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海会客厅|吴青:打开福州大漆髹饰技艺新天地
本期嘉宾
吴青 福州晋安区西园村人,“70”后,日本归侨,金属胎体大漆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他参与研发银胎漆面茶具等漆器产品,让传统技艺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他积极向侨界人士宣传福州漆艺文化的独特魅力,弘扬闽都文化。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句话用在吴青身上,再合适不过。从软木画发源地西园村走出的他,骨子里自带热爱闽都文化的基因,海外归来一头扎进福州大漆髹饰技艺中,一点一滴学习钻研,终成金属胎体大漆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14年来,吴青在传承弘扬福州大漆髹饰技艺道路上步履不停。他说:“希望通过我的一点努力,推动福州漆艺不断发扬光大。”
海外归来投身漆艺
从爱好者变为非遗传承人
世界漆艺看中国,中国漆艺看福建,福建漆艺看福州。福州,是中国脱胎漆器之都。福州的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同列中国工艺“三宝”。
位于朱紫坊的千文万华堂是吴青的大本营。记者走进坊巷里的这座特色小院时,他正在和匠人们耐心打磨脱胎漆器制作的各个环节。
“脱胎漆器的制作,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要历经制胎、裱布、刮灰、罩漆等几十上百道工序,不仅需要技艺精湛,还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吴青告诉记者,制作大漆的生漆,是从漆树上采割的纯天然涂料,作为一种活性物质,受湿度、打磨力度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温润典雅、浑厚华美的效果,这也造就了脱胎漆器独特的魅力。
投身漆艺并非吴青最初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年少的吴青前往日本闯荡。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干过餐馆洗碗工、餐馆服务员、汽车美容工等工作,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后来,发挥福州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与朋友在当地合伙成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从小耳濡目染福州脱胎漆器的他,每当在日本看到熟悉的漆器、漆画,就倍感亲切。“我小的时候,爷爷奶奶的枕头和家里的一些生活用品,都是脱胎漆器。”吴青说,在日本创业成功后,他开始收藏漆画,也就是从那时起,一颗种子在心底萌芽。
2000年前后,回到家乡的吴青发现大家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用生活电器多了,但记忆中精美的漆器却几乎消失了,这让他既心痛又担忧。
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14年前,他开始走进漆艺,通过拜师学艺,潜心钻研,把自己从一名爱好者变成金属胎体大漆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
吴青在用手抛光大漆茶具。记者 林双伟 摄
吴青设计制作的金属胎体大漆茶具。(受访者供图)
银胎漆器与现代审美融合
打开古老技艺新天地
在千文万华堂,茶杯、茶壶等跟茶文化相关的漆器产品十分抢眼。有别于其他漆器产品,这些产品以银为内胎,再以漆艺髹饰技法进行装饰,兼顾实用性和观赏性。
银胎漆器是吴青和他的老师陈天灨共同探索出的。“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只有将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才能让非遗技艺真正活起来、火起来,焕发时代新的风采。”吴青说,行业内有句话叫“万物皆可漆”,每当看到银器、瓷器、木雕、铁艺等喜欢的类型,他都会想能不能跟大漆结合,再做一些特别的髹饰,将福州大漆髹饰技艺与茶文化、银器结合,这便是团队近年来的探索路径。
大漆技法种类繁多,仅大漆茶具运用到的技法就包括变涂、赤宝砂等工艺,由于银器遇到热水会出现热胀冷缩问题,银胎漆面茶具的推出并不容易。吴青和老师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断做实验,改进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2年,银胎漆器产品面世,收获市场好评。“做手工艺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会觉得过程很好玩。”谈起那段岁月,吴青笑着说。
为了守护髹漆技艺,吴青在精进技艺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让漆器走进现代生活。
“知道这个是什么和漆艺结合的吗?”顺着吴青手指的方向,记者的目光落到桌面一个精致的茶盘上。它呈椭圆形,由一圈又一圈的材料缠绕而成,经典的红黑色大漆表面,与茶壶、茶杯搭配起来,别有一番意境。“是绳子,想不到吧?我们用漆艺让质地变坚硬。”答案的揭晓,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
把传统漆艺与现代家居结合是吴青近两年做的事情。在他的会客厅,几扇朱红色大漆的柜门十分显眼,温润、深邃、华贵,尽显福州大漆之美。“一件漆器产品,少则需要三五个月,多则需要一两年打磨,制作过程不仅仅是钻研技艺,还是对心性的磨炼。”吴青说。
以“侨”为桥传播漆艺
让闽都文化名扬海外
“太神奇了,几种漆料经过搭配,竟能出现这么美丽的图案……”今年7月底,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60名华裔青少年一来到千文万华堂,就被福州大漆艺术的魅力折服。
活动现场,吴青将漆树、桑树和茶树这“三棵树”与中华文明的渊源娓娓道来,帮助华裔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特别是闽都文化。在他的指导下,华裔青少年纷纷动手体验漆扇制作。选出几种喜欢的漆料倒入水中,缓缓放入纸扇,轻拢、慢捻、旋转、翻面,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就出炉了,引得现场惊叹声一片。
这是吴青传播福州漆艺文化的缩影。受经济效益、工艺繁杂等因素影响,老一辈手工艺人或退休或转行,福州脱胎漆器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漆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福州世代相传的漆艺,是匠人们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的文化之花。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大漆髹饰技艺,吴青近年来在技艺传承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致力于让这一技艺传承延续,重放光彩。
由于自身是日本归侨,吴青积极与福州市侨联联系,向侨商侨青和侨界人士宣传福州漆艺文化独特魅力,以“侨”为桥,推动中国漆艺走出国门。他还通过在欧洲等地做展览、与日本漆艺相关行业协会合作等方式,让福州漆艺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
暑期,吴青常面向福州青少年开展漆艺体验活动,激发孩子们对漆艺的喜爱之情。
“福州脱胎漆器技法种类繁多,仅髹饰技艺就有30多种,目前常使用的也就10多种。”吴青表示,虽然这项技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但他会在发扬光大漆艺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记者 王玉萍/文 林双伟/摄)
- “中美茶缘——福建茶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在福建举办(2024-11-04 10:23:51)
- “有福之州·书香榕城”读书分享会走进朱紫坊(2024-11-04 09:06:02)
- 福清新厝镇:文明花开润心田(2024-11-04 09:02:19)
- 福建省2024年和美乡村健身操大赛举行(2024-11-04 08:22:06)
- 高新区水西林街区非遗集市热闹非凡(2024-11-04 08:06:52)
- 福州:美育成果展演收获阵阵掌声(2024-11-04 08:00:30)
- 2024年新疆昌吉州冰雪旅游推介会在榕举行(2024-11-03 20:43:18)
- 福州高新区水西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非遗主题集市热闹非凡(2024-11-03 20:06:27)
- 海内外汉学家走进船政文化博物馆(2024-11-03 08:00:07)
- 和美乡村健身操(广场舞)大赛开幕 300余人齐聚闽清舞出风采(2024-11-03 07:54:27)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