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福线行车密度较大,经常有重载货车运行,钢轨容易出现伤损,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避免漏判。”27日凌晨,在福州站作业现场,南铁福州工务段福州探伤工区工长吕兵在为钢轨探伤。
福州工务段职工在福州站进行钢轨探伤作业。黄怀宇 摄
铁路探伤工,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的职业。由于动车的运行时间集中在白天,因此,深夜工作就成为探伤工的常态。南铁福州工务段福州探伤工区现有职工28名,平均年龄27岁,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他们的工作是对福州片区大站场铁路线路、道岔以及焊缝进行探伤作业。
春运期间,福州地区昼夜温差大,加之列车运行频次较往常更密,为确保春运安全畅通,他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寸钢轨都要检查到位,确保列车在钢轨上安全运行。
“今天我们的任务量很大,时间比较紧,大家要提前检查好仪器,调好设备参数。”吕兵向班组的年轻同事胡云龙叮嘱道。0时30分,对讲机内传来“天窗”(在列车日常运行的时间表中特意留出的一段空白期,以便于进行轨道的维护和各种施工)命令下达的通知。吕兵和他的同事们迎来了当日的钢轨探伤作业任务。
2时40分,在深夜的福州站场,胡云龙右手小心翼翼地拿着探头在焊缝处轻微移动,左手扶着探伤仪,目不转睛地盯着仪器屏幕。“焊缝伤损类型较多,我们都是以毫米作计量单位,达到3毫米的就是重伤,所以日常作业必须像绣花针一样精细。”胡云龙介绍道。
钢轨探伤工平均每晚要步行8公里,不时还要蹲下靠近钢轨对轨头、轨腰、轨脚等进行探测,一个接头焊缝检查下来要蹲下作业近10分钟,作业完成站起来时一阵腰酸腿麻,许多职工年纪轻轻都有了腰痛的毛病。“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专门配备了一个小板凳,遇到焊缝我们就拿出来坐着干。”吕兵一边展示自己的作业“辅助神器”,一边笑着说。
今年是吕兵参加工作以来的第十个春运,虽然班组都是年轻人,但是当晚的探伤任务对他们来说依然不轻松。清晨5时许,吕兵和他的作业团队结束了当天的作业。此时,站场的天边已经泛白,城市逐渐热闹起来,又将是平安畅通的一天。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了些,但是想到我们把线路设备检查好了,心里就踏实了。”吕兵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记者 陈君沂 通讯员 易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