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热点

AI帮忙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2024-06-21 16:12:0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有7个省份首次迎来新高考,考试、命题、招生等方面的种种变化,让志愿填报难度有所增加,这对于考生、家长和老师来说无疑都是一场“硬仗”。

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很多家长都收到了AI辅助报考志愿的广告,基于大数据的AI算法真能帮助考生和家长做好报考功课吗?

不少考生和家长考虑使用

AI辅助填报高考志愿

随着大模型、生成式AI技术持续突破,AI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考志愿填报。输入高考地区、考试分数、区域位次、兴趣方向等信息,就能生成一张高考志愿信息表,建议的大学、专业和录取概率一应俱全。

AI帮忙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浙江湖州安吉县的谢秀华是一名考生家长,临近高考出分,她在社交平台上浏览了很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帖子,不少都打出了“AI助力精准填报志愿”的广告,这让她颇为心动。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7个省份迎来首届新高考,部分专业也调整了选科条件。

吉林通化的尹女士已经和家人翻阅了数百页的招生手册,仍感觉毫无头绪。大数据环境下,尹女士只要打开手机软件就会被推送一些“AI助力高考志愿填报”的广告,她也尝试下载了一些App。尹女士表示,今年是吉林省执行新高考的第一年,没有往年的排名比对参考,自己心里十分没底。

有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自身“存在报考信息差”是他们选择相关服务的主要原因。

AI志愿填报建议存在局限

安全和隐私问题不容忽视

记者调查发现,当下不少高考志愿填报免费工具承担的是数据收集分析员的角色,可以提供院校录取、分数线等基本信息。部分收费项目号称可以提供智能预测分数线和冲刺、求稳、保底等不同层级的志愿参考。

AI帮忙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与未来学业、职业规划直接相关的高考志愿填报,真的可以靠AI一键搞定吗?有往届高考生的家长坦言,自己曾经花了一千多元,但AI给出的建议院校并没有实现录取。

张先生:当时手机里面下载注册了几个AI高考志愿填报App,花了一千多元钱,看多了就感觉到他们提供的信息差不多,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但也有家长表示,其提供的数据信息有参考价值。

吉女士:去年填报志愿的时候付费充值了平台会员,软件提供了学校在本省的招考人数以及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对填报志愿确实有帮助。

AI帮忙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中国教育后勤展览会上的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表示,数据更全、算力更强是AI模型应用于高考志愿填报最大的优势,但由于算法结果的科学性有赖于训练数据的选择,其填报建议也可能存在局限性。AI算法提供的志愿填报建议结合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但是算法本身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算法依赖于过去几年的考生数据,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会影响结果。

算法的训练数据量越大,通用结果就会越准确,如果训练数据量不足或数据不平衡,就会影响算法的性能。

学生输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会影响推荐结果,虽然AI技术可以处理大量数据,但结果并不一定是绝对的。

同时,安全和隐私问题不可忽视。从以往经验来看,依托于大数据的AI算法工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需要大量个人数据的输入和模型训练,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使用过程存在信息泄露风险,AI高考志愿填报工具同样不例外。

刘兴亮提醒,考生个人信息、准考证号、考试成绩、志愿倾向等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会造成身份盗用等风险,考生的个人数据可能会被用于定向广告的投放。建议选择可靠的、资源信誉良好的平台进行志愿报考。

专家:不要盲目求助报考机构

咨询方案只作参考

今年,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首次推出“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集合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海量数据,依据往年录取情况和考生成绩生成个性化志愿参考建议,同时可以展示专业满意度、就业去向等数据。该平台免费向考生开放使用。

AI帮忙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AI帮忙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宁小华表示,在数据和技术准备方面,除了部一级的志愿参考系统以外,各省份的志愿参考系统也进行了升级,部省两级的志愿参考系统功能上互为补充、相互链接。但由于志愿填报是一种对未来的预判,能否被推荐的志愿录取具有不确定性。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家长和考生在志愿填报阶段要特别注意,不要因陷入“报考焦虑”而盲目求助报考机构,应在分析自身情况和招考信息的情况下,依据分数、兴趣等做出稳妥的判断。

陈志文:要防范过度营销和焦虑营销,坚决反对把志愿填报委托给某个机构。希望学生和家长利用这次机会,做一些功课,咨询方案只提供参考,最后的决策还是要由你们自己来完成。

【责任编辑:韩靓】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明日开放通行!福州市区首座曲面人行天桥来了!
明日开放通行!福州市区首座曲面人行天桥来了!
福州人都懂的“避暑神器”
福州人都懂的“避暑神器”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青年集市亮相 众多非遗项目精彩上演
完善排尾红星地块路网!台江一道路27日开放通车
完善排尾红星地块路网!台江一道路27日开放通车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