰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7-09-22 23: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