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时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四重价值
“意识形态和信仰的纽带,比与地域或领土有关的狂热的爱国主义感情纽带,要更加牢固。”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为了织成思想纽带,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其传播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认同状况,进而影响国家安全。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活动不仅能够作用于宏观的国家层面,还可以深入微观的个体层面,对社会全局具有深远意义。
推动理论发展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内在品格,要求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充实自身。要实现这一目标,单靠文本研读、理论研究等专业性活动是不够的,还应诉诸理论普及、思想教育等平实化实践。进一步看,则是要依靠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传播活动促进理论的大众化,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贴近实际,为理论创新提供现实参考。
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恰恰为改善传播、创新理论提供契机。
一方面,是精深理论与大众认知的适配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性和严密性令其具有浓厚的严肃色彩,加之其缘起西方,话语的表达方式、逻辑结构等均与中国传统的表达习惯存在差别,致使普通民众难以直接理解和吸收。为破除这一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不断尝试转化话语,并在解构与重构的对接中将晦涩的理论话语转换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话语。从“实事求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无不体现话语的智慧和理论的创新。可以说,对有效传播的追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而理论创新又直接促进传播效度的提升,二者呈现良性互动关系。
另一方面,是传播要素与大众需求的契合问题。传播观念、传播模式等各种要素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作出反应。在时代环境影响下,个体的接受心理、行为习惯都会发生偏移,从而影响传播效果。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更加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善于接收个体的反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调整,力求满足受众需求。换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适应具体传播模式,就需要据此作出相应变更。也正是在这一动态、包容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创新。
驳斥错误社会思潮
随着国家间交往的日渐频繁,异质意识形态的碰撞也越发普遍。个别国家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长期通过多样渠道输出本国价值观,不遗余力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洗脑论”,妄图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全球,试图撼动他国的思想根基,实现“分化”和“西化”他国的政治图谋。尤其在网络时代,除了媒介自身可能引致的风险,信息的驻留场所、扩散速度和覆盖范围有了不同以往的质变,这就为错误思潮传播提供了便利。在内外挑战兼具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能缺席。通过有效的传播活动,能够在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同时,对错误思潮予以强力批驳,并在话语对冲中撕下其虚伪面具。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在错误思潮的扰动下,部分个体极易因辨别力不足而产生认知偏差,误认为国家在支配、压迫甚至贬低人民。相较于主流思想,此类意见的生存空间十分狭小,因此持有这一看法的个体便可能结成非主流、非正式的“长尾群体”,并进一步形成抗拒性认同。很明显,这不利于社会全局的稳定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恰恰为此提供了破题之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能够涵养个体的价值观念,帮助其正确理解国内外具体形势,由此形成合法性认同和规划性认同,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另一方面,有效传播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渗入并深入“反叛群体”中,以匡正个体行为的方式实现由点及面的击破,能够始终引领各类思潮正向发展,引导个体自我塑造。
凝聚社会共识
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而要培育、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准则,首先需要赢得社会成员普遍的内在认同,这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作为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官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程度是无需多言的。当然,仅有官方认可是不够的,大众层面的接纳和内化也同等重要,二者同步共调才能促进共识的形成。一般来说,普通民众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较难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个体“认知—认同”的行为逻辑链条,同时也阻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进路。基于此,便需要借助外界力量,在大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架起沟通桥梁,让理论走进日常生活。通过广泛且有效的传播活动,大众能够首先经历接受度较高的情感性体验,初步形成感性认同。在疏通了心理通道的基础上,大众将更乐于接受、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性内容,并在横向与纵向的交叉比较中体悟理论内在的现实意义,从而构建起更为坚实的理性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看,有效传播促成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认同,并让官方与民间拥有本质统一的理想和追求,有力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与凝聚。
但是,认同形成、共识凝聚并不是终点,而是民间传播力量的生成起点,不断充实传播格局。就目前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与传播仍由政府主导,这是合理且必需的,但也应重视民间力量的补充作用。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个体与群体能在形成认同的基础上成为自觉的传播者,进而形成积极的民间传播力量。受益于此,传播话语的政治色彩得以淡化,人际间的互动与反馈更显自然、直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贴近大众生活和需求的民间传播中扩大影响范围。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能够推动个体将认同外化为行动,自发进行民间传播活动,其行为结果又将最终返回于个体内部,凝聚成更深层次的认同。
筑牢思想防线
随着时代发展,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正因看到意识形态安全对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国与国之间便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当前,中国面临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危机。要化解这一风险,就必须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不同群体采取针对性举措,确保社会成员在整体上处于正途。如前所述,有效的传播活动能够显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充分发挥其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积极作用,能够让民众在观念重塑中实现内在认同与外在行动的统一,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力量。如此,不仅能够有效筑牢思想防线,还将有力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也将带来话语权的提升,进一步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从国家内部看,理论的有效传播令国家切实掌握了话语权和领导权。通过有效传播,人民对国内外事物的鉴别力得到培育和提高,令其成为绝对坚定的拥护力量,增强国家对外发声的底气。从外部层面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效传播的探索练就中国的传播能力,能够更为从容地迎接国际挑战。尤其是对网络传播的重视和运用,让中国冲破西方的圈层藩篱和话语围堵。通过利用国外社交媒体等多边舞台表达意见、澄清事实,中国在国外普通民众心中的刻板形象已有改变,同时也让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得以外放。在内外双重助力下,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更有魄力、更加自如地在国际社会展示自我,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汇聚起强大力量。
(作者系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 乌山时评|让福州茉莉花茶香飘世界(2022-12-01 17:15:00)
- 乌山时评丨让青春在奋斗与磨砺中闪闪发光(2022-05-13 17:30:00)
-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2022-02-24 10:16:38)
-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之八(2022-02-21 15:37:05)
-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022-01-13 15:32:07)
- 全国马克思主义院长论坛在闽举办(2021-12-15 08:45:24)
- 乌山时评|抵制!封禁!绝不能让劣迹艺人“借尸还魂”(2021-11-24 19:48:23)
- 乌山时评丨与其“漫天撒网” 不如精准育才(2021-11-24 09:07:07)
- 乌山时评|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需要你我共同努力(2021-11-19 18:28:52)
- 乌山时评|最是书香能致远(2021-11-18 21: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