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博物馆,一群守护地球演化历史的年轻人
年轻的清修师在显微镜下修复各种化石标本。
经过三年研究,科学家们在一枚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全世界迄今为止被科学记录最完整的恐龙胚胎,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21年12月22日出版的国际科学期刊《iScience》上。今年5月,又一个迄今为止科学记录最完整的鸭嘴龙类胚胎化石被发现,命名为“英贝贝(Ying Baby)”。两次科学发现的化石,均收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
馆藏上万件石头文物,集中展示了从地外陨石、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石器文明、石道建筑到现代石材艺术及产业应用的完整脉络,从石头的角度重现地球演化历史。随着有关藏品的一次次重大科研成果曝光,福建东南小镇上,这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博物馆和科研机构纷纷与它开展研究合作。库房里编号的石头文物,都在等待揭开身世之谜的那一天。
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位于南安市水头镇。与大城市的许多博物馆相比,虽然平时这里的参观者并不多,但每一位慕名而来的人,都感叹于其别致的展陈设计和独特的展示内容。
“所有的展示陈列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从藏品进馆的那一刻起,相关的清修维护和资料整理就开始了。”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钮科程说,每一件展品的展示形式,都是根据它自身特点和背后的故事而精心设计的。
随着收藏品日趋丰富,“95后”的钮馆长和年轻的团队不断调整展厅的布局,并且越来越专业化。他们还针对青少年自然科学爱好者的需求开设了研学班,让爱好者们能接触到更专业和细致的讲解,并亲手制作模型、清修化石,从中感受自然探索的魅力。据了解,今年从6月份的参观旺季开始到8月中旬,已有16508人次参与到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中。
在恐龙化石骨架复原展区,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展品背后的部分清理和修复工作——几位年轻人在显微镜下清修各种化石标本。
自然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是平淡、严谨的,甚至有些枯燥,对这支主要由“90后”和“00后”年轻人组成的团队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但在这里,热爱似乎战胜了一切的困难。从清修、归档、展陈到讲解和研学课程开发,一群年轻人分工、合作,甚至一人多岗。来自地层部分最硬核的石头,向他们展示出妙不可言的魅力。
“大部分人并没有地质或者古生物专业的相关学科背景,但我们从兴趣入门,不停地学习。”馆长钮科程告诉记者,他是会计学出身,但从小就对化石和古生物感兴趣,正在攻读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我们馆鼓励每一个人继续深入钻研。今年有一位同事即将就读人类学硕士研究生,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能要跟他在线办公了。”
随着研究合作的深入,人们发现,这座小镇博物馆里丰富的馆藏超出预期。目前,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对外展览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8,每天需要整理制作备展的藏品都在排队。
“恐龙是大家都喜欢的话题,在这一块我们有很多很好的藏品和资源。”钮科程坦言,很多孩子就是从认识恐龙化石开始,对自然、历史、古生物乃至地球的演变产生了兴趣。
他告诉记者:“除了古生物化石,我们在人类石器方面的藏品也非常丰富,后期的研究和布展正在进行之中。”(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 文/图)
今年刚入职的余安妮,第一道考验就是清修100块美国绿河鱼化石。这种数量极多的化石既是博物馆的文创商品,也是每一位新人磨炼耐心和手艺的试金石。
馆长钮科程(右)与同事一起设计准噶尔翼龙化石的展示方式。
化石绘图能手王懿冰即将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博物馆鼓励每一位成员继续进修,不断学习。
博物馆典藏部,洪美超将做好标记的藏品收入柜中。这些编号的石头文物,都在等待揭开身世之谜的那一天。
2020年11月,福建龙岩上杭恐龙足迹群发现现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中)与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清理足迹群化石。
家长带着小朋友来博物馆参观。很多孩子就是从认识恐龙化石开始,对地球的演化历史产生了兴趣。
- 吸引万人关注!这个暑假,鼓楼火了!(2022-09-01 18:42:39)
- 重磅!连江将新增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022-09-01 17:12:29)
- 安溪祥华发现“活化石”桫椤群:超过200株 最高达11米(2022-08-31 09:55:53)
- 鼓楼区博物馆举办活动 表彰优秀志愿者(2022-08-31 08:27:16)
- 美景玩不完!福建将新增1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022-08-29 10:27:34)
- 河流干涸 1.13亿年前恐龙脚印重见天日(2022-08-25 16:41:45)
- 首次!福建这个自然保护区“熊出没”(2022-08-25 11:00:26)
- 水位持续下降 鄱阳湖现“大地之树”自然景观现象(2022-08-24 15:59:01)
- 大美!福州将新增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022-08-23 11:24:44)
- 福州将新增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022-08-21 07: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