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精灵见证“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生动实践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从湖北荆州石首港登岸乘车进入湖南,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进行考察。第一站,选在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他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5年后的今天,这里有了一个更为温馨的名字:江豚湾。11月19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湖南岳阳市君山区江豚湾,共同见证“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生动实践。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江豚湾。王筝 摄
昔日砂石码头变身生态公园
“这里以前是个砂石码头,每天都是此起彼伏的轰隆声……”江豚湾景区讲解员说,以前这里每年加工砂石产出达40多万吨,来往货轮络绎不绝,附近居民不堪其扰,江豚等生物更是避之不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盲目发展给长江带来的是满身伤痕。
探访团走进“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王筝 摄
记者在“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中了解到,在2017年,岳阳市君山区关停拆除了区内9个长江非法砂石码头,多措并举开展生态复绿工作,长江沿线14.2万平方米的原砂石码头重燃生机。
探访团在江豚湾调研时正值午后,行走于江堤之上,蓝天、白云、阳光、飞鸟、江水、芦苇已然成画,昔日的砂石码头拆除后华丽转身,成了一座生态公园。
江豚湾保留着大片芦苇。王筝 摄
志愿者立下“生死状”保护江豚
江豚逐浪而行,候鸟翩然往返,麋鹿悠然漫步……洞庭湖的宝贝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洞庭三宝”。
“江豚是古老而又智慧的水生动物,可以说,如说水里有美人鱼,那一定是江豚家族。”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创始人徐亚平介绍,在“洞庭三宝”中,麋鹿作为洞庭湖重新引进和迅速恢复的物种,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候鸟在洞庭湖的数量巨大且稳定;只有江豚这个古老的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12年前,整个长江流域不到1000头,而洞庭湖不到100头,比大熊猫、朱鹮都濒危。这不仅是江豚危机,也是洞庭湖的窘境。而这个危机,将他和江豚联系在了一起。徐亚平还是湖南日报高级记者、资深环保人、湖南省保护湘江绿色卫士岳阳大队大队长。
徐亚平亲近江豚。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秘书处 供图
“小时候在南洞庭湖畔放牛,总看到江豚在湖中嬉戏;成年后常去东洞庭湖,看到波光粼粼里成群结队的江豚雀跃嬉戏。令人意料不到的是,现在江豚成为了‘极濒危’物种,洞庭湖水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在此情形下,徐亚平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起,发起成立了“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确立了“让江豚尽快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建立洞庭湖江豚保护区和华容长江故道江豚保护区,实施江豚迁地保护”等三大攻坚目标,强力阻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法捕鱼三种违法行为,打响了“三大战役”——守卫江豚宣传战、拱卫江豚攻坚战、护卫江豚持久战。目前,洞庭湖的江豚已增至162头。
徐亚平(左三)等人在洞庭湖上解救江豚。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秘书处 供图
“我曾经和12位志愿者立下‘生死状’,进行常态巡湖,阻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和非法捕鱼。仅2012年一年就开展阻击‘三非’专项行动163次,夜战51次,截获电力捕鱼等74起。在此过程中,若有志愿者不幸牺牲,他的妻儿便由我们集体抚恤。”徐亚平告诉记者,10年间,其志愿巡逻队共巡逻1956次(夜晚626次),打捞江豚尸体14具,参战队员达1万余人次;还先后抢救江豚、黑鹳、麋鹿等696只“国宝”。
徐亚平(左一)和志愿者在洞庭湖核心区黑嘴水域抢救中毒小天鹅。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秘书处 供图
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为全球参与江豚保护提供了机遇和平台,唤起了全球对江豚这个珍稀物种的关注并形成共识。徐亚平说,我国豚类专家王丁评价“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大大减缓了江豚灭绝的步伐”。
“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近年来,岳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水质清了、空气好了、岸线绿了、河湖静了、江豚回了、人们笑了。
昔日的砂石码头拆除后华丽转身,成为了一座生态公园。王筝 摄
“长江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自古以来一直哺育着大江两岸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长江经济带的永续发展提出了最好的指导原则。”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表示,一路走来,沿江各地都在积极践行这一指导原则,将保护落到实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发展旅游业以及各类绿色产业,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真正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长江,让中华民族得到永续发展。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的一个重大举措。岳阳连通南北横贯东西的水运优势、深厚的商旅文化和湖湘文化,无疑是这个国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更是有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湿地其实是‘越荒芜,越美丽’,希望在规划和建设时,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原生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徐亚平说。(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 李沁雪 王成勇)
- “神话之鸟”家族“鸟丁”怎样旺起来?(2023-11-26 08:03:46)
- 闽江河口湿地监测到40多只东方白鹳 鸟界国宝数量创新高(2023-11-26 07:47:26)
- “神话之鸟”创造“神话” 中华凤头燕鸥突破200只(2023-11-26 07:47:26)
- 2023年福建省“6·6八闽放鱼日”福州市政协专场活动举行(2023-11-25 19:31:05)
-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紧急提醒!(2023-11-25 10:02:34)
- 大江奔流歌未央——江苏积极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11-24 21:41:22)
- 第三轮首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2023-11-24 08:51:50)
- 5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全部进驻,举报电话信箱公布(2023-11-23 16:37:11)
- 晋安: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2023-11-23 10:58:09)
- 一只甲壳虫,何以“惊动”森林警察(2023-11-23 10:51:25)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