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增强福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机械臂在福耀汽车玻璃智能工厂的车间生产玻璃产品(4月29日摄)。新华社发
曹冬英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作了深入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有助于福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抢抓历史机遇、勇于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全面来临、我国稳步推进经济现代化进程,使得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不同行业的工作者要各司其职、共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深刻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这三个要素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变革阻滞经济现代化进程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消除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滞。
其次,在三要素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再次,在实现教育、科技、人才这三个要素良性循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三要素的跃升。即,劳动者跃升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在我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培育出更多的战略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劳动资料跃升为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在我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有效生成并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劳动对象跃升为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在我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有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最后,在实现前三者的基础上,实现两个“摆脱”,即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及生产力发展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并不是要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借助新技术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出,使传统产业演变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
福建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
在理论层面,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是通过召开学术会议、理论研讨会等方式,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的探讨。集中学科专家力量共同研讨“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边界和研究重点,提出新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催化新的研究成果;在福州、厦门等城市依托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定期召集会议,为学术界提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对话平台和共享平台,推动抽象的普遍理论付诸实践的转化研究,为具体、特殊的情境下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二是鼓励和引导省内各类刊物开辟相关专栏,针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刊登最新的研究成果。
在实践层面,福建省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稳步实施制造业技改升级项目,持续培育制造业领域的先进集群,进一步强化晋江经济开发区等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快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增强标准引领以及质量支撑,打造更多具有福建特色的品牌,增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实施《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产业龙头优势,加快发展氢能、新材料等前沿新兴产业,积极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如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开辟新的赛道,如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打造一批面向未来的行业龙头。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深化“数字福建”建设,进一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以点带面推动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研发应用,建设数字产业集群,稳步增强数字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规模化进程,构建更多的数字化服务业,提升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的建设水平,缩小省内各地的数字化差距,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尤其要重视构建一体化的算力体系。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 福州市委网信办:探索网络文明守护机制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2024-10-10 17:46:17)
- 油价今晚要上调!加满1箱油将多花5.5元(2024-10-10 17:02:11)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4-10-10 16:07:55)
- 省级名单公示!9个地区入选(2024-10-10 12:11:50)
- 一个万亿级产业的崛起之道(2024-10-10 10:27:02)
- 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布重要意见(2024-10-10 08:45:07)
- “侨智汇”人力资源产业园月底投用(2024-10-10 08:06:53)
- “城乡融合发展”试点追踪|在福州东部看城乡联动向“融”而行(2024-10-09 09:27:08)
- 哀牢山最危险的不是猛兽(2024-10-09 09:21:53)
- 闽侯两岸合拍新媒体基地18日投用(2024-10-09 08:21:48)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