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无底线的“价格战”没有赢家
新华网记者 王志艳
“6·18”网购节将至,京沪两地56家出版社联合声明抵制某电商图书大促一事引发关注。
电商平台叫屈,说大促是为提高销量,再让利消费者;出版行业不满,2-3折的促销价已快击穿成本线,平台是慷他人之慨;部分消费者不理解,认为图书定价本就虚高,让利理所应当。听起来,各有各的道理。
目前图书销售主要依赖电商渠道,因竞争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低价策略在电商平台已呈常态化。平台低于成本价卖书,是经常发生的事儿。而长期的促销策略,使得许多读者养成了“等活动才买书”的习惯,出版业“很受伤”。
在强势的电商平台面前,出版商话语权有限,缺乏议价能力。有业界人士表示,哪怕价格被打到“骨折”,看在薄利多销的份上,也只能忍了。此前“1元卖书”“9块9包邮”等促销都曾引起抗议,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消费者吐槽图书价格虚高,出版商也是满腹委屈,为了应对折扣,在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还要维持利润,只能被迫提价。长此以往,高定价、低折扣形成恶性循环。
应当说,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必要的,这会倒逼各方提高商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准。在优化生产、管理、运营方式的基础上,降本增效让利消费者,自然是件好事。但竞争应有序,无底线的“价格战”或只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役”。
数据显示,图书的出版运营成本约占定价的三成左右,在手机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实体图书的出版发行本就面临巨大的挑战,价格过低只能导致图书出版品质不断下滑。
“杀鸡取卵”式的“价格战”,还会破坏良性的行业生态。一些出版商或因无力再投入再生产,从业者也因缺乏激励,影响文化创造的活跃性和文化产品多样性。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过度依赖“价格战”,遭遇商家抵制也会影响其商誉。平台与出版商本应是同盟关系,探索建立更健康的合作模式,在让利消费者和保证行业有序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才是关键。
而这,对图书出版行业如此,其它行业亦是。
- 冲上热搜!变便宜了!福州人每年都吃!网友:价格还能再低……(2024-06-03 16:12:31)
- 一条热线的数字化“变形记”(2024-06-03 15:46:43)
- 台江“易说事”平台批转办结群众诉求超千件(2024-06-03 08:05:15)
- 甘肃省图书馆原馆长郭向东接受审查调查(2024-05-31 16:20:54)
- 左海评说|对“鬼秤”更要“斤斤计较”(2024-05-31 07:32:56)
- 针对“618”网络促销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示(2024-05-30 16:55:08)
- 霸王茶姬回应“喝万里木兰睡不着”事件,强调咖啡因含量合规(2024-05-30 15:03:18)
- 小林制药已致5死280余人住院(2024-05-29 09:49:25)
- 小红书发“差评”是否侵犯名誉权?法院认定没有超出必要限度未构成侵权(2024-05-29 09:38:45)
- 新华网评:套路用户,坑的是自己(2024-05-29 09:18:5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