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守望古厝 延续文脉
福州日报记者 谢星星 实习生 苏怡莲 通讯员 张存金 陈建鋆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全民参与、久久为功的守望古厝行动。
八闽首邑,五千年前昙石山文化发源于此,福建的文明也从这里开始。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给这片热土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
而今,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背负着文物保护的历史重任,一系列有创新、有力度、有情怀的保护举措在闽侯轰轰烈烈展开,保护古厝、传承文化成为闽侯人的行动自觉。
这里有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每一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都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守住文脉,必须从源头开始保护。在闽侯,这一思想转化为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项目选址八部门联审机制。
“一切以文物优先。”闽侯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林升介绍,去年,闽侯对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定线落图,将文物纳入八部门联审,任何项目建设都要为文物让路。
闽侯二桥是闽侯近年单体最大民生项目,是助推闽侯大县城跨江联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就在八部门联合审批闽侯二桥项目时,发现一处匝道设计涉及白头山遗址。改方案!尽管要多投入成本,项目方仍二话不说重新设计。
行之有效的机制在不断实践中转化为各方自觉。在竹岐安置房建设项目中,发现涉及文物点苏洋桥,建设方积极主动保护,不但更改建设方案,还落实苏洋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旧城改造中,想方设法保留历史建筑,进行原址保护;在324国道连接线提升工程中,为避开文山窑历史遗址,改方案再设计……
2018年以来,闽侯共完成200多个项目选址涉及文物保护区审批工作,有效避免因城乡项目建设发展而使文物遭受损毁的现象发生。
这里有满怀深情的修复建设
在闽侯,各方致力让群众和游客在走街串巷中就能触摸历史。
正在火热建设的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便是其中一项重点项目。自项目设计动建以来,这里就陆续上演着动人的文物保护故事。
“你们拆牌子的时候都要小心再小心,动作别太大。”近日,记者来到昙石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时,负责古建筑迁建的杨工正在叮嘱工人谨慎施工。街区共有4处迁建古建筑,均来自竹岐乡春风村。“每座古建筑都根据不同零件一一编号,人工拆下,再运来街区原样组装。”杨工告诉记者,在拆解搬运时,有的梁长达十几米,无法用车辆运输,全是靠人工搬来的。
拆解费力,组装也不容易。“比如这座227号老宅,有几处雕花非常复杂,费了老大劲才装好。”杨工嘴里说着苦,眼里却带着笑。杨工是福州人,从事古建筑拆建十几年了,对每一处经手的老宅都倾注了感情。
不光杨工,负责修复工程的熊工和他的团队同样满怀深情。“我们的原则是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熊工告诉记者,为最大程度修复文物点的残缺,他们与专家反复讨论研究,更深入走访相似建筑寻找蛛丝马迹。在闽侯县不可移动文物点——横屿程由灿厝修复中,光燕尾脊的角度就调整了三五次,整整花了半个月才做好。
如今,修复工作和4座古建筑的迁建工作已进入尾声,正在进行最后的景观提升。“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最大程度还原古建筑面貌,也算为传承中华文化出点力。”杨工和熊工如是说。
这里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担当
作为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在古代文明的指引下,闽侯人自强不息,人人争当古厝守望者、文物保护者。
目前,闽侯有文物管理保护志愿者213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白沙镇新坡村村民江爱盛是其中一员。日前,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永奋永襄厝为游客讲解。“我从小在新坡古厝里长大,听老人们讲悠久的历史故事,我想这些都是宝贝,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江爱盛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传承中华文化。
早在1992年,江爱盛就自觉担起守望古厝的责任。他跟专家学习专业知识,向村民传播保护意识,组织志愿者开展宣传活动……如今,在他的号召下,连村里90多岁的江连金都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一有空就在古厝给年轻人讲历史。“2006年村里还组建了古厝管理委员会,村民自发成立保护协会,大家都想出份力。”江爱盛说,村民们轮流值班,积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村里珍视文物、保护古厝的行动还传递给在外的游子。“每年回来逛古厝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这里的深厚文化底蕴太动人了。”常年在外经商的江本辉告诉记者,现在他经常带孩子回乡,回乡必来古厝,让孩子从小学会保护文物、传承文化。
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放眼闽侯,全县上下牢记习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让文物的光芒穿越历史、照进现实、点亮未来。
- 闽A00001号古树,在哪里?(2024-12-04 10:09:45)
- 闽A00001号古树200多岁了(2024-12-03 08:31:32)
- 闽侯深入挖掘特色民俗文化 “挑花担”舞出新精彩(2024-12-03 08:05:45)
- 闽侯治违疏堵结合保障群众“户有所居”(2024-12-03 07:45:28)
- 闽侯真金白银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2024-12-02 08:13:58)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州+1!(2024-11-28 10:28:27)
- 闽侯金鱼亮相闽江之心(2024-11-25 07:41:16)
- “激活”抛荒地 闽侯茶苑村民去年人均增收2万元(2024-11-24 08:24:06)
- 闽侯林柄村通过省科技村落验收(2024-11-24 07:46:32)
- 闽剧艺术薪火相传 千年侯官好戏连台(2024-11-22 08:04:5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