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打飞的”来戴簪!“三条簪”火到省外

2024-09-17 08:42:3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陈丹 林双伟

最近,福州的“三条簪”火到省外去了!

前些日子,福州晚报报道了《福州“三把刀”妆束期待火出圈》,讲述一群福州汉服妆造师复刻“三条簪”(又名“三把刀”)妆造,并以“福州传统妆束技艺”成功入选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时间,省内外游客和网络博主争相体验、妆造商家如雨后春笋、匠人尝试复刻老物件……尘封已久的“三条簪”成了新晋“网红”。

福州街头刮起“三条簪”潮流风,该如何避免昙花一现?闽都文化专家建议,挖掘弘扬好非遗的文化价值。

“打飞的”来戴簪!“三条簪”火到省外游客以“三条簪”妆造出现在三坊七巷内。

游客“打飞的”来体验

“这也太酷了”“好美好飒”“满满的女性力量”……近日,网红博主“妞妞妞”专程从南京来榕体验“三条簪”并发布两条原创视频,仅抖音平台点赞量就将近20万。

“妞妞妞”是东北姑娘,她的视频作品以复刻中国历代女性妆造为主。8月中旬,她在河南拍摄视频时,无意间刷到“三条簪”的视频,即刻被“圈粉”。在她看来,“三条簪”妆造散发着女性的力量美。9月2日,她乘飞机从南京来到福州。“当头戴‘三条簪’,听着其中的文化故事,我深切感受到福州女性的果敢、坚强。”她说。

来自新疆的博主“等你夏克”发布“三条簪”体验视频后,仅抖音平台就收获超14.8万个赞。

网红流量加持,为“三条簪”再添一把火!连日来,不少外地游客专程来榕“簪刀”。

在澳大利亚求学的小刘,暑假来闽旅游,原计划去厦门、泉州,看到“三条簪”视频后,硬是挤出半天时间来榕体验。“‘三条簪’妆造展现‘女人当自强’的精神,让我很受触动。”小刘说。

“簪刀”不是游客专属,很多福州本地人也闻风而来,感受祖辈的流行妆造。网名“陈楚念”的福州小伙带着70岁的外婆“簪刀”。看到镜中自己的那一刻,外婆发出感叹:“好像看到了我的妈妈!”

“打飞的”来戴簪!“三条簪”火到省外清末民初银制“三条簪”。

文旅部门添把“火”

对“锦华阁”妆造师黄秋辉来说,过去一个月格外忙碌,每天都有顾客预约“三条簪”妆造,有时凌晨都还在接单。今年6月,黄秋辉团队为“三条簪”申遗成功,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于8月下旬正式推出“三条簪”妆造体验。目前,店里推出全复原和轻复原两种套餐,虽然全复原价格高出一倍,但更受顾客追捧,足以看出当代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喜爱。

“三条簪”的“出圈”,少不了文旅部门的助力。今年4月,福州市文旅局举办福州美丽乡村旅游季主场活动,复刻的“三条簪”妆造首次在游客面前亮相,迅速引发话题热度。9月13日,市文旅局启动“来福州 簪福气”2024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活动,再次把“三条簪”带上热搜,“福州三条簪的含义”“沉浸式体验福州三条簪文化活动”等话题在抖音关注度超1000万。

随着越来越多人知道“三条簪”,福州相关市场也火了起来。三坊七巷、朱紫坊、中国船政文化城等景区,陆续有商家推出了“三条簪”妆造体验项目。

最初,位于中国船政文化城的《最忆船政》剧场只是将“三条簪”妆造用于演绎,现在借着“三条簪”这把火,也开始面向游客推出妆造体验项目。该团队最初尝试的是“三条簪1.0”版本,即严格遵循历史记载还原“三条簪”。后来,在反复推敲与实践中,主创们在保留传统头饰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与设计理念,推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三条簪2.0”。

“打飞的”来戴簪!“三条簪”火到省外网红博主“妞妞妞”(右二)与他人合作拍摄“三条簪”妆造视频。受访者供图

匠人复刻注入新灵魂

旧时“三条簪”到底啥模样?随着“三条簪”的出圈,这一话题也勾起人们的兴趣。

福州东方古玩城“希得老银铺”,就收藏有几套从清至民国时期的“三条簪”。“这段时间,好多人闻讯到店里,一波接着一波,包括博物馆、文旅部门的人。”店主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三条簪”老物件已难寻,品相完好的更是难得。他曾收到一套明代“三条簪”,那也是他唯一见过的铜制的。

他向记者展示了手头的一套清末民初的银制“三条簪”。簪子工艺精湛,簪面上缠枝花蔓、鸟、牡丹栩栩如生。从落款看,它出自福州著名银楼“恒泰”。

对于想要完全复刻“三条簪”,陈先生认为,现在的工艺已很难实现,“都断层大几十年了”。

尽管如此,如今,依然有一群非遗传承人、爱好者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让“三条簪”重生,为其注入新灵魂。

7月末,位于朱紫坊的幸会艺术空间主理人胡蕾找到福安“珍华堂”畲族银雕技艺(国家级非遗)第五代传承人林伟星,由林伟星携团队历时45天,打造了一套纯手工“三条簪”。

“我们查阅史料,在基于传统复刻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胡蕾介绍,在簪面设计上,融入福州著名的另外“三把刀”——裁缝剪刀、厨师菜刀、理发师剃头刀,彰显福州人民的勤劳,这和“三条簪”传递出来的寓意不谋而合。

历史上,“三条簪”多为银制,也有铜制、竹制、黄金打制等。漆艺从业者方晓辉是福州新唐物工作室的负责人,8月他创新性地将传统大漆工艺和“三条簪”相结合,实现非遗与非遗的“强强联手”。

“大漆簪灵感来源于我制作的大漆刀具。”方晓辉说,大漆簪选用竹胚为底,运用犀皮、螺钿、泼漆、金粉、变涂、蛋壳镶嵌等各种绚丽的髹饰技法,造型、颜色丰富多彩,适应多种不同风格的装扮。

让传统非遗焕发新生机

对于“三条簪”的“出圈”,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山表示,要从文化价值、当代价值、实用价值去认识、宣传它。

“‘三条簪’的发展变化受政治变迁、外来因素、传统文化、实用性质等影响。我认为它的出现,源自实用价值。”林山表示,古代女性为了劳作方便,要将长发盘起来,起初可能是一根簪子,为了更好固定,慢慢演变成两根、三根。从造型看,“三条簪”形似刀剑,可兼辅助工具、防身等作用。在这过程中,簪子的装饰价值愈发凸显,材质、纹路也更加精美,逐渐成为福州女性独特的“美妆”。

“从老照片上可以看出,在旧时,‘三条簪’随女性大大方方出现在各种场所,可以说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很生活化的。”他说。

现如今,“三条簪”的实用价值逐渐降低。如何让“三条簪”不会只是昙花一现?他认为,要在文化价值、当代价值上下功夫。他介绍,“三条簪”背后蕴含着福州女性勤劳能干、智慧、不畏强暴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无论现在、将来都不过时。因此,应当更多地去宣传福州“三条簪”的历史、文化脉络、精神底蕴。此外,要重视当代价值的挖掘,除了展示非遗底蕴外,还应包容变化、促进交融,在大众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创新,让“三条簪”随着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而变化。(记者 马丽清 陈丹/文 林双伟/摄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月照人间
月照人间
讲述福州|千年冷凝 唯有香如故
讲述福州|千年冷凝 唯有香如故
快来福州大篷车中秋专场
快来福州大篷车中秋专场
来福州,邂逅“三条簪”
来福州,邂逅“三条簪”
福州房产频道
最新消息!事关福州公积金提取!
最新消息!事关福州公积金提取!
专题推荐
雪域榕情 跨越山海——福州援藏30周年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之“情系两岸”海峡两岸好文章青少年征文活动
“有福之州 向海而兴”2024年短视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