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本网原创

乌山时评|坚持守正创新 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2023-04-10 10:06:01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张庆守

  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首要的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确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传承长期以来党实施思政课的好传统、好经验和好做法,牢记并全面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初心和使命。“创新”就是“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深入挖掘各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拓宽教育教学的路径和场域,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强化教育培训,做好思政课教师的凝心铸魂工作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正,则有科学规范的教学过程。教师强,则有魅力四溢的课堂情景。坚持守正创新,首要的是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使思政课教师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和“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素质人民教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保证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定海神针”。要做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强化对思政课教师的党性锤炼,引导他们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并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崇高人格境界,使他们牢固树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研修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促进思政课教师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牢牢把握并熟练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强化业务修炼和实践历练,推动思政课教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业务精湛、水平高超的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能手。要将思政课教师打造成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阐释的主力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端本清源,推进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课程体系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政治性、价值性和学理性、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根主线和核心来建构高校思政课程群和课程体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体现出“正、新、实、特”等时代特征。

  “正”就是要确保思政课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准确阐释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促进高校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做好“四为服务”的目标任务。要严格把好思政课教材的选用和使用环节,建立专门领导工作机构,构建教材使用督导机制,使用国家统一组织编撰的思政课教材和符合思想性要求的教辅材料授课,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严防“毒教材”侵入课堂。要加强集体备课,引导教师正确解读和诠释教材内容,坚持正面教育,把哲学原理和思想道理讲正、讲透、讲得通俗易懂。

  “新”就是课程内容鲜活、形式活泼,充分反映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要聚焦做好党的科学理论和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全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广大青年成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聚焦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要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引导学生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要聚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帮助青年学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聚焦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教育教学,引导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培育作为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勇气和底气。

  “实”就是理论体系及实践素材要充实丰富,要讲求实效,把事情做扎实。要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重一体统筹谋划、一体部署推动、一体提供指导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做到“魂”和“形”有机结合。要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把体现“魂”的各个知识点和基本原理按连贯性原则进行编排,建构大中小学不同层次螺旋式上升的课程体系。要建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技能的培训,建立教师集体备课机制、联动机制和交流学习机制。

  “特”就是思政课程体系要体现各地各校自身特色。要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以充实教育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的生动性、鲜活度和现实感。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办好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重视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创新思政课教学,关键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八个相统一”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认识规律,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结合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特点和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阐释与讲解思政课内容,贴近青年学生的心灵,做到精准施策、因材施教。要考虑不同学科专业学生实际需要,让思政课学习与不同学科专业学习相融相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建设“教学共同体”,组织学生对思政课内容进行分享学习、自主学习和自我领悟,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学习思政课和热爱思政课堂。

  要克服过去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课堂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引入“专题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以生动的事例引路,用确凿的事实说话,拓展教育教学时间空间。以“大思政课”新格局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建好红色文化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地,用活红色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以逼真形式呈现思政课教学内容,让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在中华大地上深入体悟和把握思政课丰富内涵与科学原理。以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动耳,也动脑和动口,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坐得住、听得进,让学生“爱听、爱讲、爱学”。

  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思政课教学的一项重大任务,思政课教师要重视研究和创新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的方式方法。要帮助学生立足原文领会原理本义,“坚持全面准确,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特别是要帮助同学们深刻领会和系统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解决好资源供给问题,根据课程的目标任务、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来研究“三进”的素材,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括、新论断在不同思政课程中进行有机并深度融合。要注意破解“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认知困境,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结合,指导大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反复揣摩研读。不仅要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更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斗志,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际行动并提升工作成效。

  [作者张庆守系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本文系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委托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WT2022015)成果]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