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感悟“八一精神”,探访团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11月16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回首峥嵘岁月,感悟“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不怕牺牲、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八一精神”。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王筝 摄
这一声枪响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绝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
96年前,这里是江西大旅社,是南昌城地标性建筑,也是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如今身处闹市,这栋银灰色建筑仍保有着一份安静与肃穆。
1927年春夏,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大江南北,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要不要坚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南昌城打响的震惊寰宇第一枪,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交出的答卷。
讲解员介绍,当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军歼灭守敌3000余人,占领南昌城。
这一声枪响,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绝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也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为什么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讲解员介绍,当时主要有几方面考虑:第一,起义主要依靠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当时该军正奉汪精卫之命于7月中旬从武汉出发“东征讨蒋”,20日已抵达九江一带。同一时刻,汪精卫叛变革命,并在军中进行大规模的“清共”活动。在这种危急形势下,如不当机立断,迅速就近在南昌发动起义,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武装力量就有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第二,当时南昌守城兵力仅有6000余人,而起义部队人数共2万余人,我方在兵力上占有优势。第三,当年南昌交通不便,仅有一条南昌通往九江的南浔铁路,起义后敌军增援难以及时赶到。同时,南昌工农运动高涨,具有非常坚实的革命基础。这些都是起义选择在南昌发动的重要原因。
一张收条与一封回信,饱含着深厚的军民情谊
“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国民党……”讲解员用南昌方言为探访团成员演绎了《八一起义歌》。
《八一起义歌》。 王筝 摄
起义胜利后,随着这首歌谣一起传唱开的,不仅有老百姓的欢呼雀跃,还有他们对人民军队的拥护与支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两件国家一级文物就真实记录了军民间的深厚情感。
“今收到贵会慰劳革命将士捐款壹万元正。此致。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这是一张收条。1927年8月3日,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负责人朱大桢将募集到的一万银圆送到了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中共江西省委负责人罗石冰接受了这笔捐款,并当即为朱大桢开具了收条。“一万银圆是什么概念?”讲解员向探访团成员介绍,“当时一个家庭一个月收入是3块银圆,这一万银圆是相当大的一笔款项,而这都是群众自发捐来的。”
江西民众慰劳前敌革命将士委员会捐款给起义军的收条和回信。王筝 摄
“昨日收存贵会转来之慰劳捐款,已由本会黄道、罗石冰两常委分别送交十一军、二十军政治(部)主任领收并代为分发……”次日,罗石冰给朱大桢写了一封回信,告知他这笔捐款的详细去向。
“收条和回信这两件文物不仅饱含着深厚的军民情谊,也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纪律严明、严谨细致、光明磊落、有始有终的工作作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研究馆员肖燕燕说。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研究馆员肖燕燕接受探访团记者采访。王筝 摄
人民军队第一批女兵从南昌起义中走来,积极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
在纪念馆内的一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今年新增的58位南昌起义参加者的名字,肖燕燕为我们讲述了其中一位湖北女兵的故事。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一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今年新增的58位南昌起义参加者的名字。王筝 摄
“1927年7月,我随贺龙的第二十军从黄石港出发到九江,后来又去南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在1987年第4期《黄石党史通讯》中,刊登了一篇自述。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梅佩兰,1909年出生在梅家湾(今属鄂州市)的一个贫苦家庭,8岁被抱养至黄石港大地主陈家当丫头。
受大革命浪潮的冲击,她加入了黄石港窑湖妇女协会组织,为宣传妇女自由解放,她成为黄石港地区第一个带头剪发的人。在此期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跟随贺龙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当时她的任务,一是保管账册,二是背运部队的钱款。在起义军部队向广东转移的途中,梅佩兰突发疾病,从而掉队。之后,她辗转南昌、九江、武汉、杭州、上海,最终回到黄石。但可惜的是,过程中她失掉了同党组织的联系……
肖燕燕介绍,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2万多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经多年寻找,目前正式收录的南昌起义参加者有1178位,其中女性有42位。
在一块展板上,有四位老人的照片吸引了探访团的目光。她们都是一头利落的齐耳短发,面容沉稳,眼神坚毅。讲解员介绍,她们从左至右分别是胡毓秀、谭勤先、杨庆兰、王鸣皋,是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来到南昌参加起义的女生队成员,这支队伍一共30余人,成为人民军队中第一批女兵。
南昌起义中走来的人民军队第一批女兵。冯建新摄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女兵的出现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情。彭猗兰是“女生队”的指导员,她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当时妇女离开家庭去上学已是少见,更不要说去当女兵了,当时人们是以诧异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女生们剪发、背枪、列队,唱着革命歌曲,喊着反帝、反封建、反蒋口号,刷标语,散传单,作演讲,演话剧,进工厂宣传……这些都是女兵们从前做梦不曾想到的新鲜事。”
“革命先烈奋不顾身、抛家舍业,在没有过多考虑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毅然加入起义队伍。我们努力追寻起义参加者们的姓名与过往,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也是给予他们的后代一种抚慰。同时也激励着青少年们为国为家努力奋斗,不辜负先辈的付出。”肖燕燕于1987年参加工作后,就一直致力于追寻南昌起义参加者的信息。
“南昌起义,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革命信念、革命意识与革命气概——不改初心、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百折不挠的革命意识,敢于斗争的革命气概。”探访团专家、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说,“八一精神蕴含的‘坚定信念、听党指挥’树立了人民军队的核心价值;‘敢为人先’是八一精神的显著特征。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新时代需要大力弘扬八一精神,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李沁雪)
- 从革命者到制糖专家 百岁老党员著书回忆峥嵘岁月(2023-11-16 09:45:08)
- 闽侯年轻干部“重走革命路” 相继到8个省份的红色革命圣地考察学习(2023-11-14 08:17:33)
- 福建84个行政村获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2023-11-10 15:53:09)
- 罗源县西兰乡磹石村:让红色教育“活”起来(2023-11-10 11:01:44)
- 闽师校友:甘洒热血写春秋(2023-11-07 09:27:39)
- 连江:开展主题教育 做好“三色”文章(2023-10-23 08:51:57)
-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23-10-21 17:42:39)
- 福州百岁老党员过特殊生日 出版新书宣传红色故事(2023-10-16 10:18:42)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江西的故事(2023-10-12 20:59:22)
- 应对返程客流高峰 福州至武夷山等短途方向加开133列动车组列车(2023-10-06 14:04:24)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