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浩清
登鼓山喝水岩并引
余莅闽十载,每怀鼓山之游,盖以鳄波吹浪,山魈伏戎,载驱载驰,王事靡盬。是岁康熙乙巳,当春熙委蛇之余,直登兹山之巅。一望茫如,止见天清气朗,海不扬波,欣睹升平有象。再过喝水岩,石势壁立,水返西流,斯胜幽绝。偶拈一律以志其游云:
十年拥节驻三山,欲访名岩未一闲。
沧海息波方命屐,招提有意为开关。
定中贝叶今犹在,喝后泉声去不还。
四顾升平欣满目,春光何负此跻攀。
三韩李率泰题
这段石刻位于鼓山的灵源洞东侧,面西。
李率泰(1608—1666),字寿畴,辽宁铁岭人,《清史稿》有其列传。他出身辽东豪门,属汉军正蓝旗,祖父李成梁是明辽东总兵,父亲李永芳是清王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女婿。李率泰初名延龄,年十二入侍努尔哈赤,得赐名“率泰”。16岁,爱新觉罗家族“以宗室女妻之”,深得中枢倚重。
李率泰一生南征北讨、骁勇善战。弱冠即跟随太宗皇太极征战察哈尔、朝鲜、锦州,又从贝勒阿巴泰征山东,都有战功。清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破李自成;又率兵徇山东、河南,斩李自成将赵应元,降其众万人。二年,从豫亲王多铎破李自成兵于潼关。三年,从端重亲王博洛平浙江、福建。1653年,因大学士洪承畴力荐,李率泰被任命为两广总督。
1656年,清廷调任李率泰为闽浙总督,且一任就是10年直至去世。1658年,闽浙总督一分为二:以都统赵国祚督浙江,驻温州;而以李率泰专督福建,驻福州。1661年,李率泰把总督府(督署)从东街搬到今“省府路1号”,从此,这里成了清代管辖福建全省的最高行政机构。
《清史稿》记载,李率泰“有方略,善用兵,与士卒同甘苦”,对南明郑成功发动了数次大规模战役,历经艰辛,攻克舟山群岛、厦门和金门。他还带建宁、延平、邵武三路士卒,剿灭了山贼。“鳄波吹浪,山魈伏戎,载驱载驰,王事靡盬”,石刻上诗前小记中的这几句话,讲的就是这段戎马生涯峥嵘岁月。李率泰登鼓山在康熙乙巳年春天,即康熙四年(1665)。当时,李总督身体已大不如前,前一年就以病累疏乞休,但清廷没有同意,“诏辄慰留”。从留刻的这首七律可以看出,李总督当时心情不错,沧海息波、四顾升平,且鼓山春色满眼、春风和煦,一派繁华太平景象。他诗兴大发,在名山名岩(喝水岩)寻古探幽,想起了五代僧神晏“喝退泉水”的传说。
意外的是,次年,李率泰就积劳病死任上,享年59岁。临终前,他上疏提醒清廷:“红毛夹板船虽已回国,然往来频仍,异时恐生衅。至数年以来,令沿海居民迁移内地,失其故业。宜略宽界限,俾获耕渔,庶甦残喘。”李率泰逝世后,康熙帝优诏褒恤,赠兵部尚书,谥忠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