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增进民生福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为东壁村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游客和渔村同时被唤醒。海上渔船点点,岸上人影灼灼,大海、渔村、游人……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晨景图。
东壁村位于霞浦县三沙镇,背山面海,自然条件优越。然而,就在十年前,东壁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村民们依靠海洋捕捞、滩涂养殖维持生计。
近年来,东壁村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多措并举扮靓人居环境,融入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以“乡村旅游+摄影+民宿”的发展模式,吸引来自五湖四海游客相聚于此。旅游发展也带动越来越多的渔民“洗脚上岸”,开民宿、做餐饮,大伙端起了旅游“金饭碗”。2020年,东壁村荣获“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称号。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9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万元。
“让老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努力方向。宁德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唱响强村富民“进行曲”。
回首过去的宁德,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一度被称为黄金海岸线上的“断裂带”。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宁德大力传承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锐意进取、久久为功,拔穷根,奔小康。
宁德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集各方之智啃“硬骨头”,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坚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体系,整合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2020年,宁德交出脱贫攻坚“成绩单”:
全市7.2万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实现全面脱贫;
全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5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
……
紧接着,宁德延伸拓展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接续奋斗。
“山海兼备”是宁德的资源禀赋。为此,宁德大念“山海经”,走好振兴路。近年来,宁德市在产业先行、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党建引领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发展水产、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及乡村旅游“8+1”特色产业,并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持续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2条措施”、支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5条措施”、老区基点行政村乡村振兴“7条措施”、海岛振兴“9条措施”、防止返贫精准救助方案等政策,深化山海协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不断把优质资源要素导入农村,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党建引领、能人带动等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据统计,202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8.28亿元、增长4%,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增幅位居全省第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9元、增长7.4%。
叩开群众幸福之门,增进民生福祉,离不开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围绕“一老一小”这一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宁德用心用情绘就了一份高质量、高水平的民生答卷。
在老有所养上下功夫。打造“山水宁德·颐养福地”养老服务品牌,从探索发展助洁、助浴、助医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到推进“点菜式”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施“以医助养”“养中设医”,实现全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覆盖全部养老机构,各类服务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
在幼有所保上下功夫。近五年来,累计发放资金1.35亿元,将258名孤儿和186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推进“福蕾行动计划”,筹集投入资金1705万元,覆盖3364名留守儿童和8132名困境儿童;全市集中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213元、1792元。
一项项改革实招为兜牢保障网建设夯基垒台。
低保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45%确定,足额发放救助资金,低保覆盖率持续多年位列全省前列。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方式,组织基层工作力量入户走访困难群众。对突发性、紧迫性等意外事件造成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
努力让群众“看上病、看好病”,医疗“服务网”愈发完善——
2024年,以深化医改为抓手,宁德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质增效。
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
实施补短板项目46个,完成投资7.3亿元,建成床位658张;
引进卫生人才218人,招收医学定向生69名,成立名医“师带徒”工作室10家;
上海一院宁德医院开展临床新技术92项,其中36项填补闽东空白,武汉协和医院精准帮扶闽东医院走过十周年历程。
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25家公立医院纳入检查检验互联互通平台,6家医院13个病区设立“无陪护”病区;
古田“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在全省推广;
全市出院患者满意度得分从93.08分提升至93.27分;
无偿献血采集人次同比增长21.1%,增幅全省第一。
教育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步履不停,大力推进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书香校园浸润新时代少年儿童、明厨亮灶做出丰盛的营养餐、校家社凝聚合力护航学生成长……优质教育的模样逐渐清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不断拓宽着人民群众的有学上、上好学之路。
百姓富,富在物质,也富在精神。
近些年,宁德还大力实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大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特色文化传承弘扬、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群众幸福“加码”。
十年跨越,山海焕新颜。大雪节气,闽东大地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山区“丰景”一望无垠,城市风光旖旎动人,一幅幅景美、业兴、民富、人和的发展画卷渐次铺展。
- 家在鼓楼 乐在“幸福里”(2024-11-11 10:08:14)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福州样板”(2024-11-08 08:48:24)
- 涉及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福建提前下达一批2025年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024-11-07 09:25:48)
- 图解|8个方面42条措施!福州市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2024-11-05 12:44:21)
- 长者食堂用餐量近250万人次!鼓楼通报民政、社区治理等发展情况(2024-11-04 18:50:32)
- 习近平总书记来岚考察十周年丨建设宜居幸福城(2024-11-01 10:24:56)
- 鼓楼区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开始征集 为群众办实事等你提建议(2024-10-30 08:42:53)
- 台江:让“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2024-09-25 08:53:39)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新中国成立75周年社会事业成就综述(2024-09-18 10:14:47)
- 福州军门社区入选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2024-08-27 08:48:10)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