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网盟信息

文化专家汪建策: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

2023-11-22 15:48:54来源:长江网

  他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其中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在他的呼吁奔走下,九江市结束30多年来“有馆藏无馆舍”的历史,九江有了全新博物馆并升格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九江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有他的大力推动。他就是被九江市政府特聘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文化专家的汪建策,退休前曾担任九江市博物馆馆长。

  2023年11月15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一行来到江西省九江市探访,汪建策在浔阳楼上面对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接受了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专访。

文化专家汪建策: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

  和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汪建策。照片由本人提供

  “每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与人文旧事,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曾经与过去,这些远逝的历史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叩问。42年前,当我从部队退伍来到九江成为一名文物保管员时,就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和文物打交道的感觉。”已经退休5年的汪建策,退休后作为九江市政府特聘的文化顾问,助力九江市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2年开始,汪建策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的文化专家,为九江城区段琵琶亭、浔阳楼、锁江楼、九八抗洪陈列馆的展陈出谋划策。

  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其中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九江市博物馆工作的30多年里,汪建策跑遍了九江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他前后搜救出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有闻名海内外的唐代铜灯、南宋江州钱牌、唐三彩等6件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文化专家汪建策: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

  2023年3月,汪建策(中)在指导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展陈雕塑品创作。图片由本人提供

  1996年,九江出土了一枚南宋江州钱牌,一开始省内文物专家组鉴定后评级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汪建策经研究后认为,该钱牌的价值有被低估的可能。

  后来,一位国内文物鉴别机构的权威专家来九江出差,汪建策闻讯带上江州钱牌赶赴浔阳楼与专家会面。在专家反复端详检查这件文物时,汪建策趁机抛出了他认为钱牌应评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观点,“钱牌作为代货币的出现,表明九江在宋朝时的经济高度繁荣,同时又辅证了九江三大茶市之一交易数量大的观点,这枚钱牌的出现直接佐证了九江码头城市的历史”。专家认真听完后,非常认可汪建策的观点。随后在各方努力下,这枚江州钱牌被重新评估,并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文化专家汪建策: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

  南宋“准拾捌界江州行使”铅钱牌。受访者提供

  “从元代青花瓷、江州钱牌等文物,我们可以看到九江这个城市曾经的繁华。”汪建策认为,九江作为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城市,地上地下或多或少都有她过去的痕迹。

  汪建策对于任何一件与九江有关的文物,不管市场价格如何界定,他都是充满着最大的热情。“文物确实是能够待价而沽,可是我总认为文物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在我心里,每样文物都是有生命的,我能够感受到文物生命征兆的存在。”汪建策以井冈山上朱德的扁担为例,他说文物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文化涵义,现在朱德扁担已经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试问一根扁担能值多少钱,可是当它承载了文化和精神意义,这件器具就非同寻常了。

  结束30多年“有馆藏无馆舍”历史,为万余件文物安家

  在汪建策的呼吁和奔走之下,九江市新博物馆于2010年10月开工兴建。17个月后,博物馆全新亮相,成为江西省建筑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结束了九江市30多年来“有馆藏无馆舍”的尴尬境地,给万余件(套)文物安了个家。

文化专家汪建策: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

  汪建策(左)在浔阳楼上接受探访团的采访。王筝 摄

  2010年至2012年新博物馆建设期间,汪建策心无旁骛,吃住在工地上,设计各种建设方案,亲自上阵监督。在一次巡查工地时,汪建策的脚掌不慎被铁钉扎穿,医生劝他住院治疗,可他在进行必要的包扎消毒后,就拄着拐杖回到了工地。其间,妻子生病,女儿分娩,他都无暇顾及。提及这段往事,汪建策不禁红了眼眶,“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新馆的建设对九江市来说是一件大事,我作为博物馆负责人,重任在肩。”

  2014年5月,由汪建策精心策展的“九派云横——九江历史文化陈列”荣获2013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该奖为博物馆行业最高政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随后,九江博物馆升格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九江市的文博事业从此迈上新的历史高度。

  汪建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九江的文博事业,在他的眼里,文博事业就是他的生命价值所在。

  助力九江成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建议保护古建筑留住乡愁

  2022年4月初,九江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消息传来。从1982年到2022年,走了40年的“申名”之路,几经波折,最终取得了成功。

  作为九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专家组成员,汪建策参与了九江此次“申名”的整个过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依然激动不已。

  从1982年九江市第一次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始,九江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的步伐。汪建策说:“可见的历史遗迹太少了,这是‘申名’的一个关键。”总结原因,汪建策认为有三点:一是天灾,九江因水而兴,却也因水而祸,从唐代元和九年到清代,九江发生破坏性水患就达24次,更早之前的浔阳古城更是毁于水灾;二是人祸,九江襟江带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各类战争也让城市不断地损毁又不断地重建;三是过去拆旧建新的思想,在城市发展历程中,也无形地影响了城市的文脉延续。

文化专家汪建策:前后搜救出3000多件文物

  2022年5月,汪建策(右)和九江市文保中心项目负责人实地考察锁江楼维修情况。图片由本人提供

  虽然地面遗存历史风貌较少,但是这次能够成功申报,汪建策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目前九江大体保留了唐宋之后古城的脉络和机理;二是这次九江提出的“山江湖城,四位一体”的概念得到了专家组的认同。“文化名城,这个概念,我们九江给它放大了,庐山市、柴桑区、濂溪区都有很多文化遗存,不局限在一个九江老城。明清时期的九江地图,还有庐山作为背景,九江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这也是真正尊重历史。”

  九江“申名”成功之后,汪建策也建议,希望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动态管理,大胆探索一条既保护又利用的路径。”2022年元旦,老地委大院里发现了九江老城墙的基址,这是九江现存不多的地面遗迹,“我希望可以修个遗址公园,留住大家的乡愁。乡愁何以为寄?就在那一个个老物件上。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就在这些历史的脉络里。”汪建策告诉记者。(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 王成勇 通讯员 赣文旅)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福建、福州双双荣获大奖!
福建、福州双双荣获大奖!
罚没4.5万元!福州重拳出击,严打“特供酒”
罚没4.5万元!福州重拳出击,严打“特供酒”
酷炫新地标来啦!福州科技馆新馆试运营受追捧
酷炫新地标来啦!福州科技馆新馆试运营受追捧
“超级月亮”现身夜空
“超级月亮”现身夜空
福州房产频道
土地市场部分回暖,未来趋势如何?专家预测→
土地市场部分回暖,未来趋势如何?专家预测→
专题推荐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福州市第四届住房展销会
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