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福州:抢抓战略机遇 聚力创新发展

2024-06-17 07:30:52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钱嘉宜 吴桦真 唐蔚嫱 林双伟

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记者 林双伟 摄

近年来,福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抢抓福州新区、海丝核心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战略机遇,落实强省会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达1.29万亿元。

福州新区向“新”提质

产业,经济崛起的心跳脉搏;创新,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位于东海之滨的福州新区正多措并举推动重要支柱产业加速提档升级,以占全市6.6%的土地和20%的人口,实现全市24%的地区生产总值,用一股股产业创新的澎湃浪潮,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钢铁、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焕新转型——由一根丝起家,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集团,恒申集团实现从化纤到化工再到新材料的跨越,并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福建福州和江苏南京建立三大生产基地,率先完成锦纶6产业链8个环节的完整布局,己内酰胺年产能达150万吨,居全球第一;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建分院、中国联通(福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辅布司等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赋能传统行业,推动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

光电显示、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手握两个“世界之最”,福米产业园内,恒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偏光片达到全球最大宽幅2600毫米,作为全球偏光片产能最大的单体工厂,满产年产能可达9000万平方米;“天上三朵云(数字福建政务云、商务云和福州政务云)、地上两条路(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海峡光缆一号)、中间两中心(省超算中心、省智算中心)”,为数字新区夯实发展底气。

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欣欣向荣——百度、神州数码、新唐信通等企业纷至沓来,包括文松路、万新路、金滨路等道路在内的26平方公里区域顺利开放测试,以打造东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标杆为目标,福州新区推动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用AI赋能教育、游戏、IP、文旅等领域,网龙网络公司引领全球教育领域的变革,教育版图覆盖192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万间教室,惠及超1.5亿用户,凭借先进技术在全球数字领域取得累累硕果,为世界奉献“中国方案”。

福州新区还进一步聚焦“5+4”产业空间布局,围绕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粮储食品、医药健康、文旅等六大主导产业,加快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海丝”之路越走越宽

牛奶鱼、长尾吞拿鱼、小牙潘纳鱼……不久前在福州举行的渔业周·渔博会上,中印尼“两国双园”展区利用平台优势带来一众新奇水产,吸引市民眼球。

“我们是肉类食品加工企业,正在转型升级,这次特地来展会寻找一些小众、新鲜、优质的进口货源,和好几名印尼客商都留下了联系方式。”企业主高斌说,中印尼“两国双园”平台为食品加工企业寻找货源提供了便利,希望未来能够深入了解园区,达成更多合作。

满足口腹之欲,只是中印尼“两国双园”平台带来的最直接优势。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撬动合作,已成为园区肩负的光荣使命。

去年以来,福州与印尼方面渔业经贸合作项目已达16个,总投资达141.4亿元;福州4家涉渔企业在印尼投资,涉及印尼渔业中心项目、兆华水产虾类养殖基地、福建天马集团印尼特色水产品综合基地项目、宏东渔业基地项目,总投资额63.25亿元;御冠、御味香等16家涉渔企业入驻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总投资额约45亿元。

寻找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福州倾力打造的重量级平台还有不少——

今年5月举行的第二十六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邀请到65家岛内工商团体、34家大陆各地市台协会,1032名台胞,参与的台湾地区工商团体、台胞台企数量创历史新高。

第四届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聚焦全球数字创新与合作,集中展示尖端技术、数字产品、产业链及新业态,推动地区间深度合作,培育数字消费新动力。

第四届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集聚全国80多个外贸产业带的2000多家供应链企业,已成为名副其实带领中国商家买全球、卖全球和走向世界的舞台。

经贸发展,交通先行。今年3月,福建本地特色农产品漳州和平柚子通过中俄线路,首次以冷链模式出口冷鲜水果至莫斯科,实现中欧班列(福州)“班列+冷链运输”新模式的推广。一个月后,装载115吨冷冻烤鳗的中欧班列从福州港江阴港站驶出,标志着该班列冷链运输走向常态化。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加速推进,福州机场将加大布局东南亚、东北亚航线网络,进一步打通周边兄弟城市外向通道。

福州港江阴港区已开通内外贸航线60多条,入选“丝路海运”的航线数达到8条,借助海丝航线对接省内中欧班列及多式联运体系,逐步形成内陆省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运输通道,助力福建与东盟、RCEP成员国的经贸往来再上新台阶。

“第一家园”阔步向前

从融化阻隔海峡的坚冰,到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首站”,作为对台前沿,福州始终牢记嘱托,以先行先试的姿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实践,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不断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如今,福州已成为台胞登陆发展的重点目的地城市之一,现有常住台胞超2.6万人。

以通促融,建设“往来最便捷、合作最紧密”第一家园——大陆配偶陈巧霞娘家在福州连江黄岐。她犹记得,“小三通”未开通时从马祖回娘家要花几天时间,需先搭乘飞机到台湾,再到香港转机。如今,福州拥有4条对台空中直航航线及2条至马祖的“小三通”客运航线,是两岸人员直接往来的重要通道。

凭借地缘相近的优势,福州与马祖率先融合发展,“福马共同家园”示范效应不断凸显。目前,福马10所中小学、22个村全面建立对接联系;持续开展的“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活动,促进民间交流往来;福马磋商会已举办7次,就深化旅游、校际交流、海洋养殖等多项议题达成共识。

以惠促融,建设“政策最开放、服务最贴心”第一家园——来福州工作4年,台胞尹永明在2022年搬入台胞公寓后,“家的感觉越来越浓”。位于福州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的香槟小区,是福建最大的台胞聚居公寓。2021年福州面向台胞推出公租房以来,已受理5批次申请,298户467名台胞陆续入住。同时,在公租房的基础上,面向台湾青年开放申请过渡性住房,来福州求职创业的台湾青年可申请3个月过渡期免费住宿。

去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掀起了台商来榕投资创业新热潮。福州台商投资区、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永泰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等台商投资重点产业基地吸引台资企业集聚发展,形成了显示器、汽车及其零部件、食品等多条产业链。

以情促融,建设“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第一家园——福州推动亲情乡情交流活动持续开展,2023年推动举办各领域对台交流活动158场次,吸引超6000人次台胞参与,部分活动被列为2023年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

同时,坚持打造两岸“青春嘉年华”的海峡青年节,已经举办十一届,吸引3万多名两岸青年参与,其中台湾青年近2万名,让海峡青年节成为两岸规模最大、领域最广、参与台湾青年最多的交流平台,被国台办点赞为两岸青年交流的“金字招牌”。(记者 钱嘉宜 吴桦真 唐蔚嫱)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美国青年:鼓岭故事很美好
美国青年:鼓岭故事很美好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挂牌成立
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活动在福州开幕
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活动在福州开幕
习近平向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
习近平向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致贺信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购买钢混结构法拍房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福州:购买钢混结构法拍房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