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旧小区有了“共享管家”
“自从有了‘共享物业’,小区设施逐步完善,环境也焕然一新,变化随处可见,这次多亏了社区和‘应急侠’帮大忙!”近日,家住鼓楼区福三新村的75岁老人薛美霞拿着一面“污水疏通民心安,社志融合力无边”的锦旗,交到了鼓楼大凰山社区党委书记黄冬的手中。
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在福州,一些老旧小区因规模小、单独管理成本高,加之居民购买物业服务意识不强,普遍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近年来,鼓楼区大凰山社区探索“共享物业”,解锁老旧小区治理新模式,提升无物业小区的治理水平,托起居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在福三新村,社区管理人员、物业志愿者、居民共同商讨清理管道方案。(受访者供图)
物业跨小区帮解“老难题”
福三新村是一个有着30多年房龄的老旧小区,既无专业物业接管,也无规范管理体系,环境较差,是典型的“老破小”。
“小区内有3栋居民楼,共计174户,因为规模小,基础设施较差,很多物业公司不愿接管。”福三新村业委会主任陈允俊坦言,由于没有物业公司愿意进驻,多年来小区缺乏专业管理,地下管道堵塞、路灯设施老化等老毛病不断。
不久前,家住福三新村2号楼105单元的薛美霞家门前的下水管道堵塞,导致污水倒灌,她家和楼道内充斥着污秽物。眼看无人解决,薛阿婆只好向大凰山社区居委会发出紧急求助。社区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情况,随后迅速启动“共享物业”资源库,联动通知相邻的凤凰北新村的物业经理兼“应急侠”志愿队队长范洪民赶到现场查看。
范洪民带队迅速展开排查,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管壁塌陷及化粪结块导致了此次堵塞。清理污秽物、疏通管道、修复塌陷部位……当天,在专业社工协调沟通、志愿者积极配合以及“共享物业”专业人员的操作下,困扰薛阿婆的管网堵塞问题得到解决。
“当天反映问题,社区和物业志愿者就赶来解决了问题,为他们的专业付出点赞!没什么好报答他们,想着送一面锦旗感谢!”望着小区疏通的管道,薛阿婆连连称赞,这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业主省心又省钱
管道堵塞是小区的老毛病了,这些年薛阿婆没少“遭罪”。就在前几年,同样因为下水管网严重堵塞,污水大量倒灌,薛阿婆只能请工人清理,为此花了上千元。而这次,薛阿婆向社区求助,一分钱未花。
范洪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天清理维修管道,按照市场价,人工加硬件支出至少要花两三千元。“我们既是物业,也是社区的志愿者,当天维修管道没有太多硬性成本支出,纯劳动力成本,最后合计不用小区掏钱。遇到类似的事,有支出我们也只会象征性收一些成本价,纯当公益。”
据介绍,凤凰北新村是大凰山社区最大的小区,与福三新村在同个社区。作为凤凰北新村的物业经理,范洪民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他却身兼“应急侠”志愿者身份,主动参与到福三新村的管道疏通工作中,这背后是“共享物业”模式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区专属”变“社区共有”
大凰山社区地处鼓楼老城区,老旧楼栋较多,除了福三新村,辖区内还有凤山苑、啤酒厂宿舍2个小区没有物业,300多户居民遇到小区楼道灯没更换、家中的下水管道堵塞、家用电器损坏等,难以及时找到维修人员。
面对难题,社区拿出了破局密钥。“2023年我们在物业小区与老旧小区之间创新推行‘共享物业’模式,打破相邻小区管理区域之间的‘围墙’,通过共享物业管理资源,使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同等质量的服务。”黄冬介绍。
何谓“共享物业”?黄冬介绍,有别于“物业打包管理”的市场化模式,这是一种打破小区界限、整合周边资源的机制,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将相邻小区的物业力量纳入“共享物业资源库”,社区可以在无物业或物业力量薄弱的小区遇到紧急情况时,快速调动专业人员和设备,提供及时帮助,让老旧小区共享保洁、秩序维护、投诉维修等服务资源。
截至目前,大凰山社区“应急侠守护队”共有100多名成员,由辖区物业人员、水电工以及周边高校大学生等组成。
“这支队伍以物业人员为主,大家责任心强,都热心公益事业,为居民解决问题,我们发自内心感到快乐与自豪。”范洪民说。
眼下,大凰山社区下辖9个小区、3900多户居民,通过“共享物业”模式,实现了资源共享,随着该模式的铺开,大凰山社区的老旧小区正在“脱胎换骨”,居民也在细微之处切实感受到了民生温度,老旧开放式小区治理难题逐步解决。
“‘共享物业’模式的核心在于让专业力量流动起来,把‘小区专属’变成‘社区共有’,通过将资源整合与共享,社区能够更高效地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黄冬表示,接下来大凰山社区将继续深化“共享物业”机制,并探索“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通过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促进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汇聚共建合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记者 赖志昌)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