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新闻观察1+1|看福州首台(套)如何“产”出来“走”出去

2024-06-26 09:22:52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颜澜萍

《福建省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下月起施行

记者25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福建省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关于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地方性法规。

首台(套)技术装备是体现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制发展指明了方向。

福建省率先出台地方性法规,明确政府部门职责,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从鼓励创新、支持推广应用、政策扶持等层面,为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评定检测、招标投标、知识产权保护、职称人才、保险补偿等,提供了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法规制度保障。(记者 颜澜萍)

突破技术关 跨越检测关 闯过市场关

——看福州首台(套)如何“产”出来“走”出去

位于马尾东江滨的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记者 林双伟 摄

从高铁复兴号到C919大飞机,从特高压电网到大型盾构机,近年来让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国重器,无一例外都属于“首台(套)”。可以说,研发、应用“首台(套)”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既是实现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的有力手段,也是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径。

作为全国首部关于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条例》以“小切口”立法形式,推动解决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中的“大问题”,17条干货满满的利好政策引来多方关注。

那么,“首台(套)”的范围包括哪些,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多大的意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如何“产”出来“走”出去,在突破技术关后又该如何跨越检测关,从而顺利闯过市场关,实现向多台(套)的跃升?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中景石化单套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 记者 石美祥

技术关

创新驱动突破“卡脖子”问题

对许多人来说,首台(套)这个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显得有些陌生。但在工业领域,从中央到地方,最近几年的政策文件中首台(套)出现频率越来越高。那么,首台(套)究竟是什么?

《条例》明确,首台(套)技术装备是指经过技术、工艺或者应用等创新,其品种、规格或者技术参数等有较大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处于推广应用初期,经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评定的国内先进的装备产品,包括首台(套)或者首批次成套设备、整机设备以及核心部件、控制系统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条例》根据福建省实际情况,将国家部委规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改为“首(台)套技术装备”,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认定、支持门槛。

如果说装备制造是工业的脊梁,那么首台(套)就是工业脊梁上的高端技术代表。上个月,在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中景石化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PDH)项目正式投产。这是全球单套年产能最大的PDH装置,更令人瞩目的是,设备国产率历史性地达到了99.5%以上。

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年产值可达100亿元,能拉动下游产业链年产值200亿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景石化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重要设备分别与中国航天十一所、中化天华研究院、沈鼓集团等十多家国内知名企业、院所共同研发,创造了全球、全国十几个首台(套)设备,为项目顺利投产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部分技术设备解决了‘卡脖子’问题,让中国企业‘智造’化工设备走向世界市场,改变了几十年来被海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也为集团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景石化董事局主席翁声锦介绍。

实践证明,研发创新是推动首台(套)技术装备发展的强大动力。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台(套)标志着创新性强,也意味着风险性高,往往面临研制难度大、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对此,《条例》立足制造强省建设,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加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创新,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强研制与应用衔接,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同时,《条例》明确县级以上政府要加强对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工作的领导,纳入制造业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记者 包华

检测关

让首台(套)顺利拿到“身份证”

检测评定是推动首台(套)技术装备发展的关键环节。《条例》明确要求建立健全首台(套)技术装备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首台(套)技术装备相关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制度,执行国家认证制度,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质量检验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建设,强化检验检测机构监管,规范检验检测行为,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插枪、扫码、充电……在东江滨公园最美超充站,一辆新能源汽车完成充电,最快只需七八分钟。星云股份有关负责人说,这种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集光伏发电、储能应用、直流快充、电池检测等功能于一体,除了给车主带来“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便捷体验外,还能额外提供电池检测服务,实现“即充即检”,帮助车主提高用车安全系数。

由时代星云自主研发的光储充检智能微网系统在核心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其集成技术能力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热仿真采用的液冷技术属行业首创,并建成全国首座标准化设计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如今,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已落地福州、宁德、宜宾、上海、泉州等地。

星云股份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检测系统供应商,处在新能源储能这样的新兴行业,企业不少产品都是从无到有,从摸索到领先。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有三个装备获得了省内首台(套)产品认定。

“首台(套)产品在认证评定过程中,由于是全新的产品设备,没有统一的标准,检测认证机构往往很难进行评定,或者直接拒绝评定。这给企业的产品评定带来一定的困扰。”福建星云电子公司政企事务部经理张德旺坦言,可以说,检测指标直接决定了设备产品的先进性。

换言之,这个条款的设定是给首台(套)产品发放合法“身份证”的前提基础。对此,福建鑫丰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统锋也感触颇深。

在连江定海湾海域上,一座外观酷似岛屿,面积比标准游泳池还大的深远海自动旋转养殖平台“定海湾1号”静静伫立,大黄鱼正在这座海上“健身房”中畅游。该养殖平台由福建鑫丰船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备自动投苗、风力发电、废水收集、鱼群活动高清监测等功能,已被认定为省内首台(套)技术装备。

“虽然我们本身就是造船厂,可是怎么造这艘船,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卢统锋记得十分清楚,当时像“定海湾1号”这样的养殖平台在国内并没有可参照的标准,“因为谁都没见过”。

在未知和挑战面前,这家企业决定从零开始。“定海湾1号从设计到运营用了一整年的时间,而全新升级的定海湾2号只用了半年,这个经验是可复制且可持续更新的。”卢统锋说。

福州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如今从空中俯瞰这片海域,可以看到11座“钢铁森林”镶嵌于蔚蓝大海,不断向深海“掘金”。

那么,认证标准要怎么定?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起草首台(套)评定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对现行的首台(套)技术装备认定和实施细则进行修订。

市场关

合力破局“不敢用、不愿用”

近年来,一批装备制造企业攀高逐新,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然而,推广应用难,是国内技术装备产品普遍面临的拦路虎,在国外同类高端产品的竞争下,本土品牌影响力处于弱势,对于技术含量和精密度高的首台(套)产品更是如此。

“花重金研发出来的产品,在推广初期却很难打开销路。”福州市一家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负责人透露,尽管产品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但很多国内企业害怕承担风险,不愿用也不敢用国产的新产品。 因此,首台(套)在推广应用阶段,迫切需要政府出手“扶一把、送一程”。

为解决市场对首台(套)技术装备“不敢用、不愿用”的问题,《条例》从协作机制、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企考核、保险补偿、容错机制等方面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在招投标中,对于已经提交评定证明材料的首台(套)技术装备,自评定之日起两年内视同已具备市场占有率和应用业绩,同时明确政府采购经依法批准,可以通过公开招标以外的政府采购方式,采购达到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的首台(套)技术装备。

“《条例》的出台为扫清首台(套)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障碍提供了法治保障。”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帮田说,公司有两款产品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获得首台(套)认证,都属于《条例》规定的“认定之日起的两年内”,根据《条例》,将彻底解决这两款产品在招标过程中对业绩有所要求的问题。

首台(套)保险,也是破解推广应用难的一个好办法。《条例》在服务保障方面提出推行保险补偿,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用于首台(套)技术装备的保险产品,鼓励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制企业参加商业保险,加强风险保障,提升产品信誉。

《条例》还提出,首台(套)研制和推广应用情况纳入国企考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首台(套)技术装备研制和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出台鼓励研制和购置使用首台(套)技术装备的相关金融措施。研制和购置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这一问题,张德旺同样十分感慨。他表示,购买首台(套)技术装备的应用方承担着不确定的风险,为应用方提供政策支持是有必要的。目前星云公司的首台(套)产品已在福建三个设区市被购买应用,根据当地的政策,已有应用方获得相应补助。他希望,省内各地在《条例》出台后,相关扶持政策能够及时跟进。

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福州一批首台(套)产品取得标志性突破,涵盖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工程机械、高技术船舶、环保装备等领域。如海源复材公司的“全自动LFT-D模压生产线”、雪人股份公司的“氦气喷油式螺杆压缩机”、马尾造船公司的“综合科学考察船”等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相关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实现替代进口产品。

在全球最大单套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正式投产当日,中景石化举行“首台(套)高端装备合作研发贡献奖”授牌仪式,为国内10家化工装备供应商授牌。翁声锦在仪式上说,国家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整体提升的决策部署,给了他们创新突破的机遇与勇气。

下一步,福州将全力落实好《条例》,提高首台(套)自主研发能力,促进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动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记者 颜澜萍)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