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夏季“遇到”隆德的冷凉蔬菜,爽脆在口,清甜在心!
时下,正值六盘山冷凉蔬菜成熟上市季节,隆德县渝河中型灌区灌溉冷凉蔬菜千亩示范种植基地,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辣椒、西瓜、芹菜、西红柿等格外惹眼,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转运、装车,大家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西麓,大部分区域海拔在1900至2500米之间,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8月和9月。“海拔高、气候冷凉,加之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产品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无矿区、无工厂污染,冷凉蔬菜种植基地远离城市,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的理想之地。”隆德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近年来,隆德县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当地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有机质含量高的独特优势,坚持“四水四定”原则,锚定现代农业方向,全产业发展冷凉蔬菜产业,持续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
节水扩面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联财镇联合村冷凉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里,辣椒、西瓜、西红柿等作物长势喜人,标准化设施拱棚里的滴灌设备正为蔬菜添加“生命成长剂”,高效节灌让农田不再喊“渴”。
“过去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在平整的土地上灌溉一亩地需要60立方米的水,如果是缓坡地就更费水,至少需要100立方米的水。自从基地推广喷灌、滴灌的方式后,灌溉一亩地只需要20立方米水,亩均节约水30立方米至50立方米。”隆德县民安农产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何迎春细算用水账。
隆德县各河流为水资源输出区,无过境客水,降水是唯一的水资源。根据《隆德县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区划报告》,全县可利用总量1.4亿立方米,农业可利用水资源9260万立方米。
近年来,隆德县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应用,并网整合5大流域16座水库水源管网,建成渝河等6个节水灌区,灌溉面积10.4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8万亩。
“水地集中在好水河、渝河、甘渭河等河谷川道区,该区域耕地大部分分布在河流沿岸及塬台上,气候温暖比较干燥,农作物生长期热量比较充足,降水量适宜。土壤以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养分全,有着发展冷凉蔬菜产业的地理优势。”隆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张广斌说。
宜居宜业美丽城市。
隆德县在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河谷川道区的渝河、甘渭河、好水河流域等蔬菜适产区,建设蔬菜棚室1万亩,打造标准化蔬菜示范园3个,建成沙塘、神林、联财、温堡4个蔬菜种植示范乡镇,建成联财恒光、神林辛平、温堡吴沟等18个千亩蔬菜种植示范村。
“公司共种植辣椒、芹菜、番茄等设施蔬菜2200余亩,节水灌溉技术和大水漫灌相比,省力、省水,作物还长得好。”何迎春说,自配套节水灌溉设施以后,节省了水资源、降低了种植成本,每亩每年节约水费至少50元,冷凉蔬菜经济效益增长一倍以上。
截至目前,隆德县以渝河流域库坝水系连通工程为输水载体,建立“长藤结瓜式”灌溉体系,全部采用田间滴灌、微喷灌、水肥一体技术、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67提高至0.752,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推动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创新模式 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坚持“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路径,成立国有独资隆德县悦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万亩,新建全钢架大拱棚9900亩、日光温室100亩,采取“国有企业+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果蔬,实现土地增产、补贴增值、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依托介石公司、绿洲蔬菜等龙头企业,开展蔬菜春茬育苗8000万株,推广设施拱棚豆苗、西瓜2茬和3茬轮作1.5万亩,建设冷藏库136座、制冰车间2个,购置冷藏配送车辆15辆,建设果蔬分拣加工车间8个。
隆德县应用统一采摘、真空包装、冷藏运输等现代化技术,打造了“六盘馨”蔬菜品牌,因其品质优良、绿色安全、供应及时、信誉良好受到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者的青睐。“公司种植了1150亩菜心,除了外销外,政府又补贴23万元,感觉在隆德投资置业很舒心。”宁夏文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顺建说。
打包销往南方市场。
为了推进全产业链发展,隆德县明确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扶持范围、标准,连续制定出台《隆德县2023年农业产业振兴工作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将冷凉蔬菜产业打造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今年全县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新建的全钢架大拱棚按照棚内净面积每亩补贴1万元,清退苗木新建全钢架大拱棚每亩补贴1.2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果蔬示范园区实行标准化生产,根据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00元、200元不等。”张广斌介绍。
新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区补贴200万元;露地蔬菜示范园区达到相关要求,每亩补贴6000元;新型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达到验收标准后,按照不超过设施总造价的40%给予补贴。
在政府惠民政策激励下,隆德县已形成龙头企业引领、村集体、合作社保障、农户参与、基地支撑的经营模式,推动冷凉蔬菜产业向基地化发展、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转变。
引进新品种,亩均收入过万元。
隆德县沙塘千亩拱棚西瓜基地公司针对南方夏季西瓜生产不足、品质下降、价格较高的特点,发挥当地海拔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的优势,采取订单种植、错峰统销的方式,于5月中旬开始定植,7月至9月三个月由浙江台州瓜农协会统一组织销往广州、海南、深圳等东南沿海城市。
目前,隆德县已开拓广州、福州、厦门等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0余个,开展“净菜入超”,畅通销售渠道。配套建设冷库冷链及蔬菜分拣加工车间,推动蔬菜产业向育苗、采摘、加工、储藏、保鲜、包装、配送全产业链延伸。
联农带农 推动群众持续增收
在沙塘镇马河村的蔬菜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菜心,即将送往粤港澳大湾区。沙塘镇海拔1900米左右,早晚温差大,气候冷凉,种出的蔬菜病虫害少、口感好、品质佳。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我们将原来只能种植传统作物的‘低产田’变成可以种植冷凉蔬菜等作物的‘高产田’,实现产量、收入双提高。”隆德县水务局沙塘镇水利站站长王爱民说,“基地自从实施高效节水工程以来,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富民。隆德县依托沙塘、神林、联财、温堡4个蔬菜产业集聚区,打造优质果蔬产业化集群,组建蔬菜生产联合体,今年,新建全钢架大拱棚9900亩、日光温室100亩,冷凉蔬菜累计达到6.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3.8万亩,露地蔬菜2.7万亩,带动5200余人在蔬菜产业园区务工,人年均务工收入1万余元。
冷凉蔬菜喜获丰收。
“今年与农户订单种植蔬菜1210亩,预计购销蔬菜1300吨,种植户可收益331.76万元。”隆德县民安农产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建的联财镇联合设施蔬菜园区,以种苗培育和西瓜、辣椒、番茄、芹菜等绿色有机蔬菜种植为主。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蔬菜种植带动等,稳定解决200人就近务工,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带动脱贫户23户种植蔬菜、入园务工,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隆德县围绕冷凉蔬菜生产、分拣、销售等环节,探索完善“345”联农带农机制,即:“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公司+专业村+农户+基地”三种组织形式,“定向投入、价格保护、风险保障、利润分配”四项机制,物资供应、生产托管、技术支持、采收加工、代储代销五类服务方式。
隆德县沙塘千亩拱棚西瓜基地在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吸纳务工和技术传授的方式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增收,基地每年吸纳600余人季节性务工,为务工人员创收入1000万余元;并与周边乡镇的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订单种植麒麟西瓜8000多亩,产值有望达到5400万元。
标准化种植确保冷凉蔬菜品质。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6家,发展贩运大户及经纪人40多个,培育营销人员300余人。利用大棚种植西瓜、辣椒、番茄、黄瓜等周期短、效益高的特色经济作物,推广设施大棚2茬至3茬轮作,实现种植基地亩均效益超1万元、户均收入超2万元的“双超”目标,联农带农富农效益日益凸显。今年,全县种植冷凉蔬菜6.5万亩,预计实现全产业链产值8亿元。(宁夏日报记者 剡文鑫)
- 滨海新城两条公交改道 分别为滨海三号线和十号线(2023-07-06 09:27:03)
- 永泰坚持“生态立县”战略 强化重点项目引领支撑(2023-07-06 07:48:01)
- 坐标永泰塘前!这里正发生“聚变”(2023-07-05 17:17:15)
- 党报记者八闽调研行|拔节生长,永安竹业蓄能勃发(2023-07-05 12:01:24)
- 厦门:抢占新赛道 培育新动能(2023-07-05 11:19:40)
- 布局新兴产业、创新社会治理 福州鼓楼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2023-07-05 07:39:16)
- 永泰:用好三大“新法宝” 写好青梅“新答卷”(2023-07-04 18:36:09)
- 马尾以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发展智慧储能产业(2023-07-04 17:44:50)
- 宁德:项目“加速度”发展劲更足(2023-07-04 09:10:58)
- 马尾以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发展智慧储能产业(2023-07-04 08:30:1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