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微光聚星河 长路需共行——孤独症青年就业困境调查

2025-04-16 08:17:03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赖志昌 陈君沂

在“星点心愿”小店内,“星青年”在为顾客端饺子。记者 赖志昌 摄

“别人都是盼着孩子长大,可我却担心他长大了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孤独症孩子的母亲,眼下,阿英(化名)面临着一道难题:18岁的儿子壮壮(化名)今年暑假即将中专毕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待在家里,还是试着走上社会就业?这个问题是许多像阿英这样的家长共同的疑问。

4月2日,福建首家孤独症青年手作饺子茶咖空间——“星点心愿”在鼓楼正式营业,一群“星青年”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这家爱心小店或许能给“阿英们”一个解答,但同时也折射了更多“星青年”面临的就业困境。

孤独症青年就业有多难?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就业?带着这些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近孤独症患者及其家庭,走访多家孤独症患者辅助就业机构、相关爱心组织、企业寻找答案。

迷茫

毕业后何去何从

壮壮目前就读于福州某职业中专,已然长成翩翩少年,微笑总是挂在他的脸上。很少有人知道,笑容背后,是阿英18年来的精心呵护与陪伴。

壮壮3岁时被诊断为轻度孤独症,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先是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上完小学,接着进入初中读书,而后幸运地上了中专,但这并没能让阿英放下担忧。“今年他马上就要毕业,但从小到大他还从未独立生活过,该怎么办?”

像壮壮一样,面临毕业后去向难题的孤独症青年不在少数。目前,我国学龄孤独症儿童可进入相应的普通小学或特殊学校就学,可当他们离开学校后,真正的难题也来了。

“初中义务教育结束后,只有少部分孩子可以读职业中专。大多数孩子从特校毕业后,就没地方可去了。”从事特殊教育多年的教育工作者陈萍介绍,孤独症目前尚无法治愈,许多孤独症孩子毕业后,由于就业渠道狭窄等原因,大多数只能留在家中。然而,他们长期脱离集体生活,会导致社交能力继续退化,继而引发情绪低落、病情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残联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心智障碍者约1200万至2000万,其中孤独症患者超1000万,且以每年近20万的速度增长。在这1000万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中,成年孤独症患者过半。2024年发布的《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V》数据显示,77.64%的18岁以上孤独症群体并未就业,仅有11.18%的大龄孤独症群体实现了辅助性就业。

当星星的孩子长大成“星青年”,萦绕在家长心头的疑惑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答案:他们终将有一天会老去,当自己无力照看时,孩子能去哪?

“读完中专,孩子没办法再继续读下去了,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我们也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难不成要一辈子待在家里?”阿英的心声,道出了孤独症群体普遍面临的教育与社会衔接难题。

“星青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奶茶。记者 陈君沂 摄

自救

“星妈”抱团取暖

与还在迷茫中的壮壮相比,已经有了一份工作的21岁孤独症青年阿杰(化名)或许是幸运的。

15日,在鼓楼区洪山镇杨桥中路“星点心愿”茶咖饺子店的厨房内,阿杰正和同事专注地包饺子。目前他作为这家小店的一名员工,做着一些在普通人看来十分简单的工作。但只有他的母亲林青(化名)知道,这份工作有多来之不易。

林青是连江人,30岁时生下阿杰,孩子在3周岁时被确诊为轻度孤独症。“那一刻,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经历了无数个失眠的夜晚,林青艰难地振作起来,关掉小店,把家从连江搬到福州,全职带着阿杰走上了康复的漫漫长路。经过这些年家人的耐心陪伴和服务机构的干预,阿杰的情绪、行为等有了明显改善。

在阿杰初中毕业时,林青给他报名一家福州中专学校的烘焙专业。孩子虽然掌握了一技之长,但等18岁毕业真正找工作时,现实却给林青泼了一盆冷水。

“孩子毕业后,我带他找了很多工作,由于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碰壁是家常便饭。”这几年,林青带着儿子一家家跑招聘会,但投的简历几乎都石沉大海。去年,林青看到家附近的一家奶茶店招聘,抱着一丝希望,她诚恳地向店家发了一份求职短信,“希望能够给孩子一次试用的机会”,但还是遭到了婉拒。

“我们也没能力给他自己开店,要是他能有一份工作,就能慢慢融入社会,他能自食其力,我就安心了。”对儿子未来的担忧,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林青心头,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就在林青失望无助之时,她遇到了公益组织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筹办的“星点心愿”小店在招募孤独症员工。

小店的负责人张秀丽是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理事长,同时也是一名“星妈”。“现实很残酷,社会、企业能够给他们提供的岗位非常稀缺,我们不能都被动等待下去,所以大家决定‘抱团取暖’。”2017年,张秀丽与6名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凑了5万余元,组建了福建省心启航助残帮扶中心。

“中心从2019年启动‘星青年’辅助性就业项目,刚开始就支持了8名星青年,经过6年的耕耘,越来越多的‘星青年’在启航星工坊得到帮扶。心启航也在‘星青年’职业探索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小店是外界了解我们的窗口,也是孵化站。希望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支持,‘星朋友’可以独立去外面就业,为社会输送满足就业条件的星员工。”张秀丽说,目前“星点心愿”店里已有经过培训上岗的11名孤独症青年员工,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38岁,实行轮班制,每人每天根据星级评定轮流排班,时薪按考核在10至15元不等。据介绍,小店运营半月来,目前的日均营业额可达5000元。

虽然道阻且长,但张秀丽和无数“星妈”想为“星青年”们开辟一条新道路,“我们的目标是让孤独症孩子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我们支持是为了有一天不用再支持”。

曙光

更多爱心力量汇入

面对孤独症青年就业难的困境,除了家长们的“自救”,也有越来越多来自社会的目光聚焦到孤独症群体。

去年12月,位于仓山区盘屿路858号的福建省恒心同爱星青年就业创业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为20多名孤独症和智力障碍青年提供了做咖啡、烘焙、画画等多项技能的培训。

“第一批参加培训的‘星青年’们已经基本能够独立完成咖啡、茶饮等饮品的制作,我们也在为他们物色合适的岗位,争取早日独立上岗。”基地负责人詹丽荣说,第二批“星青年”也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于10日开展了第一期技能培训,“他们大约要经历5期培训,才能基本达到独立完成整个制作流程的要求,但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从认识仪器和工具,到各个操作步骤,都要一步步教,整个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

实践基地的志愿者吴女士是一位“星妈”,她的女儿燕燕(化名)也是参与培训的一员。提到这个实践基地时,她瞬间红了眼眶:“这里的老师帮了我们非常多,要是早10年开办就好了。”

吴女士告诉记者,燕燕小时候辗转了很多所学校,但由于当时社会对“星青年”的认知不足,她的学习生活并不顺利,来到了恒心同爱星青年就业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后,她变得开朗许多,也经常会帮忙做做家务,出门逛街的次数也更频繁了。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有爱心企业将孤独症群体招聘纳入计划中。

上个月,位于省府路的糖水甜品店“芝点甜”增加了残疾青年支持性就业岗位——咖啡师,并将其咖啡品牌取名为“小狗咖啡”。“芝点甜”的主理人黄萍和张宇都是一直关注残疾人帮扶的“80后”姑娘。“这4名员工里,有2位听障人士和2位智力障碍者,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他们在门店帮忙制作咖啡。”黄萍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让他们两两结对,互相帮助。经过培训,他们可以在店里从事点单、咖啡制作、AI打印拉花、包装等工作,现在,他们已经能独自揽客、独立看店,周末甚至能完成400杯咖啡的制作。”

张宇坦言,一开始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和人沟通,害怕与人对视,也担心因为做错事情而畏手畏脚,只愿意躲在工作间里默默地干活,但在不到一个月的相处中,他们慢慢变得勇敢、积极,甚至有点“话痨”。这一变化不仅让家长们万分开心,也让黄萍和张宇看到了希望。于是,二人萌生了将这样的模式复制到孤独症患者身上的想法。

“我们计划在烟台山的分店也设立‘小狗咖啡’,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我们联系到了几位孤独症青年,近期准备展开咖啡制作、热狗制作等技能培训,希望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黄萍说。

据市残联教就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福州类似的辅助性就业机构共有近20家,对孤独症人士就业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中。

破冰

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我们很高兴看见有这样的热心企业和互助会的出现,愿意给孤独症孩子们一个就业机会,但如今孤独症青年的就业依然十分艰难。”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林女士坦言,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支持成年孤独症青年的支持性就业政策,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康复学校、辅助就业机构或家庭兜底。

林女士表示,目前大多数孤独症青年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有专业老师或家长的陪伴,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能持续发展的,是孤独症青年能独立上岗。

无论是家长共同努力的“自救”,还是接纳极少数孤独症患者的爱心机构,对孤独症青年来说都是颇为难得的“救命稻草”,但这类岗位的工作操作简单、数量有限,缺乏稳定性,要想长久发展下去,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目前,孤独症青年就业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专业团队的支持不足,100名孤独症青年里,能成功就业的可能只有3人。”志愿者张靖婉(化名)关注孤独症青年已有17年,也在10年前加入了所在社区的公益志愿服务队,参加了几百场“星志愿”活动。十多年里,她陆续接触了许多孤独症青年,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一旦他们回到闭塞状态,他们的退步和封闭会更明显,因此支持性就业是必不可少的。

在张靖婉眼里,很多孤独症青年都有特别突出的一技之长。“有的孩子很擅长画画,有的孩子很擅长弹琴唱歌,还有的特别擅长整理收纳,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多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对社会的信心。”张靖婉说。

近年来,省残疾人联合会、省财政厅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可根据上年度安排本省户籍就业满1年的残疾人人数,按照每人每年1个月当地月最低工资的标准给予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若与残疾职工签订了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需要按规定为残疾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同时实际支付月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希望社会能对他们多一些包容和支持,也希望有更多爱心企业能加入我们,我们定会步履不停地走下去,助力更多孤独症青年顺利就业,帮助更多家庭迈过一道道坎。”林女士说。(记者 赖志昌 陈君沂)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一半云雾一半城 今晨平流雾美翻福州城
一半云雾一半城 今晨平流雾美翻福州城
无“数”不福州
无“数”不福州
数字峰会现场体验区抢“鲜”看
数字峰会现场体验区抢“鲜”看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福州推出城市中轴线新玩法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福州推出城市中轴线新玩法
福州房产频道
闽清住房公积金“专窗贷款”高效能办结业务
闽清住房公积金“专窗贷款”高效能办结业务
专题推荐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网络中国节·清明】细雨踏青日 思怀故人时
党纪学习教育
乌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